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书信选:答芜湖翟丹玲居士
你心里的事太多了。不用丢棒子,自己就爬上来了。
拿几句老人弟子的牙慧当镜子照一下:
有性可见,有悟可开,离开悟还远的很。
有三关的概念,初关都没破。
高仿一句:有十地的概念,初地还远的很。
我们的路都还长,要低调,成狂禅就麻烦了。
【 在 xiaobing88 的大作中提到: 】
:
: 是给你写的,给他写有啥用?我看小W怼当时拿着个队你半天了,你也没吱个声,怕你见地不够,怕你给元音老人丢脸,我就出手了,但是我感觉我这么说,你也不一定明白住和地的差别,我写写,也是科普一下。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
FROM 139.207.169.*
【 在 stag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心里的事太多了。不用丢棒子,自己就爬上来了。
: 拿几句老人弟子的牙慧当镜子照一下:
: 有性可见,有悟可开,离开悟还远的很。
: ...................
这都不是牙慧,你自己觉得香,愿意捧也没辙。
--
FROM 106.120.182.*
【 在 stag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心里的事太多了。不用丢棒子,自己就爬上来了。
: 拿几句老人弟子的牙慧当镜子照一下:
: 有性可见,有悟可开,离开悟还远的很。
: ...................
都像他这位弟子讲的,那元音老人为什么还讲明心见性?讲开悟?讲三关?弟子不到那个地步,也没必要讲大话。
--
FROM 106.120.182.*
元音老人想说,有这些概念,是修出这些概念了,修满概念很长道路,而不是把概念忘掉。
【 在 stag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心里的事太多了。不用丢棒子,自己就爬上来了。
: 拿几句老人弟子的牙慧当镜子照一下:
: 有性可见,有悟可开,离开悟还远的很。
: ...................
--
FROM 1.91.72.*
元音老人慈悲摄受很多根器的人,你看元音老人的书信集,对不同的人对见性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有些说了了分明就是见性,有些要求虚空粉碎大地平沉,有些说必须一尘不染一法不立,怕你得少为足。
换句话说这些概念是给没悟的人讲的,悟了见齐诸佛,自然扫掉了这些。就像文章中的,诸佛也得把嘴挂起来,无法可说,有这些概念还叫无法吗?
该弟子只摄受禅门根器的,讲法非常究竟。没到那地步讲不出那样的话。
【 在 xiaobing88 的大作中提到: 】
:
: 都像他这位弟子讲的,那元音老人为什么还讲明心见性?讲开悟?讲三关?弟子不到那个地步,也没必要讲大话。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
修改:stage FROM 139.207.169.*
FROM 139.207.169.*
【 在 stage 的大作中提到: 】
: 元音老人慈悲摄受很多根器的人,你看元音老人的书信集,对不同的人对见性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有些说了了分明就是见性,有些要求虚空粉碎大地平沉,有些说必须一尘不染一法不立,怕你得少为足。
: 该弟子只摄受禅门根器的,讲法非常究竟。没到那地步讲不出那样的话。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大哥,你这话,你自己要检点自己,你自己的理解是你的问题。我都说了,老师讲的清楚,听的人不一定理解到位,你这么说,简直是诽谤上师,老人对任何人见性的要求都是一样的,说的都是一个东西,你理解成要求不一样,我是服了你了,你这见解,我跟你谈,也谈不到一起。
宁可将身下地狱,不将佛法做人情 ,老人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我崇拜的是谁?
--
FROM 106.120.182.*
我的理解是应机说法。开悟本来就有不同的层次。
我觉得你应该找个老师,不应该只看书上的东西。
【 在 xiaobing88 的大作中提到: 】
:
: 大哥,你这话,你自己要检点自己,你自己的理解是你的问题。我都说了,老师讲的清楚,听的人不一定理解到位,你这么说,简直是诽谤上师,老人对任何人见性的要求都是一样的,说的都是一个东西,你理解成要求不一样,我是服了你了,你这见解,我跟你谈,也谈不到一起。
:
: 宁可将身下地狱,不将佛法做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
修改:stage FROM 139.207.169.*
FROM 139.207.169.*
恭敬顶礼师尊:
顶礼佛,顶礼法,顶礼僧。
夏去秋来,中秋将至,师尊可能已回沪了。
曾梦师尊在大庭广众之中,趋近交谈。师尊亲切地对我讲了许多,我却一句也记不得了。当下的只是亲切之感,除此之外,尚有不可言喻的“茫然”。
【太湖三万六千顷,月在波心浑无语。可怜一般探玄客,梦中之事梦中论!】
这梦终究还是醒了。我想:人生大梦,何时能醒?梦里说梦,又有何益?执著梦醒,却成“梦妄”!我想,梦醒之后,回光一瞥,何曾有梦,何曾有醒?即梦即真,即醒即假。真假二字,毫无意义可言。庄生梦蝶,却不知是蝶化庄生呢,还是庄生化蝶,这似乎是空无捞摸处。又想,何必捞摸呢?捞摸什么呢?这捞摸者真的需要被捞摸之物吗?若有需要,正落“爱缘取”,若不需要,又何必捞摸?突然觉得,这“不捞摸”也是“爱缘取”,爱省事,便取这“不捞摸”!咦!一念悟,捞摸也得,不捞摸也得;一念迷,捞摸也不得,不捞摸也不得!
回顾以往,师尊曾给我记下 90 棒(3 个 30 棒),我欲细品这棒的滋味!是否如临济所云:如柳枝拂着相似。
【休说玄道妙,须事上证得始得。即今诸境当前,还能不为所动,如木人看花鸟否?如果不能,须于念起处即觉,随觉随空。空亦不住,但了了无着。如斯用功,自然超脱三界,发大神用。】
今早座中,那一段湛湛寂寂的心态复又出现,我欲“一把擒来”,此心态复失。明知这“一把擒来”是不能起心动念的,可我用惯了心念,甚难改正。
【明心见性,不是什么稀罕事。在宗下说来,只到信位。须于悟后,绵密保任。二六时中,不着有,不落空,历历孤明,无所求,无所得,动静一如,打成一片,始到“忍位”。更须向上,历历孤明也不可得,镇日如痴如呆,方才了手。不是明心见性即到家无事也。】
忽觉当头一棒:为什么要“一把擒来”?真的需要这“一把擒来”之物么?它正在脑子喋喋不休又往何处去擒它呢?哎呀,感觉简直要疯掉了!
弟子自思:怕死之心淡薄,怕苦之心远甚于怕死。只此“怕苦”,便是习气,并不是“当然如此”,细思之,苦乐不都是感受么?弟子“怕苦”是真,但并不希求乐。我刹那所起的种种心,有哪一念不是从“怕苦”上派生出来的呢?真如自性没有东西,不受苦乐。这“怕苦”者又是谁呢?或者说:又是个什么东西呢?
说怕苦是障碍,可它当体便是“真如”;说不是障碍,缘何还在喋喋不休?这“当头一棒”并非真觉得“砰”地一声,疼了。甚至连“柳枝拂着相似”也未曾感到。但它却是“一棒”,尽管我无法数清——师尊记下的“90 棒”,还剩“89 棒”。
【若问何为明心见性?即今一念不生时,看是什么?还是你自己本来面目否?其实做功夫,并无难处,亦无甚妙法,但莫求真,莫执玄妙,只息下心来看,看心息下时,无心可心,无念可念时,是什么光景?此是千钧一发之机,稍纵即逝!所说明心见性者,即此前后念断,超然无着现量之景,便是你安心立命之所也。这一点且莫看得寻常!更不可因无甚玄奇而忽略错过!须于认识后绵密保护,使其常能如此。以一切定力、慧力、神通妙用全由此一点中启发出来也。学人往往因多生历劫习气深故,执着神奇玄妙,见此妄念断处,毫无神奇而忽略错过,即或经人指点,认可了这段“寻常风光”,但刹那别境现前,便又忘失了,而功败垂成。是以作功夫有三难:一是下手必专一,于前后念断处识得咬定实在难;二是绵密保任不忘失难;三是末后要忘而活泼化解难,以虽能认识咬定、绵密保任,但一着意,便落能所比量,又非是也。功夫要打成一片,自必要千锤百炼,使其纯熟而不死执。但此事坏在容易忘失,难以纯熟,难以老实,难以灵活,是以亿万人修道,难有一二人成就也。志军勉诫!不是说两句俏皮话,做两首诗,就可以成功的!】
恭祝 师尊
中秋节安好!
弟子志明 顶礼
1992 年 8 月 31 日
再给你贴一封,老人明白说了,在宗下明心见性只到信位。
【 在 xiaobing88 的大作中提到: 】
:
: 大哥,你这话,你自己要检点自己,你自己的理解是你的问题。我都说了,老师讲的清楚,听的人不一定理解到位,你这么说,简直是诽谤上师,老人对任何人见性的要求都是一样的,说的都是一个东西,你理解成要求不一样,我是服了你了,你这见解,我跟你谈,也谈不到一起。
:
: 宁可将身下地狱,不将佛法做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
修改:stage FROM 139.207.169.*
FROM 139.207.169.*
“【若问何为明心见性?即今一念不生时,看是什么?还是你自己本来面目否?。。。”
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哪里来的一念不生?把第七识的“不思善、不思恶”,弄成了第六识的一念不生。原来问题在这儿啊,呵呵。
【 在 stage 的大作中提到: 】
: 复齐志军居士
: 恭敬顶礼师尊:
: 顶礼佛,顶礼法,顶礼僧。
: ...................
--
FROM 112.42.7.*
早看出来了,对“心中心”是真爱啊。我愿称你xiaobing88为本版大冤种。
【 在 xiaobing88 的大作中提到: 】
:
: 大哥,你这话,你自己要检点自己,你自己的理解是你的问题。我都说了,老师讲的清楚,听的人不一定理解到位,你这么说,简直是诽谤上师,老人对任何人见性的要求都是一样的,说的都是一个东西,你理解成要求不一样,我是服了你了,你这见解,我跟你谈,也谈不到一起。
:
: ...................
--
FROM 11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