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大学后有段时间一个理论尘嚣甚上
        说中国教育只教概念,只考概念
        外国教育教应用和实践,中国都学成老古板不会应用
        后来上班几年了,工作遇到新领域
        最迫切的其实是想了解某一个词或某一个东西的定义是什么
        也许是惯性思维,但真的很有用,定义懂了就有好的基础来学更高的
        所以,我那时候才明白,我从小接收的教育是脚踏实地的
        所谓国外的那种应用也不是不好,但基础不好决定了高度肯定不会高
        退回来想想
        小时候学概念定义时候我也会问老师,为什么是这样定义的
        我觉得那样那样定义更好,这样定义不合理不舒服啊
        老师给的答案往往是你记住背下来就行,别问那么多,我上学就这么学的
        
        后来我当爹了,开始教孩子知识
        孩子也会问我同样的问题
        有时候我就会被问住了,是啊,怎么解答孩子的疑惑呢
        我也只能告诉他,你记下来就好
        这个东西就是这么定义的,这么命名的
        毕竟,万事万物总得有个头
        就好比汉字,或者拟物,或者象形,或者同声
        当然,万千人可能会有万千的路径来解释这个事
        虽是理科生,但科学我不专业
        更自爱文学,过来多和大家学习交流:)
【 在 forsch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些光谱名称和原子角动量好像对不上。
: 如果教小学生,s p f怎么帮助记忆,s可以用sphere, spindle, petal 就对不上
--
FROM 218.6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