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突然感觉后40回里林黛玉之死和贾宝玉中举之后出家挺合理的
这个理解很赞
第一次听说
“荷叶浮萍”就是飘走的意思。按这个背景,“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就是中举之后飘走。
如果这是你想到的,可以写个PAPER发SCI。
【 在 oneonezero 的大作中提到: 】
: 清代人普遍认为合理,包括强烈抨击程高本的裕瑞也没说中举出家不合理。
: 鹿鸣宴:科举制度中规定的一种宴会。起于唐代。明清沿此,于乡试放榜次日,宴请新科举人和内外帘官等,歌《诗经》中《鹿鸣》篇(呦呦鹿鸣),司称“鹿鸣宴”。
: 所以前文的呦呦鹿鸣,荷叶浮萍,伏的就是中举后离家出走。
: ...................
--
FROM 123.113.34.*
说得很好啊
【 在 oneonezero (110110) 的大作中提到: 】
: 清代人普遍认为合理,包括强烈抨击程高本的裕瑞也没说中举出家不合理。
:
: 鹿鸣宴:科举制度中规定的一种宴会。起于唐代。明清沿此,于乡试放榜次日,宴请新科举人和内外帘官等,歌《诗经》中《鹿鸣》篇(呦呦鹿鸣),司称“鹿鸣宴”。
:
--
FROM 117.136.38.*
老外欣赏不了中国文化
【 在 jqxw (jqxw)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理解很赞
: 第一次听说
:
: “荷叶浮萍”就是飘走的意思。按这个背景,“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就是中举之后飘走。
--
FROM 117.136.38.*
这不是我发现的,是清代程高本的评点者姚燮评语:“‘呦呦鹿鸣’者乡闱报捷也,‘荷叶浮萍’者闱后潜逃也。宝玉之末路已兆于此矣。”
【 在 jqxw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理解很赞
: 第一次听说
: “荷叶浮萍”就是飘走的意思。按这个背景,“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就是中举之后飘走。
: ...................
--
FROM 123.232.217.*
又是吐血又是烧纸地,而且都是一尘不染的林黛玉的描写,太惊悚了,后40续得真是不好。
【 在 chunzai 的大作中提到: 】
: 四十回以后只要讲得通,都是可以的。
: 关键宝玉不该成为白痴,林黛玉咬牙切齿骂宝玉的死法。
: 宝玉也不该与宝钗成双,考上状元后成为穿着大红猩猩毡斗篷的和尚与乃父告别,这样“完美”地出家。太恶俗。
: ....................
--
FROM 113.118.102.*
最好是不续
作者自己都无法续。她根本没有打算写后四十回,假装写到“一半”
作者很黠
【 在 bgragon82 的大作中提到: 】
: 又是吐血又是烧纸地,而且都是一尘不染的林黛玉的描写,太惊悚了,后40续得真是不好。
--
修改:chunzai FROM 172.104.253.*
FROM 172.104.253.*
小瞧曹雪芹了吧
【 在 chunzai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好是不续
: 作者自己都无法续。她根本没有打算写后四十回,假装写到“一半”
: 作者很黠
: ....................
--
FROM 117.136.40.*
不是,作者故意这样安排的
【 在 bgragon82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瞧曹雪芹了吧
--
FROM 37.218.246.*
批阅十载是批阅一个只有80回的半成品小说?
【 在 chunza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作者故意这样安排的
: 【 在 bgragon82 的大作中提到: 】
: : 小瞧曹雪芹了吧
--
FROM 117.136.40.*
成品就八十回
八十整回一字不多,这显然是事先设计好的一部完整作品。
结局在《十二钗》判词和《红楼梦》曲子词中已作了交待,否则有何意义?
【 在 bgragon82 的大作中提到: 】
: 批阅十载是批阅一个只有80回的半成品小说?
--
修改:chunzai FROM 37.218.246.*
FROM 37.218.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