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勒夫。
http://wstdq.spaces.live.com
勒夫的执教能力的确不行,且不说媒体的报道是否属实,如果没有其他队友暗中撑腰,巴拉克也不会这么大放厥词,不要把巴拉克看成是冲动的炮灰。看看克洛泽、A弗的评论吧,他们只是认为巴拉克说话的方式欠妥,但并没有否认巴拉克说话的内容,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欧锦赛结束之后,巴拉克曾经严厉批评领队比埃尔霍夫,现在看来,这只是想敲山震虎,给勒夫一点警告。但是愚蠢的勒夫继续我行我素,终于导致了巴拉克再也忍不住了。巴拉克年纪不小了,勒夫有可能是他在德国国家队的最后一任主教练了,谁都不忍心自己的国家队生涯毁在一个昏庸无能的主教练手上,何况是已经拿了十几块银牌的德国队队长巴拉克!
德国队一向是尊重老将的,虽然有时会以牺牲新人为代价,但总的来说,老将对于德国队而言,是利大于弊。这条优良传统不能在勒夫手里断送。巴拉克在捍卫德国队的传统,而不仅仅在替以自己为首的一帮老将说话。
球员当然要尊重主教练,但这仅仅限于服从安排,在媒体上公开提出批评并不是不尊重。
勒夫如果识时务的话,还是早日下课吧。
赶走一个队长,凉了全队的心,到时候,你就是那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罪人。
不赶走队长,今后教练的面子还往哪里搁?
勒夫的执教能力不行,是有目共睹的。欧锦赛之前,大家就议论纷纷。小组赛打得非常难看,这时民怨达到高潮。最后进了决赛,但是却窝囊地输给了从未得到过大赛冠军的西班牙队。这在德国队的历史上,可以算是一个耻辱。决赛的战术、用人完全失败,场面上处处受制于对手,这主要是勒夫的责任。既然进了决赛,没有夺冠就是失败。
巴拉克是职业球员,在场上执行主教练战术没得商量,但是在场下,质疑主教练的战术和用人,也无可厚非。毕竟,大家都是为了国家队的利益,只不过观点各有不同。基恩也曾经质疑过弗格森,还经常骂队友,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在球队的领袖地位。
事实上,教练和球员,本身就是一对矛盾,自然会有冲突,这是不可避免的。而如何处理矛盾,则是一门艺术,只有当事者才最清楚。
有一种处理矛盾的方法叫做“先破后立”,也就是先制造冲突,然后利用这个人为的冲突,在应对冲突的过程中逐渐转化矛盾。俗话说:“不打不成相识”。
不过,既然已经开战,冤家宜解不宜结,“大家都是为着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的”,不如双方各让一步,海阔天空。
从长远来看,巴拉克的名字,将始终比勒夫的名字更响亮。一个无能昏庸的主教练,一个穿着时髦的主教练,一个绣花枕头一包草的主教练,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主教练,终究会被人们渐渐淡忘,如果不是怨恨的话。激流勇退,是最好的选择,欧锦赛亚军,已经是勒夫个人的巅峰了,但对于德国队来说,只有冠军才是目标。
再见,勒夫,T台或许更适合你。
--
FROM 58.2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