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戌是1694 还是1754
第五十三回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写着是“贾氏宗祠”四个字,旁书“衍圣公孔继宗书”。两旁有一副长联,写道是: 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 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庚眉:此联宜掉转。
明初太祖朱元璋赐孔氏八个辈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加上洪武元年封衍圣公的五十六代孔希学的“希”字,和洪武十七年袭封衍圣公的五十七代孔讷的“言”旁,便是“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
六十五代孔胤植(1592年-1648年),天启二年袭封衍圣公,于崇祯二年,1629年,奏请崇祯皇帝恩准,又赐六十六代至七十五代的辈字:“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孔胤植的嫡长子,六十六代孔兴燮,1636年出生。
1644年,清顺治元年,孔胤植又被清朝封衍圣公。
六十六代孔兴燮,清顺治五年(1648年)袭衍圣公,孔胤植子。
六十七代孔毓圻,清康熙六年(1667年)袭衍圣公,孔兴燮子。
六十八代孔传铎,清雍正元年(1723年)袭衍圣公,孔毓圻子。
六十九代孔继濩,早卒,死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在其父孔传铎袭封衍圣公前已死。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追赠衍圣公,孔传铎子。“雍正十三年,世宗崩,孔广棨入临,高宗(乾隆)复召入对,以覃恩赠父继濩如其爵。”所以孔继濩是在雍正死后,乾隆帝追赠的“衍圣公”。
七十代孔广棨,清雍正九年(1731年)袭衍圣公,孔继濩子。
由上面的继承年表可知 这个继字辈的衍圣公如果在的话 应该对应 1724-1730之间
这个时间
1 完全在雍正朝内 也就是说和他对应的先皇是指雍正
2 这个时间包括了曹家被抄家的时间节点
如果红楼是实写曹家史 这个祠堂就是用来讽刺曹家和雍正的
作者选一个不存在的衍圣公来落款 可能是为了避免对孔子后人的直接唐突
那么这一段的定稿时间在1731年之后
如果甲戌16回和53回是在一个时间范围内写作 那么甲戌就只能是1754年
又:
这副对联 内容天地翻转 百姓肝脑涂地 简直是莫大的讽刺
又:
蒸尝 典出诗经 禴祠烝尝,于公先王 指秋冬祭祀
蒸通烝 子娶父妾,草原民z传统 这里有讽刺蛮夷的意思
注:
西汉·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
《辽史·卷一一二·逆臣传上·耶律滑哥传》:「性阴险,初烝其父妾,惧事彰,与克萧台
哂等共害其父。」
--
修改:computec FROM 222.129.0.*
FROM 222.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