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都不知业务贴是否受欢迎
曼联最近似乎有所复苏,俺随便说两句。
三冠王,三连冠时期,曼联如果说不上称霸欧洲,至少也是最顶尖的几只球队之一。那来看看那时曼联的特点。
借着吉格斯和青训的几个从小一起踢球的成功之作,和前些年的积累,中前场达到空前的默契程度。加上新来的约克无球跑动和传切配合能力也极强,所以踢出来的足球让相当多的人为之疯狂:无比熟练的一脚出球,每个球员几乎不停的跑位,让人觉得对方防守到处都是空档,进球机会非常多,再加上中场四人每人都有自己的绝技,且体力都狂好,丢球后立刻进行反抢,进攻一波接一波,往往令对手提前缴械(温格曾经抱怨,小球会遇上阿森纳总觉得有机会,而遇上曼联30分钟后就放弃抵抗了)。这样的足球在国内称霸比较轻松,在遇上大多数欧洲球队时也能有明显优势。但也存在问题,那时的防守其实很一般,进攻投入的兵力比较多,如果靠进攻压制不住对手怎么办,而中场一般都是高节奏运转,控球需要一定的盘球能力,另外三人都比较弱,G11更习惯往前突破,真正需要控住局面的时候又当如何。
就在这时,曼联遇上了皇马。98-99的三冠固然神奇,但俺认为99-00曼联才真正到达巅峰,在冠军杯
第一场8进4淘汰赛就碰上了同样处在巅峰的皇马。两个回合的比赛都精彩异常,堪称当时最高水平的足球赛事,尤其第二回合更留下雷东多的脚后跟磕球过人及老贝过三人进球的经典画面。但是经典过后,老头遇到问题了,面对皇马这种中场运转极为精确的球队,曼联的压制效果不大,且后防的问题也暴露出来,比赛没了优势。要想绝对称霸欧洲,这样的踢法似乎不行,皇马那另一种风格的行云流水也让老头羡慕不已,于是怀着野望的老头便想到了转型,要拉丁化。
01-02贝隆和范尼的到来是老头迈出的第一步,前锋的与球队的相互影响相对较小,而贝隆作为中场,虽其风格也大刀阔斧,但一停二看三出球的慢节奏也融入不了球队,所以让他顶替斯呆的想法回头去看也显得比较可笑,这一年,国内让阿森纳抢尽风头,欧洲赛场由于阵容不完整,半决赛被勒沃库森淘汰。不过转型之初有这样的成绩也还说得过去。
一年之后的冠军杯8进4,曼联再次遇上了皇马,这时的皇马整体上虽不如9900那届,但三个世界足球先生的个人能力让任何人都害怕,在伯纳乌第一回合以1:3失利后,回到主场老头固执的派上刚伤愈的贝隆而把刚顶撞过自己的状态上佳的贝克汉姆放在板凳上,顶撞对话的翻译版本是:“你他妈的被阿什利科尔弄得像个傻逼一样”,“你他妈的才被温格弄得像个傻逼一样”,然后就是那精准的一踢……。说回来,老头想面对老对手试试自己是不是也能控控,正好憋憋已经很看不惯的B7,然而,结果是只能无奈的用B7换下贝隆,还被B7进了两个球。而B7另有一任意球没进时老头的粗口是他输球输人而无比窝火的写照。这场比赛后,更坚定了老头转型的决心。而赶走B7如果说有纯足球上的原因,这肯定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赶走B7,迎来了C罗还有一堆现在已经不知去向的(什么贝利翁等人),这段就实在没什么好说的了,阵容不伦不类,踢得也不伦不类,着实让曼联球迷或者纯足球迷而仅是欣赏曼联踢法的人郁闷了两三年。
回头再来看看,转型的想法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球员们已经习惯了那样的踢法,不是买些人就能改变的,除非把整只球队都换掉。而转型的目的是称霸欧洲,本文开头提到,本来虽可能说不上称霸,但也是顶尖之一,即使转型成功了,能到什么境界完全未知,与原先就是纯拉丁系的比又能有什么优势?自成一派又能与少数对手争霸且能赢得球迷有啥不好,如今能独秀的概率的数量级已经低得可以忽略了。
不过,最近欣喜的发现,老头似乎放弃拉丁化的想法了,球队踢得又有那几年的影子了。窃以为,如此才是曼联之正道,趁着G11和S18还踢得动,赶紧再加强下板凳,退休前再拿个欧冠才有希望。
--
FROM 58.3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