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倒数第三场比赛,德国和西班牙争夺决赛权。
西班牙主帅大概终于觉得托雷斯表现不好,也针对德国中后卫转身慢的弱点,首发佩德罗。德国队用戳戳斯基替换停赛的穆勒。双方都只做出微调。戳戳斯基和佩德罗珍惜首发机会,奔跑非常积极,但他们都是小个球员,在双方站位严密,防守为主的打法下看起来就像小矮人在森林里跑,基本没有什么太大战术作用。
德国队开场看起来就体力不行,兴奋度不高,大概是连拼了英格兰和阿根廷两场硬仗的结果,三鼓而竭,体力和注意力都跟不上了。西班牙则是一路都不够兴奋,跌跌撞撞过关,今天的比赛反而能发挥正常水平。上半场双方都没有什么太多的机会。西班牙整体占优,队员控球注意力更集中,动作节奏更快,中场基本能靠衔接球前压到德国队威胁区域外围。德国队没有重点盯防哈维,哈维有很多机会表现直传调度功力。德国队依靠阵型严密挡住很多威胁直传,但这始终治标不治本,漏一个球就完蛋,需要从源头上解决西班牙队有战术组织的问题。如果能达到这个目标,牺牲一个后腰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德国队的进攻多数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兴奋度不够,传跑衔接出现错位而被打断。在相持局面下厄齐尔的控球明显比戳戳和波多尔两个斯基高出一个档次,但前场独木难支,很少创造机会。德国队另一个表现很好的队员是小猪,后腰位置的拦截主要靠他,虽然没有哈维分配球那么从容,出球也出得去。压力下赫迪拉的不够成熟就表现出来了,他基本只能起到后腰位置盯人的作用,而不能为球队战术衔接贡献更多。
下半场开场不久德国队接连调整,杨森换下博阿滕,传说中的克鲁斯换下戳戳斯基。这似乎是勒夫的习惯性调整,整体攻防没有什么起色。杨森上场是为了往中路靠给拉姆提供攻击空间,但这场比赛双方的防守阵型都很好,边后卫助攻空间很小,无论是西班牙的拉莫斯还是德国的拉姆,空位拿球都很少。比赛僵局在第73分钟被偶然打破,哈维开出角球,落点非常好,后插上的普约尔甩头攻门得手。德国队不得不开始压上,勒夫用戈麦斯换下赫迪拉开打长传冲吊。西班牙则用托雷斯和席尔瓦换下体力下降的比利亚和佩德罗,准备快速反击。比赛最后阶段西班牙获得不少反击机会,也都一一错过。德国队因为并不擅长长传冲吊,连长传球要落点都不是很默契,多次出现球开过去两个本方队员互相让,被西班牙队矮10公分的队员轻松顶走的情况。场面上看,打长传的德国队还不如突破造定位球。最后德国队0:1被西班牙闷杀。
全场比赛德国队就没有什么像样的机会,在控球时间一样长的情况下射门5射2中,西班牙13射5中。双方的差别就在于从中线向前到威胁区域的次数。德国队小猪是最有战术能力的人,但是他打着防守后腰的位置,如果让他来领球,位置在本方禁区前离攻击线差的太远。面对稳固防守双后腰拦截的西班牙,德国队缺乏攻防转换时候把球送过中线的能力。每次厄齐尔回跑要球,抬头一看戳戳斯基和波多尔斯基离着有30米远,根本没法配合,只有和小猪互诉衷肠。等到德国边路队员冲过来接应,早就有七八条西班牙壮汉把厄齐尔放翻拖走了。这么明显的配合失位,勒夫全场都没有调整。两个边锋本场的主要作用是回防当边后卫。西班牙有过中线都是稳稳的走中路,边后卫稍微压上一点过渡一次球,球就可以前进20米,再重复一次就从中线压到威胁区域外围,进入哈维的最后一传距离。这么明显的中路压力,勒夫愣是不让内锋向中间靠,小猪和赫迪拉俩人孤单的站在中路,被西班牙一群人围过来蹂躏一次,再蹂躏一次…… 这种注重防守的比赛,边路速推显然是没有多少机会的,看似笨拙的稳扎稳打,其实是最有效的战术。
西班牙虽然赢球,但是比赛内容极为一般,面对德国的严密防守,阵地战并没有打出有想法的配合。他们比德国队就多了一个状态突然神勇的哈维。不管哪个队,中场中路突然来一个90分钟跑12.3km,短传106传92到位,长传15传13到位,传中2传都到位1助攻的神人,进攻都会很很顺利。对比西班牙1:0巴拉圭时哈维的数据(10.9km, 96(76), 17(8), 5(0)),德国队对西班牙进攻核心的防守可谓失败。德国队不是说没有能力,他们个人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依靠强大的整体也挡住了西班牙绝大部分机会。是民族传统性的骄傲使得他们不愿意像巴拉圭一样承认哈维的强大,派专人盯防,盯不住就一次次放倒。同样因为骄傲,他们不能灵活的根据对手表现来改变自己的打法,执拗的强调自己边路快速内切的能力,不管对手给不给自己机会。很像二战时候的德国潜艇部队,精神强大值得尊敬。
接下来是刷数据之战,弗兰和克洛泽的表现舞台。荷兰和西班牙的决赛,一定会产生一个新科世界冠军,成色几何,值得关注。另外还有百度穿越帝的2:1预测,也很令人期待。
--
FROM 128.1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