- 主题:曾经被大家说是过度技术的插混感觉要占据主流了
- 提升能有多少?
 
 高速下省油效果能达到20%  吗
 
 【 在 i925XE (快门一按 线路中断 造成机破 移送法办) 的大作中提到: 】
 :  丰田的单行星排功率分流架构在传动比很高和很低的区间效率比较低
 :  通用的双行星排功率分流架构改善了这两点
 :
 :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13.87.160.*
 
- 你是不是看错行了  
 
 【 在 chenyufine (八宝齐) 的大作中提到: 】
 :  啊?本田的属于增程?
 :  【 在 bluaze 的大作中提到: 】
 :  : 现在真正发展起来的插混技术路线还是日系的混动路线
 :  : 日系的混动路线本来就是深度电动化,只是舍不得或那年代没法上大电池
 --
 FROM 36.21.4.*
 
- 第二代EDU?
 据说是城市拥堵路况的最佳解决方案是双电机串联。
 据说电机比齿轮便宜不少。
 【 在 i925X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通用那个
 : 也不是上汽自己最早的EDU
 : 是一个新的P1+P3,两挡变速,叫S-DHT
 : ...................
 --来自微微水木3.5.12
 --
 修改:FLYBBS FROM 116.2.192.66
 FROM 116.2.192.66
 
- 一辆车假设开80万公里,30%用油,百公里耗油8个,省10%就是2万。很划算的。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提升能有多少?
 :
 : 高速下省油效果能达到20%  吗
 : ...................
 --来自微微水木3.5.12
 --
 FROM 116.2.192.66
 
- 所以多个行星齿轮其实用处不大
 
 远不如电车那种立竿见影?
 
 【 在 FLYBBS (空手套白狼)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辆车假设开80万公里,30%用油,百公里耗油8个,省10%就是2万。很划算的。
 :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提升能有多少?
 :  :
 --
 FROM 113.87.160.*
 
- 据说齿轮比电机贵不少,都是尽量堆电机。
 但是行星齿轮再贵也不至于超过5000成本吧?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多个行星齿轮其实用处不大
 :
 : 远不如电车那种立竿见影?
 : ...................
 --来自微微水木3.5.12
 --
 FROM 116.2.192.66
 
- 行星齿轮和电机的配合研发成本高
 
 但是一旦成功
 那些都是铁疙瘩
 没啥成本吧
 
 电池贵多了
 
 【 在 FLYBBS (空手套白狼) 的大作中提到: 】
 :  据说齿轮比电机贵不少,都是尽量堆电机。
 :  但是行星齿轮再贵也不至于超过5000成本吧?
 :
 :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13.87.160.*
 
- 多数车8万都开不到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辆车假设开80万公里,30%用油,百公里耗油8个,省10%就是2万。很划算的。
 --
 FROM 218.66.91.*
 
- 常见误区,五六年就换车,但是接盘的还得继续开,后面经常出问题,就影响口碑与二手保值率,二手不保值,新车的价格与销量也不会好。
 从来没见过有能力但是不想搞好产品的,只见过没能力最后倒闭的。
 再说现在说的是油耗。
 【 在 buti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多数车8万都开不到
 :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一辆车假设开80万公里,30%用油,百公里耗油8个,省10%就是2万。很划算的。
 : ...................
 --来自微微水木3.5.12
 --
 FROM 116.2.192.66
 
- 第二代EDU是那个单电机P2.5并联
 这个S-DHT好像就没叫EDU
 城市拥堵路况的效率应该还是功率分流好于纯粹串联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第二代EDU?
 : 据说是城市拥堵路况的最佳解决方案是双电机串联。
 : 据说电机比齿轮便宜不少。
 : ...................
 --
 FROM 123.12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