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1994年6月23日,美国世界杯已经开赛一周。跟当时的很多人一样,如果您也错过了意大利与挪威那场生死战的直播或录播,而又恰好看着报纸头条《巴乔头槌致胜》的大标题,肯定会想当然地以为罗伯托-巴乔在意大利提前出局的边缘挽狂澜于既倒。罗伯特-巴乔是当时意大利的场上灵魂和头号杀手,此前一年12月刚刚荣膺欧洲金球奖,1993-94赛季打进17个联赛进球、带领尤文图斯意甲争冠,是当时全世界最火的球星。
小组赛首轮,雷-霍顿的进球让爱尔兰队从萨基的意大利身上全取三分,这样在小组次轮,面对实力平庸但打法硬朗的挪威队,蓝衣军团唯有取胜之一途。第68分钟,场上只剩10人应战的意大利队在前场左侧获得任意球。西格诺里左脚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将球送入禁区,准确找到了后排杀出的巴乔头顶。后者甩出一记有力的头球,攻破了埃里克-索斯维特(Erik Thorstvedt)把守的大门,为意大利带来了最后的胜利。
但这次,上头条的可不是通常那个扎着马尾辫的天才。这回是另一个“巴乔”,名气没那么大但实力同样不凡的中前卫——迪诺-巴乔。
1971年7月,迪诺-巴乔在帕多瓦省的小镇坎波桑皮埃罗(Camposampiero)降生。迪诺-巴乔的不幸在于生在了罗伯特-巴乔的时代(两人年龄只差4年),尽管他们在场上打的位置并不同,身体条件也完全不同。迪诺-巴乔身材高大、是个“跑不死”类型的中场,留着不长但飘逸的发型,罗伯特-巴乔则个头偏矮,是个内向、背负期望更多的天才,扎着马尾辫。
迪诺-巴乔注定活在他那位踢前腰的同行的阴影下,仅仅是因为二者姓同一个姓。如果我们谷歌一下“迪诺-巴乔”,居然有搜索结果称“迪诺-巴乔,罗伯特-巴乔的弟弟”。当提到“巴乔”时,大多数球迷第一个想到的也不会是迪诺。
和伦蒂尼一样,迪诺-巴乔也是80年代都灵青训系统推出的优秀产品。1990年9月,年仅19岁的他就代表“绛红军团”在意甲出场,对阵拉齐奥。在主教练蒙多尼科的栽培下,刚刚升入一队的迪诺-巴乔在对亚特兰大的比赛中取得了进球。不论是俱乐部还是他本人,都迎来了一个收获的赛季:都灵拿到联赛第5的排名,入围联盟杯;迪诺-巴乔打了25场意甲,进球两个。在以年轻人很难有机会冒头而闻名的意大利,迪诺-巴乔的意甲处子赛季大获成功。
迪诺-巴乔只在都灵效力了一个赛季,因为同城的尤文图斯看到了他的天赋,在1991年夏天买下了他。这名年轻中场来到尤文后,首先在1991-92赛季被租借给了国际米兰。他的表现同样稳定:出赛27场,跟着马特乌斯和贝尔蒂涨了不少经验。
1992年夏天,迪诺-巴乔重返都灵,回到斑马军团。他要跟尤文新签的普拉特、安迪-穆勒等大牌竞争一席之地。
那个赛季的尤文阵中集齐两个巴乔,成绩也不错。特别是迪诺-巴乔成了中场的最大发现,不但曾为都灵效力的过去被球迷接受,而且用良好的发挥让对他持有怀疑的人闭了嘴。而他的最佳表现,当属为尤文夺取联盟杯的征途中。
他在联盟杯中出场6次就收获5球,其中3刀是在决赛两回合吊打多特蒙德时捅出的(罗伯特-巴乔也进了两个)。“巴乔们”横扫了德国球队一个6-1,创造了联盟杯决赛两回合时期的最悬殊比分纪录。迪诺-巴乔拿到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冠军。
尽管如此,迪诺-巴乔的名声仍然有限,特别是出了亚平宁更是鲜为人知。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还是前互联网时代,网络尚未普及,大伙儿只能通过电视看球。但美国世界杯会改变这种情况。
1991年,萨基给了迪诺-巴乔国家队首秀的机会。之后,他成了国家队的常备人员,但当美1994年世界杯临近时,还是有人认为蓝衣军团不该带他去美国。因为他1993-94赛季受伤了,表现也不如之前一个赛季好。
萨基总是拿迪诺-巴乔来吐槽其他球员,称他“三观很正”,“工作热情高、团队意识强,这些是比罗伯特-巴乔那种个人技术更重要的东西,配得上一个国家队的首发位置”。欧洲区预选赛中,迪诺-巴乔破门3次,包括对葡萄牙时确保意大利小组出线的关键进球。萨基说:“以前人们总不相信迪诺,现在他让这些人闭嘴了。他已经是我们队的主要得分点之一。”
意大利的94世界杯可以被一分为二地看,两个部分都可以用“巴乔”命名。很多球员都承认,是罗伯特-巴乔一路扛着意大利打到决赛,但这么说不太准。意大利的小组赛是属于两个跟伤病顽强斗争的巴乔——迪诺和罗伯特的。对阵挪威,当门将帕柳卡开场20分钟就被罚下、萨基又用替补门将换下罗伯特-巴乔时,谁来力挽狂澜呢?“他疯了吧?”下场时,罗伯特-巴乔嘟囔着。那场球,世界足球先生寸功未立,力保球队杀进16强的,是迪诺-巴乔。
淘汰赛的舞台属于罗伯特-巴乔。他几乎是匹马单枪,护送意大利杀出重围、步步前进,个人英雄主义堪比86年世界杯上的马拉多纳。不过,迪诺-巴乔也作出了重要贡献:16强对尼日利亚,他在0-1落后时有一次关键的救险;8进4对西班牙,又是他25码外打进一脚石破天惊的远射。在两个巴乔指引下,意大利冲进最后的决赛。
尽管在整个世界杯期间都表现抢眼,迪诺-巴乔在媒体上还是经常只以“另一个巴乔”或“巴乔第二”的名字出现。在决赛前的一次采访中,他也表达了与一位世界顶级球员姓氏相同的小小不满:“这么些年了,没几个人知道我,那无所谓。但世界杯都踢了好几场了,你们还是叫我‘另外那个巴乔’。”他补充说:“没准儿到了最后,我会叫每个人都记住我姓啥、叫啥。”
梦碎玫瑰碗后,球队回到了意大利。都姓巴乔,迪诺不像罗伯特那么树大招风也有好处:罗伯特成了媒体对输掉决赛口诛笔伐的对象,迪诺却作为几个表现出乎意料的好的球员之一而受到好评。
美国世界杯刚开打不久,帕尔马就找尤文商谈了收购迪诺-巴乔的交易。迪诺起初并不想转投艾米利亚-罗马涅的俱乐部。如果他最终没有去成帕尔马,两家俱乐部的历史都将改写了。因为“黄蓝军团”准备转攻另一个被看好的新秀——德尔-皮耶罗,当时只有19岁。
当俱乐部和球员都达成一致、连新赛季报名的有关文件都送达职业联盟那一刻,剧情突然神翻转。迪诺-巴乔在跟尤文管理层会面后,觉得转投帕尔马有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同意转会。他说:“去帕尔马对我有利,因为我的出场时间能得到保证。”他走了,皮耶罗也因此留在了尤文——一待就是18年。
在帕尔马的6个赛季,我们看到了最好的迪诺-巴乔。他完全融入了球队,跟队友的配合天衣无缝。当时的帕尔马引进了像森西尼、布洛林、佐拉和阿斯普里拉等国脚级球星。在斯卡拉的5-3-2阵型中,能跑善抢的迪诺-巴乔占据中路要津,作用重要,帕尔马也收获了空前成功的一个赛季。
帕尔马和尤文图斯——迪诺-巴乔的新老东家——在意甲和欧洲赛场都展开了死斗。联赛中,“老妇人”领先帕尔马10分夺冠;意大利杯,获胜的同样是老东家。但在联盟杯决赛的赛场,两队还有一场战役要打。1995年五六月间,两队难以置信地5次交手。
就像两年前做过的那样,迪诺-巴乔在两回合的联盟杯决赛中轻车熟路,再次表现神勇:当年他独中三元,这次他先在首回合打进唯一进球,次回合又在落后时将比分扳平。一己之力让帕尔马2-1取胜(总分),三年内第二次捧起欧战奖杯。迪诺-巴乔再次证明了自己是个大场面球员,让对面的罗伯特-巴乔相形见绌。至今,在联盟杯决赛历史进球排行上,如果他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现在,迪诺-巴乔已经被公认为是意大利最出色的中场,比赛中他能攻善守、无所不能。接下来的几个赛季,他继续有优异表现。那也是帕尔马的黄金时代。1997年,帕尔马历史性地取得意甲亚军,在冠军争夺中仅仅以两分之差落后于尤文,但他们还是首次打进了欧洲冠军联赛。
1999年,迪诺-巴乔再次为帕尔马捧回欧洲联盟杯。客战波兰克拉科夫,他被客场球迷投掷的一把匕首开了瓢,头破血流的照片登上报纸头条。他坚持不下火线,缝了5针后,裹伤踢完了最后10几分钟。提到那次受伤,他心有余悸,庆幸已足够幸运:“那一瞬间,我头被击中了。那可是在高速运动中啊!我甚至一开始都没看清是什么打中了我,后来才知道是把刀。就差这么一点儿,刀就插我眼珠子里啦!”决赛在莫斯科,帕尔马3-0碾压了马赛,迪诺-巴乔第三次举起了这项赛事的冠军奖杯。
不仅在俱乐部,他在国家队的状态同样出色。似乎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两个巴乔的国家队生涯都在1999年走到尽头(如果不算罗伯特-巴乔2004年在对西班牙的友谊赛中象征性出场的话)。2000年,迪诺-巴乔自从1988年欧锦赛以来,首次只进入国家队的备选大名单,但最终还是被佐夫裁掉。
伤病开始频繁光顾这名中场国脚,侵损他的活力。2000年,他与塔尔迪尼球场终于走到七年之痒,被卖到了拉齐奥。在罗马,他要跟贝隆、西蒙尼和斯坦科维奇竞争,很难保证一个稳定的首发位置。
过了而立之年,他的状态开始下滑。此后,他先后被租借到布莱克本、安科纳和特列斯蒂纳(原文有误。迪诺-巴乔是在跟拉齐奥合同期满后加盟的特列斯蒂纳——译者注),直到2005年重回“蓝鹰”。此时的他已年届34,。当年不用他的主教练曼奇尼已经在一年前离开了,去圣西罗享受8万人的呼喊支持,迪诺-巴乔却不得不走向职业生涯的落日余晖。
迪诺-巴乔一直说,那段经历不会影响他跟曼奇尼的友谊。他会叫上曼奇尼,以及当年那些尤文队友们,一起打猎、滑雪,同吃同住。
对迪诺来说,那是最坏的时代。此前数十年,意甲联赛都没有过叫“巴乔”的球员,直到迪诺和罗伯特俩人的出现。我们蛋疼地搜索了网站
http://www.cognomix.it,在有5900万人的意大利,也无非只有1500人姓“巴乔”。但在差不多同时,意甲一下子冒出了两个叫“巴乔”的球星,踢得都还不错,那么其中一个就只能活在另外那个名气更大者的阴影下了。
当我们例举意大利历史上的伟大中场时,即使只把时间限制在90年代,迪诺-巴乔还是会常常被忽视。但是,考虑到他的职业生涯和荣誉成就,他无疑应该名列其中。如果早生或晚生10年,他或许都能获得更多的肯定。虽然代表国家队出场次数比罗伯特-巴乔还要多,但他还是会永远活在后者的阴影下。每当提到他,我们经常说的还是“另一个巴乔”。
--
FROM 223.24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