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谁能回答一下西城高考二模红楼梦的题
好像也不用读那么多遍
林黛玉初进贾府和刘姥姥这两个章节是不是在高中课文里有?
我记得林黛玉这个初中就有课文了
平时老师估计也引导看这些比较精彩的情节和大致的人物关系
【 在 swimin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必读的书很多,可不止红楼梦一本
: 而且这题考的细节并非教材中选择的章节的内容。考红楼梦没有问题
: 考太过细节了就有问题。这是逼着大家把红楼梦都去读5遍10遍吗?
: ...................
--
FROM 101.40.238.*
是的呢,认真读主要情节,读一遍就能拿到80%了
【 在 history2017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像也不用读那么多遍
: 林黛玉初进贾府和刘姥姥这两个章节是不是在高中课文里有?
: 我记得林黛玉这个初中就有课文了
: ...................
--
FROM 219.142.145.*
整本书阅读也不是搞这种琐碎细节啊。
这种出题,明显是把整本书当课本然后要背一堆东西
【 在 fifthbeatles 的大作中提到: 】
: 课标要求整本书阅读是第一大学习任务群,位列高中语文18个任务群之首。
: 给10-12分多不多每个人都可以保留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不考四大名著,整本书阅读考察什么?怎么考察?
: 如果不考察整本书阅读,一直以来对于语文教学和考试过于琐碎、过于局限在课内而显得片面的问题如何解决呢。
: ...................
--
FROM 125.127.154.*
我觉得就是主观题想答的特别好比较难
比如语言的组织未必完美
但只要答出一点与作品对应上的观点就可以得到大部分分数
【 在 fifthbeatles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呢,认真读主要情节,读一遍就能拿到80%了
:
--
FROM 101.40.238.*
是的,其实主观题对孩子来说挑战更大,因为“说理”目前还是咱们语文教学的短板
从观点结论到推理过程到事实依据的组织,大多数学校的老师可能都说不明白
客观题反而好答,因为题干或者有暗示,或者根据常识可以推理
【 在 history2017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就是主观题想答的特别好比较难
: 比如语言的组织未必完美
: 但只要答出一点与作品对应上的观点就可以得到大部分分数
: ...................
--
修改:fifthbeatles FROM 219.142.145.*
FROM 219.142.145.*
什么是琐碎细节需要定义
我认为像以前那样考曹雪芹生卒年份、字号才是琐碎,因为毫无逻辑推理的要素在内
【 在 piginskybbc 的大作中提到: 】
: 整本书阅读也不是搞这种琐碎细节啊。
: 这种出题,明显是把整本书当课本然后要背一堆东西
--
FROM 219.142.145.*
这种考试做出来又有何益 传道授业解惑也 连个教人吃饭的手艺也不教 diss下
【 在 likef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刚刚看了一眼北京西城区的语文二模试题,瞬间崩溃,真不清楚这种考试有什么意义?
: 能不查资料一次性答对的,绝对是人才,红楼人才!可以去上海红楼休养。
:
: 估计能一次性答对的,整个水木都找不出1个来。
: 西城二模
:
: [upload][/upload]
: 东城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
FROM 219.142.152.*
当然不是只能靠教材
但是,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就算必读书目限制,再限制到四大名著+老舍+鲁迅什么的,阅读量也很大。
教材内的,可以扣细节,各种解析,没问题
教材以外的,是希望学生读什么呢?是需要所有人都要把人物关系,前后顺序什么的细节都搞清楚吗?
作为大部头的长篇小说,爱好者如数家珍没问题,一般人也就是了解个故事梗概,知道些典故名章就可以了。作为考试,如果考得如此之细,那就只能让学生去深度细读红楼了。
现在还算好,基本上盯着红楼考。哪天给你出点一百单八将,问一下谁是第几个上梁山的?
这种细节有意思吗?语文考试就是考这些能力的吗?
【 在 fifthbeatles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啊,必读的书很多没错,但是四大名著是最大公约数。除此之外还有老舍、鲁迅也是常考的。
: 但我不认同只能考教材。那不是有让孩子只读教材就行了嘛?这不是跟当前的考试改革方向背道而驰了吗?
: 我理解只要不考偏门的细节就行,考林黛玉入贾府、考刘姥姥,真的不算过分。而且题目里也给足够提示了,比如史湘云那个,就算忘了看题干也能猜出来。
: ...................
--
FROM 121.69.106.122
没错 我自己答了一下主观题
发现语言组织的也不好
只能勉强把话说通顺
惭愧
我还读了那么多遍红楼梦
【 在 fifthbeatles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其实主观题对孩子来说挑战更大,因为“说理”目前还是咱们语文教学的短板
: 从观点结论到推理过程到事实依据的组织,大多数学校的老师可能都说不明白
: 客观题反而好答,因为题干或者有暗示,或者根据常识可以推理
: ...................
--
FROM 101.40.238.*
总觉得是语文老师们特别喜欢红楼梦。。。大多数孩子都是被迫跟着读。。
--
FROM 219.23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