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版一族,没有会员,网上东搜西搜,《喜人奇妙夜》的上是前两天就看了,各作品的纯享也是,但是完整的下是今早才找到,看到了《回音山谷》后高圆圆老师的发言。我是这次《喜人奇妙夜》才get到高圆圆老师的颜值气质什么之类的,然后她在这段里的发言,关于变成了和小时候不一样的自己,刚好上个月我写了段小文,意思差不多,感到很巧合。情不自禁贴一下,以示共情,与有荣焉。
方言
某版友发了个帖子,提到今天是她家老二的值日 日。为了怕两个重复的日字不好读,她特意加了个空格。然而我已经被训练成看到单独的日字,就本能的反应为表达语气的脏话了。在二十多年前,在我的语言体系里,日只是单纯的表示太阳而已。
在我刚来这里的时候,很多名词的差异会让我很不习惯,多见于食物。比如我们那里说菜花,这里说花菜。我们那里说芸豆,这里说四季豆。我们那里说莴苣,这里说莴笋。我们那里说苋菜,这里说汉菜。看我现在还在念叨这些,就可以想见当年对我的影响了。不过时间长了,慢慢也不怎么纠结了。
想到的另一点,是两三年后法律课的老师,差不多每句话后都要加一个“嘎”。在他之前,我从没听人这样说。在他之后,我好像经常听人这样说。我们开玩笑似的跟着学,很快也变成了本能。现在我对这个词已经没有意识了,我完全想不起这两天有没有在说。
所以我在最美丽的青春年华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被这里冲击,被这里同化,不知不觉的讲起这里的方言,虽然这里的人总说我讲的不地道,一听就是外地人。即使我说普通话的时候,很多语言习惯也已经被影响。在我和高中同学通电话的时候,我会忽然惊觉:咦,我为什么要这么讲话,他听起来应该很莫名其妙吧。然后,在某个时刻我终于明白,不管多不情愿,过去的自己被时光冲刷的越来越淡,这里的自己越来越鲜明清晰。
最近我很喜欢说在历史的长河里,我站在一处独立的黑暗空间。在历史的长河里,我站在一处独立的黑暗空间,远处是小小的我,向未来延伸出一片光芒,像是一面镜子。我在镜子这边,看着镜子那边。那边有一个淡淡的影子,是我本来应该成为的自己。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我想我会说我很抱歉,我最终还是学会了这里的方言。
我日!
--
FROM 14.28.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