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我非传承
谢仲伟 陈伟强
1966年,英格兰队在本土夺得了世界杯冠军,也是迄今为止惟一的一次。在老球迷的记忆中,英格兰队队员身材高大,身体强壮,球队打法剽悍,多采用长传冲吊。因为英格兰队获得了成功,所以“长传冲吊”也就成为了英格兰足球的标志,此后的历届英格兰队延承了长传冲吊式的打法,充分体现出了英式足球简单、快速、强悍的风格。
30年后的1996年,英格兰同样在本土主办欧洲杯赛,这时的英格兰队依然沿用了典型的英式打法。主教练维纳布尔斯仅仅在某些细节方面加以改进,但总体风格还是大刀阔斧,长传冲吊,中后卫亚当斯和后腰保罗·因斯精准的长传,经常让前锋线上的阿兰·希勒发挥快速、力量的优势冲击对方球门,给对手致命一击。虽然英格兰队的战绩不错,但是这些都没有给当时年仅21岁的大卫·贝克汉姆留下深刻的印象,反而当时英格兰队前腰保罗·加斯科因出色的个人技术让贝克汉姆非常羡慕,在他看来,只有踢出漂亮的技术足球才更加赏心悦目,从此,小贝就立志做名“非典型”的英格兰球员。
在球迷的印象中,英格兰球员的技术普遍相对粗糙,他们在比赛场上更多的是依靠身体、力量和速度。上世纪80年代的英格兰国脚巴恩斯是典型的力量型球员,拥有极其出色的身体素质,爆发力相当强,犹如一辆重型坦克时常辗压对方的球门。上世纪90年代的英格兰国脚阿兰·希勒,同样以速度快、爆发力强而著称,他的大力轰门曾经是国际足坛射门时速最快的。即便是在中场球员里,也不乏保罗·因斯、戴维·巴蒂这样的重炮手,他们代表了英格兰足球的一个时代,他们也曾经是英格兰足球的象征。
贝克汉姆从小就身材消瘦,长大之后身体也没有变得像传统英格兰球员那样强壮。在曼联青年队训练时,贝克汉姆最喜欢的科目是学习技术、战术和新的足球技巧,而他最烦恼的就是练习力量以及头球。在小贝看来,教练让他练习头球简直就是在刁难他,作为中前场球员,必须在身体上足够强壮,才能抵抗更高大、更勇猛的后卫。头球和铲球都不是他的强项,而在队友中,小贝的个子比较小,比赛中很难占到便宜。在一次分队训练中,中场和前锋合起来对抗后卫,当球开起来之后,队员就只能靠头球来得分,这种训练方式鼓励了像加里·内维尔这样的球员,小贝是这些球员中对抗能力最差的,只能用他最不擅长的方式踢球。后卫们为了阻止中前场球员的进攻,总会用飞铲、冲撞等依靠身体的动作,弄得小贝遍体鳞伤。
小贝也明白,作为传统的英国人,要想达到巴西人那种运用技术过人来避免和对方身体接触是不太现实的,但是他又非常不习惯传统的英式打法,他更不喜欢和对手进行身体对抗,所以他走向了边路,通过更多的传球来减少与对方球员的身体接触,以至于他后来成为了国际足坛知名的传球大师。
小贝欣赏加斯科因,因为当加扎控球时,动作可能不像南美人那样灵动迅捷,但浑然天成的球性和富有想像力的欺骗性,加上对身体的合理运用,使他总能如穿花绕树、闲庭信步般杀出重囤。加斯科因是英国人与技术足球最好的结合体,小贝也希望英格兰队能够像加扎那样在英式足球风格的基础上再融进些技术的成分。
1996年维纳布尔斯执教的英格兰队更多时候还是停留在传统英式打法上,1998年霍德尔执教的英格兰队与两年前就有所不同了。贝克汉姆恰恰是在1996年欧洲杯赛之后人选英格兰队的,在右前卫的位置上,他的前任是来自托特纳姆的安德顿。安德顿虽然出任右前卫,但是他属于防守型的边前卫,进攻并不是他的强项。1996年的英格兰队更多是通过加斯科因在中场的调度,与希勒和谢林汉姆两名前锋形成“铁三角”,英格兰队的两个边路在进攻方面没有多少贡献。1998年霍德尔时代的英格兰队在进攻层次上更加分明,而且进攻手段也比以前更加丰富,有贝克汉姆和麦克马纳曼在两个边路的传中,也有防守反击时从后场长传球直接到前锋脚下。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世界杯1/8决赛的英阿大战,贝克汉姆在本方半场成功断球之后,没有调整,原地起球,一记漂亮的弧线直接将球传到欧文脚下,欧文晃过阿亚拉和查莫特之后斜射入网。这个进球充分体现了贝克汉姆攻守平衡、攻防俱佳的特点,先是成功的防守,紧接着就是精准的传球,而欧文的过人方式在英格兰球员中更是极其罕见。当时年仅18岁的他身体尚未发育成熟,他用“灵巧+速度”晃过了两名高大威猛的阿根廷后卫,然后选择了极其刁钻的角度将球送入对方大门。虽然英格兰队最终没能闯过阿根廷队这关,但是这一届英格兰队的观赏性的确比以前有很大提高。
通过吸纳贝克汉姆和迈克尔·欧文这样类型的球员,英格兰队在打法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霍德尔的继任者凯文·基冈继续发扬1998年英格兰队的风格。在2000年的欧洲杯赛上,贝克汉姆和欧文两位小将已经成为了英格兰队的绝对主力,但是他们个人在技术风格上的转变依然无法帮助英格兰队改变传统的英式烙印,最终英格兰队在小组赛中输给崇尚技术足球的葡萄牙队和罗马尼亚队。如果说2000年的欧洲杯希勒与欧文并存算是英格兰战术革命的一个过渡,那么瑞典人埃里克森的上任,则给英格兰队的传统打法进行了一次重大变革。
埃里克森成为英格兰队主教练之后,招入了更多灵巧型的球员如乔·科尔、赖特·菲利浦斯等等,尤其在后卫球员的选材上,也不再用当年亚当斯和基翁那样身材高大、转身慢的球员,而是吸收了像里奥·费迪南德、阿什利·科尔这样既有高度又有技术的球员。即便是后来人选英格兰队的杰拉德、兰帕德和鲁尼等球员,也不再是单纯的依靠身体和力量来踢球。
埃里克森树立贝克汉姆为球队核心,并且让他担任队长,这让不喜欢踢力量足球的小贝欣喜不已。2003年转会到皇家马德里之后,与众多技术流派的大师们一起训练、比赛,这段经历对于贝克汉姆来说非常宝贵,他欣赏菲戈在边路的突破,欣赏罗纳尔多的带球过人,欣赏齐达内脚下幽灵般的盘带,欣赏皇家马德里这支技术球队的打法,他将这些心得体会带回了英格兰,传授给他的国家队队友。
在贝克汉姆担任英格兰队队长的三届国际大赛里,他在队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2001年的世界杯预选赛,贝克汉姆在与希腊队的最后一场小组赛中,伤停补时阶段的直接任意球破门将英格兰队直接送入世界杯决赛囤,从而让德国队与乌克兰队去打附加赛。在那场比赛中,英格兰队一直落后希腊队,但是贝克汉姆带领他的队友并没有放弃,直到最后一刻获得成功,小贝成了英格兰真正的“关键先生”。
自从贝克汉姆和欧文这些“阳光男孩”入选英格兰队之后,球队的受关注程度大大提升,英格兰队也越来越多地成为全世界女球迷喜欢的球队,与此同时,贝克汉姆的魅力也带动了球队其他球员的人气,英格兰队也一度由实力派变成了偶像派球队。此外,贝克汉姆在英格兰队中的作用还体现在精神层面上用卡佩罗的话说,贝克汉姆是他所见过的“最职业的球员”。小贝对待训练和比赛一丝不苟,从来没有因为个人问题而缺席过一堂训练课。2006年世界杯赛,贝克汉姆带伤坚持比赛,直到最后一刻实在无法坚持才被换下场,“小贝感动2006”在英格兰已传为佳话。
2006年世界杯之后,新主帅麦克拉伦并没有将贝克汉姆召入英格兰队中,小贝失望无比。队友们都同情他,没有一个人为了自身利益而暗自窃喜,他们喜欢贝克汉姆,喜欢他的人格,喜欢他的气质,更喜欢他的敬业精神。后来麦克拉伦终于顶不住球迷和舆论的压力,贝克汉姆再次回到三狮军团当中,或许他没有继承英格兰足球的传统风格,但是他却传承了英格兰人对足球的执著。
--
FROM 211.99.2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