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谷歌、微软等确实在准备建太空数据中心
你out了,去年美帝公司往月球发射了好几个数据中心了
【 在 strongcat 的大作中提到: 】
目的就是 省电
方案简单粗暴,用长宽4公里巨大的太阳能板发电和散热, 对着太阳面发电,背面散热
太空是真空,没有对流和传导,但直接接触极低温环境,大面积辐射也能把能量散出去,就如月亮正面,白天温度极高,夜间会把能量辐射出去,变成极低温
用星链V3 通信
太空数据中心的核心运营成本就是发射成本,和星联类似
--
FROM 111.199.216.*
反正吹就完了
【 在 makeprogress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怕是不知道激光制冷效率有多低,需要的代价有多大。
:
--
FROM 219.142.135.*
其实可以邀请俄罗斯参加,代号达摩鲨。专门在近地轨道破坏西大的设备。要么乱飞乱撞,要么制造垃圾随时释放。
【 在 iilxyz 的大作中提到: 】
: 星球大战计划
: 【 在 Casllux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中美两国都开始上项目了,一群人还在讨论可行性……
: ...................
--来自微微水木3.5.17
--
FROM 223.104.40.*
所以白嫖太阳能就是扯淡,ai全球侦察打击指挥才是需要跟进针对的
【 在 gearth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这一学习率得以维持(这将需要每年约 180 次 Starship 级别的发射),那么到2030 年代中期,将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的成本有望降至每公斤 200 美元以下
: >另一种基于 Starship 公开规格和复用目标的分析甚至更为乐观,预测成本可能低至每公斤 60 美元(10 次复用)甚至 15 美元(100 次复用)
: >成本对比结论:
: ...................
--来自微微水木3.5.17
--
FROM 223.104.40.*
反正吹就完了
--
FROM 113.66.221.*
会不会顺便搞武器化
太空太阳炮, 靠太空巨型反射镜(类似透镜聚光原理)聚焦太阳光形成高温打击目标
【 在 strongcat 的大作中提到: 】
目的就是 省电
方案简单粗暴,用长宽4公里巨大的太阳能板发电和散热, 对着太阳面发电,背面散热
太空是真空,没有对流和传导,但直接接触极低温环境,大面积辐射也能把能量散出去,就如月亮正面,白天温度极高,夜间会把能量辐射出去,变成极低温
用星链V3 通信
太空数据中心的核心运营成本就是发射成本,和星联类似
--
FROM 117.130.205.*
可靠性差点吧。哪天被小星星给撞飞了。数据都没了
【 在 strongcat 的大作中提到: 】
: 目的就是 省电
: 方案简单粗暴,用长宽4公里巨大的太阳能板发电和散热, 对着太阳面发电,背面散热
:
: 太空是真空,没有对流和传导,但直接接触极低温环境,大面积辐射也能把能量散出去,就如月亮正面,白天温度极高,夜间会把能量辐射出去,变成极低温
:
: 用星链V3 通信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MP-AN10」
--
FROM 223.104.42.*
地面上人是最不可控因素,搞一大片地建光伏分分钟被环保党搞没了,相反太空中只要往天上丢就行了,丢上去没有人能破坏
【 在 ds9 @ [Aero] 的大作中提到: 】
:
: 地面上都造不好还想在天上弄
: 腿断了走不了路就想着以跑替代走来解决问题
:
: 【 在 MeiYou9 的大作中提到: 】
#发自zSMTH@V2337A
--
FROM 223.104.3.*
那篇文章里很大篇幅用来描述怎么动态维护阵型。关于散热,星见通信和辐射出错都是critical problem然后也没说解决方案,所以只是个很初步的畅想而已,很多东西都要做实验,离实现还远
【 在 Bulls23 @ [Aero]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与其关心这些问题
:
: 不如关心下轨道如何维持的,更有实际意义
:
#发自zSMTH@V2337A
--
FROM 223.104.3.*
辐射散热速率可以看作恒定的,吸收阳光的功率可以调,比如30太阳高度角30度的话就是1/2了
【 在 makeprogress @ [Aero] 的大作中提到: 】
:
: 太阳能板本身有一定的效率,比如他吸收1kw的光,转出来的电只有200W,有800W是用来发热了。
: 这800W本身的靠散热,然后芯片的发热也得散热;然后又是靠单一辐射的方式散热,这个散热还挺难的。
:
: 【 在 MeiYou9 的大作中提到: 】
#发自zSMTH@V2337A
--
FROM 223.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