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现在很多考证红楼梦是悼明的感觉好有道理
所以红楼梦的作者不会是包衣,只能是明朝遗老遗少
【 在 TigerXi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曹雪芹是包衣奴才出身么?他对明朝有什么特殊感情要悼明呢?
--
FROM 106.88.85.*
用有些诗歌的表达是夸张的 来证明另一些诗句是夸张的表达
这是什么奇葩的逻辑?
【 在 SankHeart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现在很多考证红楼梦是悼明的感觉好有道理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Jun 23 08:31:02 2025), 站内
:
: 诗词本来就是夸张的,
: 你说家史配不上这几句
: 那你看看什么事情能配得上
: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
: 人家配的就是“乃敢与君绝”,一点个人私情
: 【 在 handsomest 的大作中提到: 】
: : 看看这一句诗,无才可去补苍天。这么明显还看不出来?什么家史配得上这句诗?还有千红一窟,万艳同悲,什么家史能配得上?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Letv L6B」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mysmth.net·[FROM: 222.128.59.*]
--
FROM 223.72.70.*
那你用你那不奇葩的逻辑,来把不夸张的千红和万艳详细列一下名字吧
【 在 computec 的大作中提到: 】
: 用有些诗歌的表达是夸张的 来证明另一些诗句是夸张的表达
: 这是什么奇葩的逻辑?
--
FROM 222.128.59.*
只给你列两个 你数数够不够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
【 在 SankHeart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用你那不奇葩的逻辑,来把不夸张的千红和万艳详细列一下名字吧
--
FROM 223.72.70.*
你毛都不懂,索隐派一直存在,曾经占据主流
【 在 SankHeart 的大作中提到: 】
: 隐晦的怀念也可以,
: 结果隐晦到了当时人看不懂,过了一段时间的人更看不懂
: 反而三四百年后的人才看懂,这就比较搞笑了
--
FROM 112.16.181.*
建国后,教yuan表态倾向胡适一方,这个对索隐派逐渐式微也起到了不小作用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bondord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毛都不懂,索隐派一直存在,曾经占据主流
--
FROM 58.247.23.*
是,很神奇教yuan熟读资治通鉴,怎么可能看不出其中的隐喻呢
【 在 killer41 的大作中提到: 】
: 建国后,教yuan表态倾向胡适一方,这个对索隐派逐渐式微也起到了不小作用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6.25.236.*
这就是主要原因吧,后面考据派就是官方主流了,索引派也就成民间流了,所以基本上登大雅之堂的红学基本都是考据派,一直不支持红楼梦是悼明
【 在 killer41 的大作中提到: 】
: 建国后,教yuan表态倾向胡适一方,这个对索隐派逐渐式微也起到了不小作用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06.114.158.171
“其实红楼梦作为小说没那么经典”
你娃牛逼
【 在 hulili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事隐,贾雨村啊,红楼梦作者跟祥林嫂一样不停地念叨这几个字
: 风月宝鉴也是
: 很显然现在的解读才理解到作者的良苦用心
: ...................
--
FROM 117.129.55.141
我想了想,应该跟当时的镇秩环境也有关系。毕竟我dang是胜利方,对面是失败方,我dang不宜宣传思念故国的思潮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hulili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很神奇教yuan熟读资治通鉴,怎么可能看不出其中的隐喻呢
--
FROM 58.24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