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这几年大流量歌手专辑少显然是因为自媒体成为主流的缘故。网络上红起来的歌手没有挤入音乐人圈子,唱得好的人归唱的好的人,有人写歌的人归有人写歌的人。就刘若英那个后来,你KTV随便找个常来常往的,还唱不了这么个歌儿了?不过是因为写歌的人让她第一个唱罢了。什么音乐人格,笑死人了。王菲才配谈音乐人格,刘若英还不配。
【 在 silentoak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专辑,在除了大陆以外的主流音乐市场(包括台湾),对于在事业成长和成熟期的实力歌手都是最最重要的事。只是流媒体时代,线上代替了线下,成为主要的发行渠道。而且现在听众的口味越来越挑剔,想创新越来越难,成熟市场对制作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专辑发行间隔拉长,好歌手都很小心的控制发片频率以保证质量,中间可能发点单曲保证曝光率。
: 所谓专辑时代过去,我觉得更像国内一群没能力的音乐混子想混淆视听,把整体水平拉低以掩饰自己能力不足的说法罢了,是在抹杀同时代努力的真正音乐人的工作。要知道,崔健、窦唯、李泉等都还在发专辑。
: 陈奕迅的音乐人格和个人深度,听过他的国粤语专辑,特别纵向对比过他二十多年变化的人,自然会知道。他和周深摆在一起,深度在哪音乐个性在哪,不需要多废话了。孤勇者对他无非是多了首以后在内地的养老保险歌罢了。本来就是恰饭的一首艺术水准不高的作品,几乎对他没有什么音乐上的意义。
: ...................
--
修改:evilpig FROM 123.112.64.*
FROM 123.11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