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医疗很像,一直是两大难题。
因为对象差异导致的结果方差太大了,最后就成了概率问题。
好比带着老人去看病:
省医院能看,协和医院也能看
进口药能吃,仿制药也能吃
专家号能挂,普通主任医师也能看。
最后还要看老人的体质如何。
老人体质好,普通医院动手术,结果也挺好,有的老人体质差,外科第一刀来了,也救不活。
经济条件好的,讲究人命关天,大病小情都要找最好的大夫、最好的药,图一个心安。
但如果病人本身不太行,这些外部因素也不一定好用。
经济条件一般的,凡事都要讲究性价比。
真到了紧要关头,专家号也有必要挂一挂。挂号之后能不能救回来,专家也不给保证。
花了钱不一定看好病,不花钱,说不定也能扛过去,当然也可能留下遗憾。
有人说,买了学区房、上了辅导班,孩子成绩也不一定会好。
万一房子亏损几十万,感觉不值得。
确实如此。
别说几十万,就是上百万,也没人保证你家的孩子成绩一定会好。
更何况,
成绩好也不一定挣钱多,挣钱多也不一定会幸福。
总之,无论对待老人还是孩子,自己量力而行,心安就好。
--
FROM 36.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