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谁能回答一下西城高考二模红楼梦的题
现在对红楼似乎重视过头了,不知道是哪个学究特别喜欢红楼梦。
其实相当多的中学生尤其男生看不进去红楼。本人当年也就勉强看一遍,现在让我再看一遍也没啥兴趣。
【 在 waitforgirl 的大作中提到: 】
: 红楼不是课本;再说考亲戚关系也过分且太无聊了
--
FROM 121.69.106.122
确实对语文是一种侮辱
有人说红楼梦是中国语言文字的巅峰
我不认同,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各花入各眼
没什么好争辩的
拿来当考题就是脑残
【 在 nokia9300 的大作中提到: 】
: 作为一个高考语文128的人,我一道也不会。感觉受到了深深的侮辱。
: 西游记我是看过好几遍的。红楼梦试了几次,都是在第一回就放弃了。我觉得这个考题很不公平。
--
FROM 36.46.21.*
课标、教材要求必读的书考了其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不能算是运气吧
要求必读的书都不看的话,那才是相信自己运气太好。
不然考什么呢?只能考教材和短篇吗?
【 在 ahun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题目更多考的是运气。你对这一部分确实精读过,且能正确理解,那么你就能拿分
: 。否则就失分
: 考虑到中学必读书目的数量,以及现在大语文的内容广度深度,很难想象这种题会最终
: ...................
--
FROM 219.142.145.*
按这个逻辑推演,考试没法出题了。哪本书不是各花入各眼呢?四大名著已经是最大公约数了。
男生不喜欢红楼梦也正常,女生还不喜欢水浒传呢。不喜欢就不用学了吗,应该不是。
【 在 yumenn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确实对语文是一种侮辱
: 有人说红楼梦是中国语言文字的巅峰
: 我不认同,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 ...................
--
FROM 219.142.145.*
问题是红楼一书,11-12分,如果是这样,干脆把红楼列为教材得了
读可以考,但是分值要合理,考题更要合理,感觉有些考题考的方向偏离了教育和考试的初心,和回字的四种写法没啥区别了。
我承认会四种写法写回字的人很厉害,但是考这个,感觉太那个了
【 在 fifthbeatle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可以,读了原著的,至少能拿到6分,不读原著的,一分拿不到。
: 四大名著不考考什么呢?考更小众的更崩溃,国外也得读莎士比亚吧
:
--
FROM 221.223.192.*
会做这几道题代表了学生的什么能力呢,死记硬背还是附庸风雅,这和考八股文有什么区别
【 在 likef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刚刚看了一眼北京西城区的语文二模试题,瞬间崩溃,真不清楚这种考试有什么意义?
: 能不查资料一次性答对的,绝对是人才,红楼人才!可以去上海红楼休养。
: 估计能一次性答对的,整个水木都找不出1个来。
: ...................
--
FROM 61.149.216.*
课标要求整本书阅读是第一大学习任务群,位列高中语文18个任务群之首。
给10-12分多不多每个人都可以保留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不考四大名著,整本书阅读考察什么?怎么考察?
如果不考察整本书阅读,一直以来对于语文教学和考试过于琐碎、过于局限在课内而显得片面的问题如何解决呢。
高考时选拔性考试,整本书阅读是语文里相对难的教学板块,本来也不是给所有人送分的题。就跟数学卷最后一道大题差不多意思。最后一道大题也是10-12分吧?难道要求所有学生都能全拿么?
【 在 likef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问题是红楼一书,11-12分,如果是这样,干脆把红楼列为教材得了
: 读可以考,但是分值要合理,考题更要合理,感觉有些考题考的方向偏离了教育和考试的初心,和回字的四种写法没啥区别了。
: 我承认会四种写法写回字的人很厉害,但是考这个,感觉太那个了
: ...................
--
FROM 219.142.145.*
必读的书很多,可不止红楼梦一本
而且这题考的细节并非教材中选择的章节的内容。考红楼梦没有问题
考太过细节了就有问题。这是逼着大家把红楼梦都去读5遍10遍吗?
【 在 fifthbeatles 的大作中提到: 】
: 课标、教材要求必读的书考了其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不能算是运气吧
: 要求必读的书都不看的话,那才是相信自己运气太好。
: 不然考什么呢?只能考教材和短篇吗?
: ...................
--
FROM 121.69.106.122
那该考什么呢?
你太小看现在学生了。
【 在 likef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刚刚看了一眼北京西城区的语文二模试题,瞬间崩溃,真不清楚这种考试有什么意义?
: 能不查资料一次性答对的,绝对是人才,红楼人才!可以去上海红楼休养。
: 估计能一次性答对的,整个水木都找不出1个来。
: ...................
--
FROM 222.162.254.*
是啊,必读的书很多没错,但是四大名著是最大公约数。除此之外还有老舍、鲁迅也是常考的。
但我不认同只能考教材。那不是有让孩子只读教材就行了嘛?这不是跟当前的考试改革方向背道而驰了吗?
我理解只要不考偏门的细节就行,考林黛玉入贾府、考刘姥姥,真的不算过分。而且题目里也给足够提示了,比如史湘云那个,就算忘了看题干也能猜出来。
【 在 swimin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必读的书很多,可不止红楼梦一本
: 而且这题考的细节并非教材中选择的章节的内容。考红楼梦没有问题
: 考太过细节了就有问题。这是逼着大家把红楼梦都去读5遍10遍吗?
: ...................
--
FROM 219.14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