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ypipi (zypipi) 于 (Mon Jul 5 01:15:27 2021) 提到: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间狭小,混乱不堪。
身为德外的土著,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德外上的,从同学到邻居,接触的家庭怎么也有300余个,有自动化的,有石油的,有总参大院,总政大院的,有教场口几个院的原址的平房区,有老功德林5建宿舍的,马甸桥那几个小区的,那时没有阳光丽景,更没有三帆这个学校,那会的五小,安德路什么的好多学校也后来都消失了,几乎整个德外片所有的小区我都有同学,去同学家里玩也都是常事,我深知,这里的绝大多数,其实如果没有学区房这种产物,这一辈子都只能蜗居在这里。这里有着大量的底层。收入非常有限,即便是那几个国企的。也都是分房早,收入低。我最好的朋友。住在设计院分的房子里。父亲还得外边接兼职。家里不说是家徒四壁,也好不到哪里去。最有钱的反而是护城河边倒烟的那帮人。就是现在德胜佳苑那一片。德外经历过几次拆迁。最后基本都哄到教场口几个院,9号,6号什么的。这几个小区可以说是德外最大的恶行。金融街,西城当时的领导抓了好几个。不过屁用没有。房子都盖起来了。教场口9号院当年也组织过散步。连德胜门都没过去。直接被警察按回去了。主要问题都是房子烂,小区设计和拆迁时规划承诺不一致,乱七八糟问题一大堆。我记得是强行在规划外多盖出了一栋楼。这也不重要。反正,要不是因为学区房,里边的穷老百姓都得窝死在里边。那会小区里的车都很垃圾。过20W的都不多。随着大款不断的进驻,现在里边已经2级分化了。一堆老头乐加上一堆50万+的中产车。能买得起学区房的总之还是富裕阶层,就算接了这个烂盘。也不可能把这辈子都耽误了。而里边的人。却可以得到一笔他们这辈子都不敢想象的财富。重新安排自己的财产,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为什么这种老破小这么高价,房源还是有限。其实里边70+的老年人太多。他们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也没有这种能力去换房。儿女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阻止他们改善生活。
总之,学区房,给了穷人一个机会,有些人贪,那就耗死在里边,错过这个机会也没有办法,同时也给了富人一个缓解焦虑的产品。这在阶级逐步固化的社会。是难得的可以让各方都心甘情愿交换资源,实际达到劫富济贫效果的过程。这根西方的优质社区,优质居住品质同时加优质教育资源的所谓学区是完全不同的。这里只有个学校的名声。却彻底解决财富交换。我觉得只要不把这种势头炒作的过热。让他变成一种投机行为。真的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我不想过多谈我的操作,但我很感谢学区房,当年母亲为了回迁到这个老破小,还贷款了5W。这对于我母亲已经是一个非常有前瞻性的壮举了。而这5W后来 撬动了千万的财富。最关键的是,交易双方都开心。试问还有哪种方法,能这么快的减小贫富差距。
至于现在的这些政策,也不可能把学区房彻底冰封。就算是降价了,卖房人都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我 指的的是那些土著,因为这里大部分的财富并不是原始居民创造的。 完全是因为党的政策好。马云再有钱,国家再想让他拿钱出来做慈善,你也不能逼人捐款,也得给人设计出一个人家愿意消费的产品不是。所以不建议将学区房一棍子打死。价格只要不大涨,还能有个说得过去的学校上。不就皆大欢喜了嘛~
有 29 位用户评价了这篇文章:
[ ] zgstianshi: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都追求学区房影响了核心集团的利益,要压制的
[ ] grayCat: 慢慢降温,迟早冰封。一下冰封得多少人跳楼
[+1] Popoyz: 从另一个角度看学区带来的改变
[-5] yatobiaf: 逻辑混乱。凭啥让极少部分穷人富起来的政策就是好政策?
[+5] windgone: 我觉得你的视角格局非常好,远超普通人水平,佩服
[-5] nolonger: 既得利益者吃相难看
[-5] Argentina:
[-5] lavandag:
[+5] waynexue999: 挺有道理
[+5] bigz: 学区房是中下阶层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唯一仅剩手段
[ ] ustc1983: 就是学区房给了穷人一夜暴富的机会呗,哪天机会失去了也不该抱怨
[-5] kawai:
[ ] sunyouxin: 党的政策好
[-5] god4: 每个穷人都受益吗,穷人受益多还是富人多
[+5] doushirencai: 学区房是中下阶层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唯一仅剩手段---明白人!
[-5] bigMAO: 你的屁股决定了你的脑袋只能这么想问题
[+5] hercy: 这个角度可以
[-5] vica2012: 屁股决定脑袋
[ ] lamtop: 学区房至少能让普通人通过努力改变命运,跟高考一样
[ ] OrderPhoenix: 说白了就是既得利益者嚷嚷保持现状呗
[+5] howtimefly: 是这样的,我二奶奶家就在德胜,原来中直机关分的房子,三代都在
[-5] grace2011: 逻辑混乱,政策变来变去造成一部分人沾光一部分人吃亏,有什么好
[-5] ACC16KX:
[-5] whatswrong: 老北京人有穷人,过分哭穷是博不到认同
[-2] Genius888: 学费校内便宜校外就贵,一部分有钱了就要造壁垒,阻止不了趋势。
[ ] WhereThere: 优质教育资源变成富人靠财力购买学区房的占有,没普通人的事了。
[-5] ieagles: 封堵大部分穷人的上升通道,换来小部分人的天降大奖?
[+5] ibao: 回血,挺理性的观点
[+5] dengxqking: 有点道理。有余力的可买学区房,但中产砸锅卖铁硬上就可悲了
☆─────────────────────────────────────☆
vodafoneuk (vodafoneuk) 于 (Mon Jul 5 01:46:24 2021) 提到:
赞,不要患得患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4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4
☆─────────────────────────────────────☆
GoSox (二当家) 于 (Mon Jul 5 02:07:50 2021) 提到:
房主们都赚翻了。。。没上车的意难平了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间狭小,混乱不堪。
:
: 身为德外的土著,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德外上的,从同学到邻居,接触的家庭怎么也有300余个,有自动化的,有石油的,有总参大院,总政大院的,有教场口几个院的原址的平房区,有老功德林5建宿舍的,马甸桥那几个小区的,那时没有阳光丽景,更没有三帆这个学校,那会的五小,安德路什么的好多学校也后来都消失了,几乎整个德外片所有的小区我都有同学,去同学家里玩也都是常事,我深知,这里的绝大多数,其实如果没有学区房这种产物,这一辈子都只能蜗居在这里。这里有着大量的底层。收入非常有限,即便是那几个国企的。也都是分房早,收入低。我最好的朋友。住在设计院分的房子里。父亲还得外边接兼职。家里不说是家徒四壁,也好不到哪里去。最有钱的反而是护城河边倒烟的那帮人。就是现在德胜佳苑那一片。德外经历过几次拆迁。最后基本都哄到教场口几个院,9号,6号什么的。这几个小区可以说是德外最大的恶行。金融街,西城当时的领导抓了好几个。不过屁用没有。房子都盖起来了。教场口9号院当年也组织过散步。连德胜门都没过去。直接被警察按回去了。主要问题都是房子烂,小区设计和拆迁时规划承诺不一致,乱七八糟问题一大堆。我记得是强行在规划外多盖出了一栋楼。这也不重要。反正,要不是因为学区房,里边的穷老百姓都得窝死在里边。那会小区里的车都很垃圾。过20W的都不多。随着大款不断的进驻,现在里边已经2级分化了。一堆老头乐加上一堆50万+的中产车。能买得起学区房的总之还是富裕阶层,就算接了这个烂盘。也不可能把这辈子都耽误了。而里边的人。却可以得到一笔他们这辈子都不敢想象的财富。重新安排自己的财产,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为什么这种老破小这么高价,房源还是有限。其实里边70+的老年人太多。他们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也没有这种能力去换房。儿女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阻止他们改善生活。
: ....................
☆─────────────────────────────────────☆
AD007 (AD007) 于 (Mon Jul 5 02:26:45 2021) 提到:
赞,句句真话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间狭小,混乱不堪。
: 身为德外的土著,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德外上的,从同学到邻居,接触的家庭怎么也有300余个,有自动化的,有石油的,有总参大院,总政大院的,有教场口几个院的原址的平房区,有老功德林5建宿舍的,马甸桥那几个小区的,那时没有阳光丽景,更没有三帆这个学校,那会的五小,安德路什么的好多学校也后来都消失了,几乎整个德外片所有的小区我都有同学,去同学家里玩也都是常事,我深知,这里的绝大多数,其实如果没有学区房这种产物,这一辈子都只能蜗居在这里。这里有着大量的底层。收入非常有限,即便是那几个国企的。也都是分房早,收入低。我最好的朋友。住在设计院分的房子里。父亲还得外边接兼职。家里不说是家徒四壁,也好不到哪里去。最有钱的反而是护城河边倒烟的那帮人。就是现在德胜佳苑那一片。德外经历过几次拆迁。最后基本都哄到教场口几个院,9号,6号什么的。这几个小区可以说是德外最大的恶行。金融街,西城当时的领导抓了好几个。不过屁用没有。房子都盖起来了。教场口9号院当年也组织过散步。连德胜门都没过去。直接被警察按回去了。主要问题都是房子烂,小区设计和拆迁时规划承诺不一致,乱七八糟问题一大堆。我记得是强行在规划外多盖出了一栋楼。这也不重要。反正,要不是因为学区房,里边的穷老百姓都得窝死在里边。那会小区里的车都很垃圾。过20W的都不多。随着大款不断的进驻,现在里边已经2级分化了。一堆老头乐加上一堆50万+的中产车。能买得起学区房的总之还是富裕阶层,就算接了这个烂盘。也不可能把这辈子都耽误了。而里边的人。却可以得到一笔他们这辈子都不敢想象的财富。重新安排自己的财产,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为什么这种老破小这么高价,房源还是有限。其实里边70+的老年人太多。他们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也没有这种能力去换房。儿女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阻止他们改善生活。
: 总之,学区房,给了穷人一个机会,有些人贪,那就耗死在里边,错过这个机会也没有办法,同时也给了富人一个缓解焦虑的产品。这在阶级逐步固化的社会。是难得的可以让各方都心甘情愿交换资源,实际达到劫富济贫效果的过程。这根西方的优质社区,优质居住品质同时加优质教育资源的所谓学区是完全不同的。这里只有个学校的名声。却彻底解决财富交换。我觉得只要不把这种势头炒作的过热。让他变成一种投机行为。真的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 ...................
☆─────────────────────────────────────☆
AugustLeo (好好养猪) 于 (Mon Jul 5 03:42:17 2021) 提到:
我一个妹妹就是德外的,小学西师附小,初中安德路中学,高中七中,从她的经历我感觉德外学区很一般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间狭小,混乱不堪。
: 身为德外的土著,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德外上的,从同学到邻居,接触的家庭怎么也有300余个,有自动化的,有石油的,有总参大院,总政大院的,有教场口几个院的原址的平房区,有老功德林5建宿舍的,马甸桥那几个小区的,那时没有阳光丽景,更没有三帆这个学校,那会的五小,安德路什么的好多学校也后来都消失了,几乎整个德外片所有的小区我都有同学,去同学家里玩也都是常事,我深知,这里的绝大多数,其实如果没有学区房这种产物,这一辈子都只能蜗居在这里。这里有着大量的底层。收入非常有限,即便是那几个国企的。也都是分房早,收入低。我最好的朋友。住在设计院分的房子里。父亲还得外边接兼职。家里不说是家徒四壁,也好不到哪里去。最有钱的反而是护城河边倒烟的那帮人。就是现在德胜佳苑那一片。德外经历过几次拆迁。最后基本都哄到教场口几个院,9号,6号什么的。这几个小区可以说是德外最大的恶行。金融街,西城当时的领导抓了好几个。不过屁用没有。房子都盖起来了。教场口9号院当年也组织过散步。连德胜门都没过去。直接被警察按回去了。主要问题都是房子烂,小区设计和拆迁时规划承诺不一致,乱七八糟问题一大堆。我记得是强行在规划外多盖出了一栋楼。这也不重要。反正,要不是因为学区房,里边的穷老百姓都得窝死在里边。那会小区里的车都很垃圾。过20W的都不多。随着大款不断的进驻,现在里边已经2级分化了。一堆老头乐加上一堆50万+的中产车。能买得起学区房的总之还是富裕阶层,就算接了这个烂盘。也不可能把这辈子都耽误了。而里边的人。却可以得到一笔他们这辈子都不敢想象的财富。重新安排自己的财产,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为什么这种老破小这么高价,房源还是有限。其实里边70+的老年人太多。他们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也没有这种能力去换房。儿女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阻止他们改善生活。
: 总之,学区房,给了穷人一个机会,有些人贪,那就耗死在里边,错过这个机会也没有办法,同时也给了富人一个缓解焦虑的产品。这在阶级逐步固化的社会。是难得的可以让各方都心甘情愿交换资源,实际达到劫富济贫效果的过程。这根西方的优质社区,优质居住品质同时加优质教育资源的所谓学区是完全不同的。这里只有个学校的名声。却彻底解决财富交换。我觉得只要不把这种势头炒作的过热。让他变成一种投机行为。真的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 ...................
☆─────────────────────────────────────☆
readerblue (老副) 于 (Mon Jul 5 06:19:26 2021) 提到:
说了一大堆不着边际的话,核心就一个意思:穷街坊因为学区房暴富了,挺好。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4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4
☆─────────────────────────────────────☆
Shambhala (古来溪) 于 (Mon Jul 5 06:25:09 2021) 提到:
大实话,感谢国家感谢党,给德外人民带来这么多接盘侠!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4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4
☆─────────────────────────────────────☆
senyu2 (森罗) 于 (Mon Jul 5 06:49:12 2021) 提到:
侠之大者,为国接盘
【 在 readerblue 的大作中提到: 】
说了一大堆不着边际的话,核心就一个意思:穷街坊因为学区房暴富了,挺好。
☆─────────────────────────────────────☆
IrnBru (IrnBru) 于 (Mon Jul 5 07:06:38 2021) 提到:
强烈推荐买了德胜的认真看看这篇,再结合当下上不了学的现状认真思考一下,自己哪里做错了
【 在 zypipi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间狭小,混乱不堪。
:
: 身为德外的土著,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德外上的,从同学到邻居,接触的家庭怎么也有300余个,有自动化的,有石油的,有总参大院,总政大院的,有教场口几个院的原址的平房区,有老功德林5建宿舍的,马甸桥那几个小区的,那时没有阳光丽景,更没有三帆这个学校,那会的五小,安德路什么的好多学校也后来都消失了,几乎整个德外片所有的小区我都有同学,去同学家里玩也都是常事,我深知,这里的绝大多数,其实如果没有学区房这种产物,这一辈子都只能蜗居在这里。这里有着大量的底层。收入非常有限,即便是那几个国企的。也都是分房早,收入低。我最好的朋友。住在设计院分的房子里。父亲还得外边接兼职。家里不说是家徒四壁,也好不到哪里去。最有钱的反而是护城河边倒烟的那帮人。就是现在德胜佳苑那一片。德外经历过几次拆迁。最后基本都哄到教场口几个院,9号,6号什么的。这几个小区可以说是德外最大的恶行。金融街,西城当时的领导抓了好几个。不过屁用没有。房子都盖起来了。教场口9号院当年也组织过散步。连德胜门都没过去。直接被警察按回去了。主要问题都是房子烂,小区设计和拆迁时规划承诺不一致,乱七八糟问题一大堆。我记得是强行在规划外多盖出了一栋楼。这也不重要。反正,要不是因为学区房,里边的穷老百姓都得窝死在里边。那会小区里的车都很垃圾。过20W的都不多。随着大款不断的进驻,现在里边已经2级分化了。一堆老头乐加上一堆50万+的中产车。能买得起学区房的总之还是富裕阶层,就算接了这个烂盘。也不可能把这辈子都耽误了。而里边的人。却可以得到一笔他们这辈子都不敢想象的财富。重新安排自己的财产,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为什么这种老破小这么高价,房源还是有限。其实里边70+的老年人太多。他们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也没有这种能力去换房。儿女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阻止他们改善生活。
:
☆─────────────────────────────────────☆
onerat (卖男孩的小火柴) 于 (Mon Jul 5 07:17:05 2021) 提到:
德外的土著确实不行
跟金融街月坛的土著没法比
这就是为啥月坛很快能把一些坑填平
而德外不行的原因
【 在 AugustLe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一个妹妹就是德外的,小学西师附小,初中安德路中学,高中七中,从她的经历我感觉德外学区很一般
☆─────────────────────────────────────☆
westknightqi (珂楠屋) 于 (Mon Jul 5 07:21:39 2021) 提到:
这不是唐萍?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间狭小,混乱不堪。
:
: 身为德外的土著,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德外上的,从同学到邻居,接触的家庭怎么也有300余个,有自动化的,有石油的,有总参大院,总政大院的,有教场口几个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ndroid」
☆─────────────────────────────────────☆
shinysky (shinysky) 于 (Mon Jul 5 07:23:52 2021) 提到:
非学区房也是一回事,外地电池接土著的盘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间狭小,混乱不堪。
:
: 身为德外的土著,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德外上的,从同学到邻居,接触的家庭怎么也有300余个,有自动化的,有石油的,有总参大院,总政大院的,有教场口几个院的原址的平房区,有老功德林5建宿舍的,马甸桥那几个小区的,那时没有阳光丽景,更没有三帆这个学校,那会的五小,安德路什么的好多学校也后来都消失了,几乎整个德外片所有的小区我都有同学,去同学家里玩也都是常事,我深知,这里的绝大多数,其实如果没有学区房这种产物,这一辈子都只能蜗居在这里。这里有着大量的底层。收入非常有限,即便是那几个国企的。也都是分房早,收入低。我最好的朋友。住在设计院分的房子里。父亲还得外边接兼职。家里不说是家徒四壁,也好不到哪里去。最有钱的反而是护城河边倒烟的那帮人。就是现在德胜佳苑那一片。德外经历过几次拆迁。最后基本都哄到教场口几个院,9号,6号什么的。这几个小区可以说是德外最大的恶行。金融街,西城当时的领导抓了好几个。不过屁用没有。房子都盖起来了。教场口9号院当年也组织过散步。连德胜门都没过去。直接被警察按回去了。主要问题都是房子烂,小区设计和拆迁时规划承诺不一致,乱七八糟问题一大堆。我记得是强行在规划外多盖出了一栋楼。这也不重要。反正,要不是因为学区房,里边的穷老百姓都得窝死在里边。那会小区里的车都很垃圾。过20W的都不多。随着大款不断的进驻,现在里边已经2级分化了。一堆老头乐加上一堆50万+的中产车。能买得起学区房的总之还是富裕阶层,就算接了这个烂盘。也不可能把这辈子都耽误了。而里边的人。却可以得到一笔他们这辈子都不敢想象的财富。重新安排自己的财产,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为什么这种老破小这么高价,房源还是有限。其实里边70+的老年人太多。他们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也没有这种能力去换房。儿女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阻止他们改善生活。
: ...................
☆─────────────────────────────────────☆
gonghuiok (charismatic) 于 (Mon Jul 5 07:36:09 2021) 提到:
手握学区房几千万不卖
天天捡垃圾卖钱的老头老太太不在少数
可笑可笑可可笑
别告诉我这是一种乐趣一种品味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间狭小,混乱不堪。
:
: 身为德外的土著,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德外上的,从同学到邻居,接触的家庭怎么也有300余个,有自动化的,有石油的,有总参大院,总政大院的,有教场口几个院的原址的平房区,有老功德林5建宿舍的,马甸桥那几个小区的,那时没有阳光丽景,更没有三帆这个学校,那会的五小,安德路什么的好多学校也后来都消失了,几乎整个德外片所有的小区我都有同学,去同学家里玩也都是常事,我深知,这里的绝大多数,其实如果没有学区房这种产物,这一辈子都只能蜗居在这里。这里有着大量的底层。收入非常有限,即便是那几个国企的。也都是分房早,收入低。我最好的朋友。住在设计院分的房子里。父亲还得外边接兼职。家里不说是家徒四壁,也好不到哪里去。最有钱的反而是护城河边倒烟的那帮人。就是现在德胜佳苑那一片。德外经历过几次拆迁。最后基本都哄到教场口几个院,9号,6号什么的。这几个小区可以说是德外最大的恶行。金融街,西城当时的领导抓了好几个。不过屁用没有。房子都盖起来了。教场口9号院当年也组织过散步。连德胜门都没过去。直接被警察按回去了。主要问题都是房子烂,小区设计和拆迁时规划承诺不一致,乱七八糟问题一大堆。我记得是强行在规划外多盖出了一栋楼。这也不重要。反正,要不是因为学区房,里边的穷老百姓都得窝死在里边。那会小区里的车都很垃圾。过20W的都不多。随着大款不断的进驻,现在里边已经2级分化了。一堆老头乐加上一堆50万+的中产车。能买得起学区房的总之还是富裕阶层,就算接了这个烂盘。也不可能把这辈子都耽误了。而里边的人。却可以得到一笔他们这辈子都不敢想象的财富。重新安排自己的财产,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为什么这种老破小这么高价,房源还是有限。其实里边70+的老年人太多。他们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也没有这种能力去换房。儿女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阻止他们改善生活。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4」
☆─────────────────────────────────────☆
kyc (kyc) 于 (Mon Jul 5 07:51:18 2021) 提到:
生活了一辈子德地儿,早已习惯了,出门公交地铁,医院商超,几十年的老邻居,这些对他们来讲远比房屋属性价值大的多得多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2
【 在 gonghuiok 的大作中提到: 】
: 手握学区房几千万不卖
: 天天捡垃圾卖钱的老头老太太不在少数
:
: 可笑可笑可可笑
: 别告诉我这是一种乐趣一种品味
☆─────────────────────────────────────☆
Jimmy3770 (Jimmy3770) 于 (Mon Jul 5 07:51:31 2021) 提到:
说明你不懂老人的想法。
我去年,历经多次努力,不断劝说,到最后连哄带骗才把爸妈接到我住的新小区。老人住习惯了并不喜欢变化,街里街坊见面打招呼聊天特别亲切。家里有点事都能互相照应一下。
几百万上千万对于他们并没有任何意义,老人生活支出很少。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2
【 在 gonghuiok 的大作中提到: 】
: 手握学区房几千万不卖
: 天天捡垃圾卖钱的老头老太太不在少数
:
: 可笑可笑可可笑
: 别告诉我这是一种乐趣一种品味
☆─────────────────────────────────────☆
deeptech (得失之间) 于 (Mon Jul 5 07:58:27 2021) 提到:
学区房本来唯一的受益者就是土著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间狭小,混乱不堪。
: 身为德外的土著,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德外上的,从同学到邻居,接触的家庭怎么也有300余个,有自动化的,有石油的,有总参大院,总政大院的,有教场口几个院的原址的平房区,有老功德林5建宿舍的,马甸桥那几个小区的,那时没有阳光丽景,更没有三帆这个学校,那会的五小,安德路什么的好多学校也后来都消失了,几乎整个德外片所有的小区我都有同学,去同学家里玩也都是常事,我深知,这里的绝大多数,其实如果没有学区房这种产物,这一辈子都只能蜗居在这里。这里有着大量的底层。收入非常有限,即便是那几个国企的。也都是分房早,收入低。我最好的朋友。住在设计院分的房子里。父亲还得外边接兼职。家里不说是家徒四壁,也好不到哪里去。最有钱的反而是护城河边倒烟的那帮人。就是现在德胜佳苑那一片。德外经历过几次拆迁。最后基本都哄到教场口几个院,9号,6号什么的。这几个小区可以说是德外最大的恶行。金融街,西城当时的领导抓了好几个。不过屁用没有。房子都盖起来了。教场口9号院当年也组织过散步。连德胜门都没过去。直接被警察按回去了。主要问题都是房子烂,小区设计和拆迁时规划承诺不一致,乱七八糟问题一大堆。我记得是强行在规划外多盖出了一栋楼。这也不重要。反正,要不是因为学区房,里边的穷老百姓都得窝死在里边。那会小区里的车都很垃圾。过20W的都不多。随着大款不断的进驻,现在里边已经2级分化了。一堆老头乐加上一堆50万+的中产车。能买得起学区房的总之还是富裕阶层,就算接了这个烂盘。也不可能把这辈子都耽误了。而里边的人。却可以得到一笔他们这辈子都不敢想象的财富。重新安排自己的财产,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为什么这种老破小这么高价,房源还是有限。其实里边70+的老年人太多。他们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也没有这种能力去换房。儿女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阻止他们改善生活。
: 总之,学区房,给了穷人一个机会,有些人贪,那就耗死在里边,错过这个机会也没有办法,同时也给了富人一个缓解焦虑的产品。这在阶级逐步固化的社会。是难得的可以让各方都心甘情愿交换资源,实际达到劫富济贫效果的过程。这根西方的优质社区,优质居住品质同时加优质教育资源的所谓学区是完全不同的。这里只有个学校的名声。却彻底解决财富交换。我觉得只要不把这种势头炒作的过热。让他变成一种投机行为。真的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 ...................
☆─────────────────────────────────────☆
Jimmy3770 (Jimmy3770) 于 (Mon Jul 5 07:58:42 2021) 提到:
和楼主差不多,只是小学初中时代是在北太平庄地区。德外最早就是乱葬岗,土著也都是比较穷的。
我怎么记得育翔原来是很差的学校?记不清了。反正我上的实验小学,二附,那时印象育翔差。
当然马甸特别是123都是很差的学校,说学校和成绩无关的纯扯,当初123门口勾肩搭背抽着烟的学生成群结队,进了123很难不受影响。
后来搬到德外,老爷子分的房,属于单位有权利的不爱要的房子,没想到几十年后翻身成了顶级学区。
☆─────────────────────────────────────☆
Jimmy3770 (Jimmy3770) 于 (Mon Jul 5 08:04:04 2021) 提到:
学区房当然也不止学区房暴涨的负面结果就是老旧房子拆改建难度太大,拆不起建不起。北太平庄有色院住宅区,还都不是产权房,传说早年间有人看上这块地了,想开发,结果根本拆不动。
那块地要是建成小区,估计开盘就得15+,虽然不是学区。
三环外有色建的那新住宅小区,真的是让人口水直流。
☆─────────────────────────────────────☆
pageup (Log) 于 (Mon Jul 5 08:06:51 2021) 提到:
支持
打压学区房挺好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间狭小,混乱不堪。
: 身为德外的土著,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德外上的,从同学到邻居,接触的家庭怎么也有300余个,有自动化的,有石油的,有总参大院,总政大院的,有教场口几个院的原址的平房区,有老功德林5建宿舍的,马甸桥那几个小区的,那时没有阳光丽景,更没有三帆这个学校,那会的五小,安德路什么的好多学校也后来都消失了,几乎整个德外片所有的小区我都有同学,去同学家里玩也都是常事,我深知,这里的绝大多数,其实如果没有学区房这种产物,这一辈子都只能蜗居在这里。这里有着大量的底层。收入非常有限,即便是那几个国企的。也都是分房早,收入低。我最好的朋友。住在设计院分的房子里。父亲还得外边接兼职。家里不说是家徒四壁,也好不到哪里去。最有钱的反而是护城河边倒烟的那帮人。就是现在德胜佳苑那一片。德外经历过几次拆迁。最后基本都哄到教场口几个院,9号,6号什么的。这几个小区可以说是德外最大的恶行。金融街,西城当时的领导抓了好几个。不过屁用没有。房子都盖起来了。教场口9号院当年也组织过散步。连德胜门都没过去。直接被警察按回去了。主要问题都是房子烂,小区设计和拆迁时规划承诺不一致,乱七八糟问题一大堆。我记得是强行在规划外多盖出了一栋楼。这也不重要。反正,要不是因为学区房,里边的穷老百姓都得窝死在里边。那会小区里的车都很垃圾。过20W的都不多。随着大款不断的进驻,现在里边已经2级分化了。一堆老头乐加上一堆50万+的中产车。能买得起学区房的总之还是富裕阶层,就算接了这个烂盘。也不可能把这辈子都耽误了。而里边的人。却可以得到一笔他们这辈子都不敢想象的财富。重新安排自己的财产,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为什么这种老破小这么高价,房源还是有限。其实里边70+的老年人太多。他们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也没有这种能力去换房。儿女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阻止他们改善生活。
: 总之,学区房,给了穷人一个机会,有些人贪,那就耗死在里边,错过这个机会也没有办法,同时也给了富人一个缓解焦虑的产品。这在阶级逐步固化的社会。是难得的可以让各方都心甘情愿交换资源,实际达到劫富济贫效果的过程。这根西方的优质社区,优质居住品质同时加优质教育资源的所谓学区是完全不同的。这里只有个学校的名声。却彻底解决财富交换。我觉得只要不把这种势头炒作的过热。让他变成一种投机行为。真的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 ...................
☆─────────────────────────────────────☆
yiko2018 (Cicil) 于 (Mon Jul 5 08:20:52 2021) 提到:
re 课代表
【 在 readerblue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了一大堆不着边际的话,核心就一个意思:穷街坊因为学区房暴富了,挺好。
: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4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ndroid」
☆─────────────────────────────────────☆
zgqb2009 (zgqb2009) 于 (Mon Jul 5 08:22:00 2021) 提到:
句句在理
☆─────────────────────────────────────☆
liuliang (小亮) 于 (Mon Jul 5 08:32:47 2021) 提到:
生育权是年轻人可以唯一自主选择的
☆─────────────────────────────────────☆
ehoo (我不是上善若水) 于 (Mon Jul 5 08:34:08 2021) 提到:
这也是腾笼换鸟啊
弱智老土著慢慢就被挤出北京了
【 在 readerblue (老副)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了一大堆不着边际的话,核心就一个意思:穷街坊因为学区房暴富了,挺好。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4
: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
: ...................
☆─────────────────────────────────────☆
ehoo (我不是上善若水) 于 (Mon Jul 5 08:37:20 2021) 提到:
话别说的太满,能强制不让你生,也有办法强制你生
【 在 liuliang (小亮) 的大作中提到: 】
: 生育权是年轻人可以唯一自主选择的
☆─────────────────────────────────────☆
Machael (Keep Looking For) 于 (Mon Jul 5 08:38:11 2021) 提到:
总结一下就是感谢学区房,让sb接盘劣质资产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间狭小,混乱不堪。
:
: 身为德外的土著,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德外上的,从同学到邻居,接触的家庭怎么也有300余个,有自动化的,有石油的,有总参大院,总政大院的,有教场口几个院的原址的平房区,有老功德林5建宿舍的,马甸桥那几个小区的,那时没有阳光丽景,更没有三帆这个学校,那会的五小,安德路什么的好多学校也后来都消失了,几乎整个德外片所有的小区我都有同学,去同学家里玩也都是常事,我深知,这里的绝大多数,其实如果没有学区房这种产物,这一辈子都只能蜗居在这里。这里有着大量的底层。收入非常有限,即便是那几个国企的。也都是分房早,收入低。我最好的朋友。住在设计院分的房子里。父亲还得外边接兼职。家里不说是家徒四壁,也好不到哪里去。最有钱的反而是护城河边倒烟的那帮人。就是现在德胜佳苑那一片。德外经历过几次拆迁。最后基本都哄到教场口几个院,9号,6号什么的。这几个小区可以说是德外最大的恶行。金融街,西城当时的领导抓了好几个。不过屁用没有。房子都盖起来了。教场口9号院当年也组织过散步。连德胜门都没过去。直接被警察按回去了。主要问题都是房子烂,小区设计和拆迁时规划承诺不一致,乱七八糟问题一大堆。我记得是强行在规划外多盖出了一栋楼。这也不重要。反正,要不是因为学区房,里边的穷老百姓都得窝死在里边。那会小区里的车都很垃圾。过20W的都不多。随着大款不断的进驻,现在里边已经2级分化了。一堆老头乐加上一堆50万+的中产车。能买得起学区房的总之还是富裕阶层,就算接了这个烂盘。也不可能把这辈子都耽误了。而里边的人。却可以得到一笔他们这辈子都不敢想象的财富。重新安排自己的财产,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为什么这种老破小这么高价,房源还是有限。其实里边70+的老年人太多。他们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也没有这种能力去换房。儿女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阻止他们改善生活。
: ...................
--来自微水木3.5.11
☆─────────────────────────────────────☆
mapper (ILK) 于 (Mon Jul 5 08:40:11 2021) 提到:
看到德外土著就不用看下去了,屁股歪可不觉得好么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间狭小,混乱不堪。
:
: 身为德外的土著,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德外上的,从同学到邻居,接触的家庭怎么也有300余个,有自动化的,有石油的,有总参大院,总政大院的,有教场口几个院的原址的平房区,有老功德林5建宿舍的,马甸桥那几个小区的,那时没有阳光丽景,更没有三帆这个学校,那会的五小,安德路什么的好多学校也后来都消失了,几乎整个德外片所有的小区我都有同学,去同学家里玩也都是常事,我深知,这里的绝大多数,其实如果没有学区房这种产物,这一辈子都只能蜗居在这里。这里有着大量的底层。收入非常有限,即便是那几个国企的。也都是分房早,收入低。我最好的朋友。住在设计院分的房子里。父亲还得外边接兼职。家里不说是家徒四壁,也好不到哪里去。最有钱的反而是护城河边倒烟的那帮人。就是现在德胜佳苑那一片。德外经历过几次拆迁。最后基本都哄到教场口几个院,9号,6号什么的。这几个小区可以说是德外最大的恶行。金融街,西城当时的领导抓了好几个。不过屁用没有。房子都盖起来了。教场口9号院当年也组织过散步。连德胜门都没过去。直接被警察按回去了。主要问题都是房子烂,小区设计和拆迁时规划承诺不一致,乱七八糟问题一大堆。我记得是强行在规划外多盖出了一栋楼。这也不重要。反正,要不是因为学区房,里边的穷老百姓都得窝死在里边。那会小区里的车都很垃圾。过20W的都不多。随着大款不断的进驻,现在里边已经2级分化了。一堆老头乐加上一堆50万+的中产车。能买得起学区房的总之还是富裕阶层,就算接了这个烂盘。也不可能把这辈子都耽误了。而里边的人。却可以得到一笔他们这辈子都不敢想象的财富。重新安排自己的财产,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为什么这种老破小这么高价,房源还是有限。其实里边70+的老年人太多。他们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也没有这种能力去换房。儿女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阻止他们改善生活。
: ....................
☆─────────────────────────────────────☆
Hxy001 (Hxy001) 于 (Mon Jul 5 08:42:19 2021) 提到: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间狭小,混乱不堪。
: 身为德外的土著,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德外上的,从同学到邻居,接触的家庭怎么也有300余个,有自动化的,有石油的,有总参大院,总政大院的,有教场口几个院的原址的平房区,有老功德林5建宿舍的,马甸桥那几个小区的,那时没有阳光丽景,更没有三帆这个学校,那会的五小,安德路什么的好多学校也后来都消失了,几乎整个德外片所有的小区我都有同学,去同学家里玩也都是常事,我深知,这里的绝大多数,其实如果没有学区房这种产物,这一辈子都只能蜗居在这里。这里有着大量的底层。收入非常有限,即便是那几个国企的。也都是分房早,收入低。我最好的朋友。住在设计院分的房子里。父亲还得外边接兼职。家里不说是家徒四壁,也好不到哪里去。最有钱的反而是护城河边倒烟的那帮人。就是现在德胜佳苑那一片。德外经历过几次拆迁。最后基本都哄到教场口几个院,9号,6号什么的。这几个小区可以说是德外最大的恶行。金融街,西城当时的领导抓了好几个。不过屁用没有。房子都盖起来了。教场口9号院当年也组织过散步。连德胜门都没过去。直接被警察按回去了。主要问题都是房子烂,小区设计和拆迁时规划承诺不一致,乱七八糟问题一大堆。我记得是强行在规划外多盖出了一栋楼。这也不重要。反正,要不是因为学区房,里边的穷老百姓都得窝死在里边。那会小区里的车都很垃圾。过20W的都不多。随着大款不断的进驻,现在里边已经2级分化了。一堆老头乐加上一堆50万+的中产车。能买得起学区房的总之还是富裕阶层,就算接了这个烂盘。也不可能把这辈子都耽误了。而里边的人。却可以得到一笔他们这辈子都不敢想象的财富。重新安排自己的财产,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为什么这种老破小这么高价,房源还是有限。其实里边70+的老年人太多。他们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也没有这种能力去换房。儿女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阻止他们改善生活。
: 总之,学区房,给了穷人一个机会,有些人贪,那就耗死在里边,错过这个机会也没有办法,同时也给了富人一个缓解焦虑的产品。这在阶级逐步固化的社会。是难得的可以让各方都心甘情愿交换资源,实际达到劫富济贫效果的过程。这根西方的优质社区,优质居住品质同时加优质教育资源的所谓学区是完全不同的。这里只有个学校的名声。却彻底解决财富交换。我觉得只要不把这种势头炒作的过热。让他变成一种投机行为。真的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 ...................
“身为德外的土著”一句开头说明了问题
☆─────────────────────────────────────☆
onesongone (不喜欢榴莲) 于 (Mon Jul 5 08:44:25 2021) 提到:
土著感谢有钱土鳖争当接盘侠
☆─────────────────────────────────────☆
yingzh () 于 (Mon Jul 5 08:48:46 2021) 提到:
这才几个穷人获益。。。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间狭小,混乱不堪。
:
: 身为德外的土著,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德外上的,从同学到邻居,接触的家庭怎么也有300余个,有自动化的,有石油的,有总参大院,总政大院的,有教场口几个院的原址的平房区,有老功德林5建宿舍的,马甸桥那几个小区的,那时没有阳光丽景,更没有三帆这个学校,那会的五小,安德路什么的好多学校也后来都消失了,几乎整个德外片所有的小区我都有同学,去同学家里玩也都是常事,我深知,这里的绝大多数,其实如果没有学区房这种产物,这一辈子都只能蜗居在这里。这里有着大量的底层。收入非常有限,即便是那几个国企的。也都是分房早,收入低。我最好的朋友。住在设计院分的房子里。父亲还得外边接兼职。家里不说是家徒四壁,也好不到哪里去。最有钱的反而是护城河边倒烟的那帮人。就是现在德胜佳苑那一片。德外经历过几次拆迁。最后基本都哄到教场口几个院,9号,6号什么的。这几个小区可以说是德外最大的恶行。金融街,西城当时的领导抓了好几个。不过屁用没有。房子都盖起来了。教场口9号院当年也组织过散步。连德胜门都没过去。直接被警察按回去了。主要问题都是房子烂,小区设计和拆迁时规划承诺不一致,乱七八糟问题一大堆。我记得是强行在规划外多盖出了一栋楼。这也不重要。反正,要不是因为学区房,里边的穷老百姓都得窝死在里边。那会小区里的车都很垃圾。过20W的都不多。随着大款不断的进驻,现在里边已经2级分化了。一堆老头乐加上一堆50万+的中产车。能买得起学区房的总之还是富裕阶层,就算接了这个烂盘。也不可能把这辈子都耽误了。而里边的人。却可以得到一笔他们这辈子都不敢想象的财富。重新安排自己的财产,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为什么这种老破小这么高价,房源还是有限。其实里边70+的老年人太多。他们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也没有这种能力去换房。儿女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阻止他们改善生活。
:
#发自zSMTH@Honor 10
☆─────────────────────────────────────☆
hktgdb (hktg) 于 (Mon Jul 5 08:50:05 2021) 提到:
和平均贫富的政策。
跟现在有钱省去买没钱省债务一样的,还不还随意。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
aryanli (aryanli) 于 (Mon Jul 5 09:01:24 2021) 提到:
123被师大接盘了好多年,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 在 Jimmy3770 的大作中提到: 】
: 和楼主差不多,只是小学初中时代是在北太平庄地区。德外最早就是乱葬岗,土著也都是比较穷的。
: 我怎么记得育翔原来是很差的学校?记不清了。反正我上的实验小学,二附,那时印象育翔差。
: 当然马甸特别是123都是很差的学校,说学校和成绩无关的纯扯,当初123门口勾肩搭背抽着烟的学生成群结队,进了123很难不受影响。
: ...................
☆─────────────────────────────────────☆
ehoo (我不是上善若水) 于 (Mon Jul 5 09:03:16 2021) 提到:
一堆挂北师大牌子的
【 在 aryanli (aryanli) 的大作中提到: 】
: 123被师大接盘了好多年,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
kualamacon (阿原) 于 (Mon Jul 5 09:08:21 2021) 提到:
☆─────────────────────────────────────☆
Jimmy3770 (Jimmy3770) 于 (Mon Jul 5 09:08:38 2021) 提到:
我小孩上的三附中,据说虽然叫师大三附,但不让师大注入师资力量(不知真假也想不懂为什么)。
这几年校风改善很大,可能和社会整体发展也有关。前几年有金五星的生源,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这几年金五星拆了估计能有改善。
总体来讲中考成绩一般,但也不像以前那么烂了。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2
【 在 aryanli 的大作中提到: 】
: 123被师大接盘了好多年,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
ppluxx (ppluxx) 于 (Mon Jul 5 09:22:59 2021) 提到:
挺好
☆─────────────────────────────────────☆
HarveyDeng (老虎邓) 于 (Mon Jul 5 09:23:05 2021) 提到:
这才是理性分析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间狭小,混乱不堪。
:
: 身为德外的土著,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德外上的,从同学到邻居,接触的家庭怎么也有300余个,有自动化的,有石油的,有总参大院,总政大院的,有教场口几个院的原址的平房区,有老功德林5建宿舍的,马甸桥那几个小区的,那时没有阳光丽景,更没有三帆这个学校,那会的五小,安德路什么的好多学校也后来都消失了,几乎整个德外片所有的小区我都有同学,去同学家里玩也都是常事,我深知,这里的绝大多数,其实如果没有学区房这种产物,这一辈子都只能蜗居在这里。这里有着大量的底层。收入非常有限,即便是那几个国企的。也都是分房早,收入低。我最好的朋友。住在设计院分的房子里。父亲还得外边接兼职。家里不说是家徒四壁,也好不到哪里去。最有钱的反而是护城河边倒烟的那帮人。就是现在德胜佳苑那一片。德外经历过几次拆迁。最后基本都哄到教场口几个院,9号,6号什么的。这几个小区可以说是德外最大的恶行。金融街,西城当时的领导抓了好几个。不过屁用没有。房子都盖起来了。教场口9号院当年也组织过散步。连德胜门都没过去。直接被警察按回去了。主要问题都是房子烂,小区设计和拆迁时规划承诺不一致,乱七八糟问题一大堆。我记得是强行在规划外多盖出了一栋楼。这也不重要。反正,要不是因为学区房,里边的穷老百姓都得窝死在里边。那会小区里的车都很垃圾。过20W的都不多。随着大款不断的进驻,现在里边已经2级分化了。一堆老头乐加上一堆50万+的中产车。能买得起学区房的总之还是富裕阶层,就算接了这个烂盘。也不可能把这辈子都耽误了。而里边的人。却可以得到一笔他们这辈子都不敢想象的财富。重新安排自己的财产,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为什么这种老破小这么高价,房源还是有限。其实里边70+的老年人太多。他们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也没有这种能力去换房。儿女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阻止他们改善生活。
: ....................
☆─────────────────────────────────────☆
ycwfcn (fan) 于 (Mon Jul 5 09:34:39 2021) 提到:
其实挺好
☆─────────────────────────────────────☆
byronichero (星星) 于 (Mon Jul 5 09:58:07 2021) 提到:
我觉得不如私立学校好。
国家应该专门开设一种特殊学校,入学必须先入学校的俱乐部之类的。这个学校老师顶级,设备顶级。九年一贯,费用一年一百万。
收到费用后,10%用于本校硬件和软件建设,每个学生一年要贡献10万来建设学校,我觉得怎么也能软硬件都特别好。90%用于所在区的其他学校建设。
这样又成全了有钱人,让他们不焦虑。有钱有地方花。又照顾了穷人们的孩子,能有均衡的教育环境。
上完9年,才900万,多便宜啊。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间狭小,混乱不堪。
: 身为德外的土著,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德外上的,从同学到邻居,接触的家庭怎么也有300余个,有自动化的,有石油的,有总参大院,总政大院的,有教场口几个院的原址的平房区,有老功德林5建宿舍的,马甸桥那几个小区的,那时没有阳光丽景,更没有三帆这个学校,那会的五小,安德路什么的好多学校也后来都消失了,几乎整个德外片所有的小区我都有同学,去同学家里玩也都是常事,我深知,这里的绝大多数,其实如果没有学区房这种产物,这一辈子都只能蜗居在这里。这里有着大量的底层。收入非常有限,即便是那几个国企的。也都是分房早,收入低。我最好的朋友。住在设计院分的房子里。父亲还得外边接兼职。家里不说是家徒四壁,也好不到哪里去。最有钱的反而是护城河边倒烟的那帮人。就是现在德胜佳苑那一片。德外经历过几次拆迁。最后基本都哄到教场口几个院,9号,6号什么的。这几个小区可以说是德外最大的恶行。金融街,西城当时的领导抓了好几个。不过屁用没有。房子都盖起来了。教场口9号院当年也组织过散步。连德胜门都没过去。直接被警察按回去了。主要问题都是房子烂,小区设计和拆迁时规划承诺不一致,乱七八糟问题一大堆。我记得是强行在规划外多盖出了一栋楼。这也不重要。反正,要不是因为学区房,里边的穷老百姓都得窝死在里边。那会小区里的车都很垃圾。过20W的都不多。随着大款不断的进驻,现在里边已经2级分化了。一堆老头乐加上一堆50万+的中产车。能买得起学区房的总之还是富裕阶层,就算接了这个烂盘。也不可能把这辈子都耽误了。而里边的人。却可以得到一笔他们这辈子都不敢想象的财富。重新安排自己的财产,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为什么这种老破小这么高价,房源还是有限。其实里边70+的老年人太多。他们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也没有这种能力去换房。儿女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阻止他们改善生活。
: 总之,学区房,给了穷人一个机会,有些人贪,那就耗死在里边,错过这个机会也没有办法,同时也给了富人一个缓解焦虑的产品。这在阶级逐步固化的社会。是难得的可以让各方都心甘情愿交换资源,实际达到劫富济贫效果的过程。这根西方的优质社区,优质居住品质同时加优质教育资源的所谓学区是完全不同的。这里只有个学校的名声。却彻底解决财富交换。我觉得只要不把这种势头炒作的过热。让他变成一种投机行为。真的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 ...................
☆─────────────────────────────────────☆
ehoo (我不是上善若水) 于 (Mon Jul 5 10:01:26 2021) 提到:
你以为自己很幽默?
【 在 byronichero (星星)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不如私立学校好。
: 国家应该专门开设一种特殊学校,入学必须先入学校的俱乐部之类的。这个学校老师顶级,设备顶级。九年一贯,费用一年一百万。
: 收到费用后,10%用于本校硬件和软件建设,每个学生一年要贡献10万来建设学校,我觉得怎么也能软硬件都特别好。90%用于所在区的其他学校建设。
: ...................
☆─────────────────────────────────────☆
byronichero (星星) 于 (Mon Jul 5 10:03:46 2021) 提到:
难道花七八百万住了老破小地下室不是幽默?
【 在 ehoo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以为自己很幽默?
:
☆─────────────────────────────────────☆
micky9520 (micky9520) 于 (Mon Jul 5 10:04:28 2021) 提到:
我家远大新,来买房的大部分都是市里搬过来的老人或者刚结婚的小两口,卖房的大部分都是家里有了孩子,过几年就要准备上学的。从侧面也验证了楼主说的事情
☆─────────────────────────────────────☆
czlinpt (czlinpt) 于 (Mon Jul 5 10:08:35 2021) 提到:
站在既得利益的角度,屁股就是歪的。
楼主所在的这个片区,即使没有学区房,其家庭财富水平也超过北京的很多地区了,而楼主却认为这个片区有很多贫穷或普通家庭,这个就是楼主成长环境带来的阶级局限性了,有点何不食肉糜的味道
北京还有大片的非学区房老破小,家庭财富水平本就弱于楼主所在片区,学区房更是造成两极分化,是社会不公平的提现
学区房是少部分叫好(划片原住民,富人,关系户),大多数平民抱怨的一个政策,楼主和楼主邻居就是属于那少部分人,当然叫好,但对大多数人,就是不公平的,尤其是教育不公平,当然要加以遏制。
☆─────────────────────────────────────☆
zhyulily (nskoler) 于 (Mon Jul 5 10:11:04 2021) 提到:
哈哈,那些年靠运气赚的钱终究会靠实力花出去!
☆─────────────────────────────────────☆
Nanancsu (哈哈) 于 (Mon Jul 5 10:14:28 2021) 提到:
钱才是硬通货。片面追求学历最终自食其果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间狭小,混乱不堪。
:
: 身为德外的土著,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德外上的,从同学到邻居,接触的家庭怎么也有300余个,有自动化的,有石油的,有总参大院,总政大院的,有教场口几个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
liaotianxia (liaotianxia) 于 (Mon Jul 5 10:17:38 2021) 提到:
看出来了,你想把你们家祖宅卖个高价
☆─────────────────────────────────────☆
cheque (财务mm) 于 (Mon Jul 5 10:24:47 2021) 提到:
不能同意更多
【 在 zypipi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间狭小,混乱不堪。
: 身为德外的土著,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德外上的,从同学到邻居,接触的家庭怎么也有300余个,有自动化的,有石油的,有总参大院,总政大院的,有教场口几个院的原址的平房区,有老功德林5建宿舍的,马甸桥那几个小区的,那时没有阳光丽景,更没有三帆这个学校,那会的五小,
: 总之,学区房,给了穷人一个机会,有些人贪,那就耗死在里边,错过这个机会也没有办法,同时也给了富人一个缓解焦虑的产品。这在阶级逐步固化的社会。是难得的可以让各方都心甘情愿交换资源,实际达到劫富济贫效果的过程。这根西方的优质社区,优质居住品质同时加优质教
: ...................
☆─────────────────────────────────────☆
skyandearth (skyandeath) 于 (Mon Jul 5 10:29:23 2021) 提到:
写得真好,好文!分析得也特别准确!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间狭小,混乱不堪。
: 身为德外的土著,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德外上的,从同学到邻居,接触的家庭怎么也有300余个,有自动化的,有石油的,有总参大院,总政大院的,有教场口几个院的原址的平房区,有老功德林5建宿舍的,马甸桥那几个小区的,那时没有阳光丽景,更没有三帆这个学校,那会的五小,安德路什么的好多学校也后来都消失了,几乎整个德外片所有的小区我都有同学,去同学家里玩也都是常事,我深知,这里的绝大多数,其实如果没有学区房这种产物,这一辈子都只能蜗居在这里。这里有着大量的底层。收入非常有限,即便是那几个国企的。也都是分房早,收入低。我最好的朋友。住在设计院分的房子里。父亲还得外边接兼职。家里不说是家徒四壁,也好不到哪里去。最有钱的反而是护城河边倒烟的那帮人。就是现在德胜佳苑那一片。德外经历过几次拆迁。最后基本都哄到教场口几个院,9号,6号什么的。这几个小区可以说是德外最大的恶行。金融街,西城当时的领导抓了好几个。不过屁用没有。房子都盖起来了。教场口9号院当年也组织过散步。连德胜门都没过去。直接被警察按回去了。主要问题都是房子烂,小区设计和拆迁时规划承诺不一致,乱七八糟问题一大堆。我记得是强行在规划外多盖出了一栋楼。这也不重要。反正,要不是因为学区房,里边的穷老百姓都得窝死在里边。那会小区里的车都很垃圾。过20W的都不多。随着大款不断的进驻,现在里边已经2级分化了。一堆老头乐加上一堆50万+的中产车。能买得起学区房的总之还是富裕阶层,就算接了这个烂盘。也不可能把这辈子都耽误了。而里边的人。却可以得到一笔他们这辈子都不敢想象的财富。重新安排自己的财产,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为什么这种老破小这么高价,房源还是有限。其实里边70+的老年人太多。他们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也没有这种能力去换房。儿女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阻止他们改善生活。
: 总之,学区房,给了穷人一个机会,有些人贪,那就耗死在里边,错过这个机会也没有办法,同时也给了富人一个缓解焦虑的产品。这在阶级逐步固化的社会。是难得的可以让各方都心甘情愿交换资源,实际达到劫富济贫效果的过程。这根西方的优质社区,优质居住品质同时加优质教育资源的所谓学区是完全不同的。这里只有个学校的名声。却彻底解决财富交换。我觉得只要不把这种势头炒作的过热。让他变成一种投机行为。真的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 ...................
☆─────────────────────────────────────☆
ehoo (我不是上善若水) 于 (Mon Jul 5 10:30:48 2021) 提到:
住?
你确实很幽默
你的幽默来自于你的无知
【 在 byronichero (星星) 的大作中提到: 】
: 难道花七八百万住了老破小地下室不是幽默?
☆─────────────────────────────────────☆
san1 (san1) 于 (Mon Jul 5 10:34:17 2021) 提到:
赞现身说法
☆─────────────────────────────────────☆
byronichero (星星) 于 (Mon Jul 5 10:37:20 2021) 提到:
我就无聊随便回复个帖子,又不是做科研,你“无知”俩字都出来了,是不是有病?你想通过回帖学知识,先告诉我一下啊。
你是不是高岗上买了学区房,怕砸手里呀?你们买了房子不住,那就是炒了?鸡贼炒房还有脸出来说。别回复我了,赶快找多多哥哥交流去。
【 在 ehoo 的大作中提到: 】
: 住?
: 你确实很幽默
: 你的幽默来自于你的无知
: ...................
☆─────────────────────────────────────☆
ehoo (我不是上善若水) 于 (Mon Jul 5 10:40:53 2021) 提到:
前面只是无知
后面就是恶毒了
完全是用你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来幻想别人,
简单说就是小人之心
为什么无知的人一般道德品质也低下?
【 在 byronichero (星星)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就无聊随便回复个帖子,又不是做科研,你“无知”俩字都出来了,是不是有病?你想通过回帖学知识,先告诉我一下啊。
: 你是不是高岗上买了学区房,怕砸手里呀?你们买了房子不住,那就是炒了?鸡贼炒房还有脸出来说。别回复我了,赶快找多多哥哥交流去。
☆─────────────────────────────────────☆
callecho (heller) 于 (Mon Jul 5 10:44:13 2021) 提到:
他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接盘的都是有钱人,通过学区房帮助下穷人,挺好。---他的意思。
【 在 readerblue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了一大堆不着边际的话,核心就一个意思:穷街坊因为学区房暴富了,挺好。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4
:
: ...................
☆─────────────────────────────────────☆
ehoo (我不是上善若水) 于 (Mon Jul 5 10:46:52 2021) 提到:
历朝历代,变卖房产都是衰落的标志,
卖房的钱会更快流失。
【 在 callecho (hel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接盘的都是有钱人,通过学区房帮助下穷人,挺好。---他的意思。
☆─────────────────────────────────────☆
mbx (mbx) 于 (Mon Jul 5 10:53:27 2021) 提到:
我喜欢你的文章,无论观点如何,但是陈述有参考意义的事实。让我们也了解一些情况。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间狭小,混乱不堪。
:
: 身为德外的土著,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德外上的,从同学到邻居,接触的家庭怎么也有300余个,有自动化的,有石油的,有总参大院,总政大院的,有教场口几个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
huashenger (花生儿) 于 (Mon Jul 5 11:06:29 2021) 提到:
既得利益者当然觉得好,但是这些人是在无偿分这个城市的经济增长蛋糕,而那些做了很多贡献的人要把自己创造的价值无偿分给他们,这里存在着极大地不公平
☆─────────────────────────────────────☆
iknow (我知道) 于 (Mon Jul 5 11:06:47 2021) 提到:
写的不错,会思考。学区房确实让老城有活力了,而且有改善的动力,住着千万的老破小和住着几十万的老破小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前者虽然住的很不爽但心里爽,老子千万资产,后者没有心里的加持。虽然前后者都不会卖,但心理上的慰藉不一样,表现也不一样。
☆─────────────────────────────────────☆
Jimmy3770 (Jimmy3770) 于 (Mon Jul 5 11:10:16 2021) 提到:
首先德外地区真不算富,原住民穷人多。因为房价涨了迁入的有钱人多了而已。像阳光丽景吉第嘉园中骏天辰冰窖口那片一类的都是2000年以后的房子了,有钱人稍微多一些。
其次,要说不公平,根源不在于学区房,根源在于分配制度。有人年薪一万,有人月薪百万,财富的分配不公体现在了对教育资源的抢夺上面了而已。不解决财富分配问题,所有社会稀缺资源都会出现被抢夺的现象。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2
【 在 czlinpt 的大作中提到: 】
: 站在既得利益的角度,屁股就是歪的。
:
: 楼主所在的这个片区,即使没有学区房,其家庭财富水平也超过北京的很多地区了,而楼主却认为这个片区有很多贫穷或普通家庭,这个就是楼主成长环境带来的阶级局限性了,有点何不食肉糜的味道
:
: 北京还有大片的非学区房老破小,家庭财富水平本就弱于楼主所在片区,学区房更是造成两极分化,是社会不公平的提现
:
: 学区房是少部分叫好(划片原住民,富人,关系户),大多数平民抱怨的一个政策,楼主和楼主邻居就是属于那少部分人,当然叫好,但对大多数人,就是不公平的,尤其是教育不公平,当然要加以遏制。
:
:
: --
:
☆─────────────────────────────────────☆
qinnyqinny (青岑) 于 (Mon Jul 5 11:12:00 2021) 提到:
参考一下匈牙利月经警察带来了什么
【 在 ehoo 的大作中提到: 】
: 话别说的太满,能强制不让你生,也有办法强制你生
:
: 【 在 liuliang (小亮) 的大作中提到: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r」
☆─────────────────────────────────────☆
bbshome (bbshome) 于 (Mon Jul 5 11:16:06 2021) 提到:
觉得只要不把这种势头炒作的过热。让他变成一种投机行为。真的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还不疯狂吗?地下室都12-13价格,疯了吧
☆─────────────────────────────────────☆
ehoo (我不是上善若水) 于 (Mon Jul 5 11:18:05 2021) 提到:
嘘。。。小点声
【 在 qinnyqinny (青岑) 的大作中提到: 】
: 参考一下匈牙利月经警察带来了什么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r」
☆─────────────────────────────────────☆
xiaoqugege (xiaoqugege) 于 (Mon Jul 5 11:52:11 2021) 提到:
感恩,党的政策好,便宜你了就说好
☆─────────────────────────────────────☆
ehoo (我不是上善若水) 于 (Mon Jul 5 11:59:08 2021) 提到:
没占到便宜也要说好
舍小家为大家,光荣
【 在 xiaoqugege (xiaoqugege)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恩,党的政策好,便宜你了就说好
☆─────────────────────────────────────☆
czlinpt (czlinpt) 于 (Mon Jul 5 12:28:38 2021) 提到:
德外是学区房的受益者,楼主以此为出发点,说学区房让德外的穷人富起来,起到了“劫富济贫”的作用,这点显然是有局限性,屁股站在学区房受益者这一头。在另一头,和德外差不多或者比德外差的地区多的是,对这些地区来说,期待的是更公平的投射教育资源,但是学区房却剥夺了这一点,显然学区房是不公平的,楼主洗地的理由站不住脚。
分配制度是否公平另说。对于教育来说,学区房肯定是导致教育不公平的,没有学区房,大家享受教育的机会肯定是会更公平一些。
【 在 Jimmy3770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德外地区真不算富,原住民穷人多。因为房价涨了迁入的有钱人多了而已。像阳光丽景吉第嘉园中骏天辰冰窖口那片一类的都是2000年以后的房子了,有钱人稍微多一些。
: 其次,要说不公平,根源不在于学区房,根源在于分配制度。有人年薪一万,有人月薪百万,财富的分配不公体现在了对教育资源的抢夺上面了而已。不解决财富分配问题,所有社会稀缺资源都会出现被抢夺的现象。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2
: ...................
☆─────────────────────────────────────☆
Beijing2O22 (北京冬奥会) 于 (Mon Jul 5 12:30:09 2021) 提到:
难得原创码这么多字。赞一个。
还是要生的好啊。我老家农村几辈子的还一样土里刨食。是不勤劳努力吗?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间狭小,混乱不堪。
: 身为德外的土著,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德外上的,从同学到邻居,接触的家庭怎么也有300余个,有自动化的,有石油的,有总参大院,总政大院的,有教场口几个院的原址的平房区,有老功德林5建宿舍的,马甸桥那几个小区的,那时没有阳光丽景,更没有三帆这个学校,那会的五小,安德路什么的好多学校也后来都消失了,几乎整个德外片所有的小区我都有同学,去同学家里玩也都是常事,我深知,这里的绝大多数,其实如果没有学区房这种产物,这一辈子都只能蜗居在这里。这里有着大量的底层。收入非常有限,即便是那几个国企的。也都是分房早,收入低。我最好的朋友。住在设计院分的房子里。父亲还得外边接兼职。家里不说是家徒四壁,也好不到哪里去。最有钱的反而是护城河边倒烟的那帮人。就是现在德胜佳苑那一片。德外经历过几次拆迁。最后基本都哄到教场口几个院,9号,6号什么的。这几个小区可以说是德外最大的恶行。金融街,西城当时的领导抓了好几个。不过屁用没有。房子都盖起来了。教场口9号院当年也组织过散步。连德胜门都没过去。直接被警察按回去了。主要问题都是房子烂,小区设计和拆迁时规划承诺不一致,乱七八糟问题一大堆。我记得是强行在规划外多盖出了一栋楼。这也不重要。反正,要不是因为学区房,里边的穷老百姓都得窝死在里边。那会小区里的车都很垃圾。过20W的都不多。随着大款不断的进驻,现在里边已经2级分化了。一堆老头乐加上一堆50万+的中产车。能买得起学区房的总之还是富裕阶层,就算接了这个烂盘。也不可能把这辈子都耽误了。而里边的人。却可以得到一笔他们这辈子都不敢想象的财富。重新安排自己的财产,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为什么这种老破小这么高价,房源还是有限。其实里边70+的老年人太多。他们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也没有这种能力去换房。儿女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阻止他们改善生活。
: 总之,学区房,给了穷人一个机会,有些人贪,那就耗死在里边,错过这个机会也没有办法,同时也给了富人一个缓解焦虑的产品。这在阶级逐步固化的社会。是难得的可以让各方都心甘情愿交换资源,实际达到劫富济贫效果的过程。这根西方的优质社区,优质居住品质同时加优质教育资源的所谓学区是完全不同的。这里只有个学校的名声。却彻底解决财富交换。我觉得只要不把这种势头炒作的过热。让他变成一种投机行为。真的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 ...................
☆─────────────────────────────────────☆
ehoo (我不是上善若水) 于 (Mon Jul 5 12:31:19 2021) 提到:
要在合适的赛道上勤劳
否则越勤劳陷得越深
【 在 Beijing2O22 (北京冬奥会) 的大作中提到: 】
: 难得原创码这么多字。赞一个。
: 还是要生的好啊。我老家农村几辈子的还一样土里刨食。是不勤劳努力吗?
☆─────────────────────────────────────☆
Driftboy (乱世不浮生) 于 (Mon Jul 5 12:31:46 2021) 提到:
换成钱以后就未必自己能做主了,这事儿不少见
【 在 gonghuiok 的大作中提到: 】
: 手握学区房几千万不卖
: 天天捡垃圾卖钱的老头老太太不在少数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2」
☆─────────────────────────────────────☆
piaoranerfei (piaoranerfei) 于 (Mon Jul 5 12:33:52 2021) 提到:
尼玛,饱汉不知饿汉饥。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间狭小,混乱不堪。
: 身为德外的土著,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德外上的,从同学到邻居,接触的家庭怎么也有300余个,有自动化的,有石油的,有总参大院,总政大院的,有教场口几个院的原址的平房区,有老功德林5建宿舍的,马甸桥那几个小区的,那时没有阳光丽景,更没有三帆这个学校,那会的五小,安德路什么的好多学校也后来都消失了,几乎整个德外片所有的小区我都有同学,去同学家里玩也都是常事,我深知,这里的绝大多数,其实如果没有学区房这种产物,这一辈子都只能蜗居在这里。这里有着大量的底层。收入非常有限,即便是那几个国企的。也都是分房早,收入低。我最好的朋友。住在设计院分的房子里。父亲还得外边接兼职。家里不说是家徒四壁,也好不到哪里去。最有钱的反而是护城河边倒烟的那帮人。就是现在德胜佳苑那一片。德外经历过几次拆迁。最后基本都哄到教场口几个院,9号,6号什么的。这几个小区可以说是德外最大的恶行。金融街,西城当时的领导抓了好几个。不过屁用没有。房子都盖起来了。教场口9号院当年也组织过散步。连德胜门都没过去。直接被警察按回去了。主要问题都是房子烂,小区设计和拆迁时规划承诺不一致,乱七八糟问题一大堆。我记得是强行在规划外多盖出了一栋楼。这也不重要。反正,要不是因为学区房,里边的穷老百姓都得窝死在里边。那会小区里的车都很垃圾。过20W的都不多。随着大款不断的进驻,现在里边已经2级分化了。一堆老头乐加上一堆50万+的中产车。能买得起学区房的总之还是富裕阶层,就算接了这个烂盘。也不可能把这辈子都耽误了。而里边的人。却可以得到一笔他们这辈子都不敢想象的财富。重新安排自己的财产,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为什么这种老破小这么高价,房源还是有限。其实里边70+的老年人太多。他们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也没有这种能力去换房。儿女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阻止他们改善生活。
: 总之,学区房,给了穷人一个机会,有些人贪,那就耗死在里边,错过这个机会也没有办法,同时也给了富人一个缓解焦虑的产品。这在阶级逐步固化的社会。是难得的可以让各方都心甘情愿交换资源,实际达到劫富济贫效果的过程。这根西方的优质社区,优质居住品质同时加优质教育资源的所谓学区是完全不同的。这里只有个学校的名声。却彻底解决财富交换。我觉得只要不把这种势头炒作的过热。让他变成一种投机行为。真的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 ...................
☆─────────────────────────────────────☆
ehoo (我不是上善若水) 于 (Mon Jul 5 12:34:29 2021) 提到:
是的,这是明智的
【 在 Driftboy (乱世不浮生) 的大作中提到: 】
: 换成钱以后就未必自己能做主了,这事儿不少见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2」
☆─────────────────────────────────────☆
Beijing2O22 (北京冬奥会) 于 (Mon Jul 5 12:35:53 2021) 提到:
说得好像山沟里的老乡是他们自愿的一样。
【 在 ehoo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在合适的赛道上勤劳
: 否则越勤劳陷得越深
:
☆─────────────────────────────────────☆
Jimmy3770 (Jimmy3770) 于 (Mon Jul 5 12:36:56 2021) 提到:
看怎么定义公平了,首先要承认教育不均衡,而这个不均衡,不是学区房导致的。
如何公平的获得不均衡的教育资源?大抓阄?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2
【 在 czlinpt 的大作中提到: 】
: 德外是学区房的受益者,楼主以此为出发点,说学区房让德外的穷人富起来,起到了“劫富济贫”的作用,这点显然是有局限性,屁股站在学区房受益者这一头。在另一头,和德外差不多或者比德外差的地区多的是,对这些地区来说,期待的是更公平的投射教育资源,但是学区房却剥夺了这一点,显然学区房是不公平的,楼主洗地的理由站不住脚。
:
: 分配制度是否公平另说。对于教育来说,学区房肯定是导致教育不公平的,没有学区房,大家享受教育的机会肯定是会更公平一些。
☆─────────────────────────────────────☆
wholeholes (一天伙计) 于 (Mon Jul 5 12:41:13 2021) 提到:
有道理。肉少狼多,没有学区房,也一定有别的过滤方案。学区房反而最清晰可见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间狭小,混乱不堪。
:
: 身为德外的土著,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德外上的,从同学到邻居,接触的家庭怎么也有300余个,有自动化的,有石油的,有总参大院,总政大院的,有教场口几个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
zhbzhang (KiwiPaPa) 于 (Mon Jul 5 12:44:02 2021) 提到:
zf让那帮人拆迁,那帮人觉得学区房,分分钟三代暴富,所以拆不动。
什么学区房让低收入人改善这种胡扯的观点,你这直接一家发5亿不是更有效么。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间狭小,混乱不堪。
: 身为德外的土著,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德外上的,从同学到邻居,接触的家庭怎么也有300余个,有自动化的,有石油的,有总参大院,总政大院的,有教场口几个院的原址的平房区,有老功德林5建宿舍的,马甸桥那几个小区的,那时没有阳光丽景,更没有三帆这个学校,那会的五小,安德路什么的好多学校也后来都消失了,几乎整个德外片所有的小区我都有同学,去同学家里玩也都是常事,我深知,这里的绝大多数,其实如果没有学区房这种产物,这一辈子都只能蜗居在这里。这里有着大量的底层。收入非常有限,即便是那几个国企的。也都是分房早,收入低。我最好的朋友。住在设计院分的房子里。父亲还得外边接兼职。家里不说是家徒四壁,也好不到哪里去。最有钱的反而是护城河边倒烟的那帮人。就是现在德胜佳苑那一片。德外经历过几次拆迁。最后基本都哄到教场口几个院,9号,6号什么的。这几个小区可以说是德外最大的恶行。金融街,西城当时的领导抓了好几个。不过屁用没有。房子都盖起来了。教场口9号院当年也组织过散步。连德胜门都没过去。直接被警察按回去了。主要问题都是房子烂,小区设计和拆迁时规划承诺不一致,乱七八糟问题一大堆。我记得是强行在规划外多盖出了一栋楼。这也不重要。反正,要不是因为学区房,里边的穷老百姓都得窝死在里边。那会小区里的车都很垃圾。过20W的都不多。随着大款不断的进驻,现在里边已经2级分化了。一堆老头乐加上一堆50万+的中产车。能买得起学区房的总之还是富裕阶层,就算接了这个烂盘。也不可能把这辈子都耽误了。而里边的人。却可以得到一笔他们这辈子都不敢想象的财富。重新安排自己的财产,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为什么这种老破小这么高价,房源还是有限。其实里边70+的老年人太多。他们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也没有这种能力去换房。儿女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阻止他们改善生活。
: 总之,学区房,给了穷人一个机会,有些人贪,那就耗死在里边,错过这个机会也没有办法,同时也给了富人一个缓解焦虑的产品。这在阶级逐步固化的社会。是难得的可以让各方都心甘情愿交换资源,实际达到劫富济贫效果的过程。这根西方的优质社区,优质居住品质同时加优质教育资源的所谓学区是完全不同的。这里只有个学校的名声。却彻底解决财富交换。我觉得只要不把这种势头炒作的过热。让他变成一种投机行为。真的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 ...................
☆─────────────────────────────────────☆
sshhuuoo (sshhuuoo) 于 (Mon Jul 5 12:44:29 2021) 提到:
既得利益者当然会说好,这就是赤裸裸的内卷
☆─────────────────────────────────────☆
mil (80%) 于 (Mon Jul 5 12:45:34 2021) 提到:
不敢苟同
2006年夏天的时候陪人看过德外的房子,大概就是现在的七中附近,80筑2的结构
跟我姨家丰台右安门外同样结构和差不多房龄的相比,每平米也就贵1k左右,大概是6k5相对5k5的区别,作为老东西城的房子,这个价格挺丢人的
【 在 czlinpt (czlinpt) 的大作中提到: 】
: 站在既得利益的角度,屁股就是歪的。
: 楼主所在的这个片区,即使没有学区房,其家庭财富水平也超过北京的很多地区了,而楼主却认为这个片区有很多贫穷或普通家庭,这个就是楼主成长环境带来的阶级局限性了,有点何不食肉糜的味道
: 北京还有大片的非学区房老破小,家庭财富水平本就弱于楼主所在片区,学区房更是造成两极分化,是社会不公平的提现
: 学区房是少部分叫好(划片原住民,富人,关系户),大多数平民抱怨的一个政策,楼主和楼主邻居就是属于那少部分人,当然叫好,但对大多数人,就是不公平的,尤其是教育不公平,当然要加以遏制。
☆─────────────────────────────────────☆
huankuib (~-~) 于 (Mon Jul 5 12:49:08 2021) 提到:
人家这是屁股决定脑袋
【 在 zhbzh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zf让那帮人拆迁,那帮人觉得学区房,分分钟三代暴富,所以拆不动。
: 什么学区房让低收入人改善这种胡扯的观点,你这直接一家发5亿不是更有效么。
☆─────────────────────────────────────☆
zhbzhang (KiwiPaPa) 于 (Mon Jul 5 12:52:00 2021) 提到:
屁股决定脑袋有不磕碜人。去教委撒泼耍浑不就好了,跳出来为哭几千万身家的人穷困潦倒。
【 在 huankuib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家这是屁股决定脑袋
☆─────────────────────────────────────☆
ehoo (我不是上善若水) 于 (Mon Jul 5 12:58:27 2021) 提到:
向党组织反应
国家会解决的
【 在 Beijing2O22 (北京冬奥会)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得好像山沟里的老乡是他们自愿的一样。
☆─────────────────────────────────────☆
ehoo (我不是上善若水) 于 (Mon Jul 5 12:59:21 2021) 提到:
就像房子, 以前单位分房子,全是血泪啊
所以房价再贵,本青也投票商品房
【 在 wholeholes (一天伙计)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道理。肉少狼多,没有学区房,也一定有别的过滤方案。学区房反而最清晰可见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
chwxp (Derrick Wu) 于 (Mon Jul 5 13:04:42 2021) 提到:
作为从小在六铺炕二区长大的人,对你的说法表示支持。我的同学朋友邻居中,绝大部分也都是你说的这种,改善没有本事,一辈子就指着一套分的房子。而且很多老人根本没有改善的意识和能力,子女为了孩子上学不让卖房的不少。即便学区房火爆的前两年,很多人也根本不敢卖房,与社会已经脱节了,卖了房不知道拿着钱怎么生活……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间狭小,混乱不堪。
:
: 身为德外的土著,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德外上的,从同学到邻居,接触的家庭怎么也有300余个,有自动化的,有石油的,有总参大院,总政大院的,有教场口几个院的原址的平房区,有老功德林5建宿舍的,马甸桥那几个小区的,那时没有阳光丽景,更没有三帆这个学校,那会的五小,安德路什么的好多学校也后来都消失了,几乎整个德外片所有的小区我都有同学,去同学家里玩也都是常事,我深知,这里的绝大多数,其实如果没有学区房这种产物,这一辈子都只能蜗居在这里。这里有着大量的底层。收入非常有限,即便是那几个国企的。也都是分房早,收入低。我最好的朋友。住在设计院分的房子里。父亲还得外边接兼职。家里不说是家徒四壁,也好不到哪里去。最有钱的反而是护城河边倒烟的那帮人。就是现在德胜佳苑那一片。德外经历过几次拆迁。最后基本都哄到教场口几个院,9号,6号什么的。这几个小区可以说是德外最大的恶行。金融街,西城当时的领导抓了好几个。不过屁用没有。房子都盖起来了。教场口9号院当年也组织过散步。连德胜门都没过去。直接被警察按回去了。主要问题都是房子烂,小区设计和拆迁时规划承诺不一致,乱七八糟问题一大堆。我记得是强行在规划外多盖出了一栋楼。这也不重要。反正,要不是因为学区房,里边的穷老百姓都得窝死在里边。那会小区里的车都很垃圾。过20W的都不多。随着大款不断的进驻,现在里边已经2级分化了。一堆老头乐加上一堆50万+的中产车。能买得起学区房的总之还是富裕阶层,就算接了这个烂盘。也不可能把这辈子都耽误了。而里边的人。却可以得到一笔他们这辈子都不敢想象的财富。重新安排自己的财产,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为什么这种老破小这么高价,房源还是有限。其实里边70+的老年人太多。他们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也没有这种能力去换房。儿女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阻止他们改善生活。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s Max」
☆─────────────────────────────────────☆
zypipi (zypipi) 于 (Mon Jul 5 13:05:47 2021) 提到:
【 在 Jimmy3770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明你不懂老人的想法。
: 我去年,历经多次努力,不断劝说,到最后连哄带骗才把爸妈接到我住的新小区。老人住习惯了并不喜欢变化,街里街坊见面打招呼聊天特别亲切。家里有点事都能互相照应一下。
: 几百万上千万对于他们并没有任何意义,老人生活支出很少。
: ...................
各种情况都有,但你的行为恰恰说明,儿女尽职尽责,很多老人早就卖了。大部分儿女才不管这些呢。老人主动去卖房的可能性太小了。他们连门都摸不到。
☆─────────────────────────────────────☆
xiaoqugege (xiaoqugege) 于 (Mon Jul 5 13:13:39 2021) 提到:
牛逼,拿5000块钱出来证明一下
【 在 ehoo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占到便宜也要说好
: 舍小家为大家,光荣
:
☆─────────────────────────────────────☆
zypipi (zypipi) 于 (Mon Jul 5 13:17:22 2021) 提到:
【 在 Machael 的大作中提到: 】
: 总结一下就是感谢学区房,让sb接盘劣质资产
你不是聪明人
☆─────────────────────────────────────☆
zhqzy (木清) 于 (Mon Jul 5 13:51:16 2021) 提到:
既得利益 很正常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间狭小,混乱不堪。
:
: 身为德外的土著,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德外上的,从同学到邻居,接触的家庭怎么也有300余个,有自动化的,有石油的,有总参大院,总政大院的,有教场口几个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ndroid」
☆─────────────────────────────────────☆
mm1986mm (mm1986mm) 于 (Mon Jul 5 13:54:21 2021) 提到:
我家穷,我儿子落草为寇,抢了钱给我们一大家子用。我怀着感恩的心感谢那些被抢的人,要不我也吃不上饭。我觉得抢劫这个政策挺好的。既解决了我吃不饱饭的问题,也强制让他们有钱人心甘情愿掏了钱,毕竟不掏钱哼哼。
————————
国家只管你们有学区房改善生活的需求?其他穷人是不是人?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4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4
☆─────────────────────────────────────☆
Michaelss (Michaelss) 于 (Mon Jul 5 13:56:51 2021) 提到:
有受益者就有背着的,那些站高岗的就是替你们背着的。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间狭小,混乱不堪。
:
: 身为德外的土著,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德外上的,从同学到邻居,接触的家庭怎么也有300余个,有自动化的,有石油的,有总参大院,总政大院的,有教场口几个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RE-AL00」
☆─────────────────────────────────────☆
Makeitgood (Makeitgood) 于 (Mon Jul 5 14:00:15 2021) 提到:
恶心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间狭小,混乱不堪。
:
: 身为德外的土著,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德外上的,从同学到邻居,接触的家庭怎么也有300余个,有自动化的,有石油的,有总参大院,总政大院的,有教场口几个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XS」
☆─────────────────────────────────────☆
relicsrelics (relicsrelics00) 于 (Mon Jul 5 14:00:35 2021) 提到:
得便宜了,卖乖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间狭小,混乱不堪。
: 身为德外的土著,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德外上的,从同学到邻居,接触的家庭怎么也有300余个,有自动化的,有石油的,有总参大院,总政大院的,有教场口几个院的原址的平房区,有老功德林5建宿舍的,马甸桥那几个小区的,那时没有阳光丽景,更没有三帆这个学校,那会的五小,安德路什么的好多学校也后来都消失了,几乎整个德外片所有的小区我都有同学,去同学家里玩也都是常事,我深知,这里的绝大多数,其实如果没有学区房这种产物,这一辈子都只能蜗居在这里。这里有着大量的底层。收入非常有限,即便是那几个国企的。也都是分房早,收入低。我最好的朋友。住在设计院分的房子里。父亲还得外边接兼职。家里不说是家徒四壁,也好不到哪里去。最有钱的反而是护城河边倒烟的那帮人。就是现在德胜佳苑那一片。德外经历过几次拆迁。最后基本都哄到教场口几个院,9号,6号什么的。这几个小区可以说是德外最大的恶行。金融街,西城当时的领导抓了好几个。不过屁用没有。房子都盖起来了。教场口9号院当年也组织过散步。连德胜门都没过去。直接被警察按回去了。主要问题都是房子烂,小区设计和拆迁时规划承诺不一致,乱七八糟问题一大堆。我记得是强行在规划外多盖出了一栋楼。这也不重要。反正,要不是因为学区房,里边的穷老百姓都得窝死在里边。那会小区里的车都很垃圾。过20W的都不多。随着大款不断的进驻,现在里边已经2级分化了。一堆老头乐加上一堆50万+的中产车。能买得起学区房的总之还是富裕阶层,就算接了这个烂盘。也不可能把这辈子都耽误了。而里边的人。却可以得到一笔他们这辈子都不敢想象的财富。重新安排自己的财产,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为什么这种老破小这么高价,房源还是有限。其实里边70+的老年人太多。他们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也没有这种能力去换房。儿女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阻止他们改善生活。
: 总之,学区房,给了穷人一个机会,有些人贪,那就耗死在里边,错过这个机会也没有办法,同时也给了富人一个缓解焦虑的产品。这在阶级逐步固化的社会。是难得的可以让各方都心甘情愿交换资源,实际达到劫富济贫效果的过程。这根西方的优质社区,优质居住品质同时加优质教育资源的所谓学区是完全不同的。这里只有个学校的名声。却彻底解决财富交换。我觉得只要不把这种势头炒作的过热。让他变成一种投机行为。真的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 ...................
☆─────────────────────────────────────☆
relicsrelics (relicsrelics00) 于 (Mon Jul 5 14:14:02 2021) 提到:
今时不同往日了。旧貌换新颜。德胜比右安门贵多了去了
【 在 mil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敢苟同
: 2006年夏天的时候陪人看过德外的房子,大概就是现在的七中附近,80筑2的结构
: 跟我姨家丰台右安门外同样结构和差不多房龄的相比,每平米也就贵1k左右,大概是6k5相对5k5的区别,作为老东西城的房子,这个价格挺丢人的
: ...................
☆─────────────────────────────────────☆
iphone6 (等。。) 于 (Mon Jul 5 15:29:09 2021) 提到:
既得利益的风凉话。。
不过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没毛病
☆─────────────────────────────────────☆
arxdtz (arxdtz) 于 (Mon Jul 5 15:31:24 2021) 提到:
一、赞成政策改革的大方向。
二、北京没有所谓的土著,
三、学区房任何时候都有价值,不同学校拥有的资源和实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
☆─────────────────────────────────────☆
czlinpt (czlinpt) 于 (Mon Jul 5 15:39:58 2021) 提到:
这个教育不均衡,很大原因就是学区房政策,买了学区房就可以上名校这个政策促进了炒学区房,如果买了学区房不一定能上名校,学区房作用自然就下降了。
现在政策已经有所转向了,比如划片多学校抽签决定上哪个学校,定向生政策,全片区摇号等都降低了学区房的作用,也让没学区房的学生有了更多上名校的机会,都是为了均衡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的目标。
至于学区房在财富分配上起的作用,就跟旧城拆迁的道理一样,整个片区的家庭财富都升值,也让一些贫穷或普通的原住民家庭富起来,而楼主也是受益者,就为学区房政策叫好。但是对于大部分没有学区房的家庭来说,肯定是没人支持学区房政策。
楼主典型的就是屁股决定脑袋了。
【 在 Jimmy3770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怎么定义公平了,首先要承认教育不均衡,而这个不均衡,不是学区房导致的。
: 如何公平的获得不均衡的教育资源?大抓阄?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2
☆─────────────────────────────────────☆
Jimmy3770 (Jimmy3770) 于 (Mon Jul 5 15:45:21 2021) 提到:
学区房导致教育不均衡的道理没看懂。
是买的起学区房的家庭孩子都是好学生,导致了好生源集中?
还是高价学区房导致了师资力量加强了?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2
【 在 czlinpt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教育不均衡,很大原因就是学区房政策,买了学区房就可以上名校这个政策促进了炒学区房,如果买了学区房不一定能上名校,学区房作用自然就下降了。
:
: 现在政策已经有所转向了,比如划片多学校抽签决定上哪个学校,定向生政策,全片区摇号等都降低了学区房的作用,也让没学区房的学生有了更多上名校的机会,都是为了均衡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的目标。
:
: 至于学区房在财富分配上起的作用,就跟旧城拆迁的道理一样,整个片区的家庭财富都升值,也让一些贫穷或普通的原住民家庭富起来,而楼主也是受益者,就为学区房政策叫好。但是对于大部分没有学区房的家庭来说,肯定是没人支持学区房政策。
: 楼主典型的就是屁股决定脑袋了。
:
:
☆─────────────────────────────────────☆
ehoo (我不是上善若水) 于 (Mon Jul 5 15:47:51 2021) 提到:
好学生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 在 Jimmy3770 (Jimmy3770) 的大作中提到: 】
: 学区房导致教育不均衡的道理没看懂。
: 是买的起学区房的家庭孩子都是好学生,导致了好生源集中?
: 还是高价学区房导致了师资力量加强了?
: ...................
☆─────────────────────────────────────☆
Jimmy3770 (Jimmy3770) 于 (Mon Jul 5 15:49:00 2021) 提到:
哦,明白你的意思了,是高价学区房阻挡了普通家庭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
我倒是觉得如果这样均衡了教育,最终结果不是普通人享受了优质的教育资源,而是各个学校最终同样水准,全都变得平庸。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2
【 在 czlinpt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教育不均衡,很大原因就是学区房政策,买了学区房就可以上名校这个政策促进了炒学区房,如果买了学区房不一定能上名校,学区房作用自然就下降了。
:
: 现在政策已经有所转向了,比如划片多学校抽签决定上哪个学校,定向生政策,全片区摇号等都降低了学区房的作用,也让没学区房的学生有了更多上名校的机会,都是为了均衡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的目标。
:
: 至于学区房在财富分配上起的作用,就跟旧城拆迁的道理一样,整个片区的家庭财富都升值,也让一些贫穷或普通的原住民家庭富起来,而楼主也是受益者,就为学区房政策叫好。但是对于大部分没有学区房的家庭来说,肯定是没人支持学区房政策。
: 楼主典型的就是屁股决定脑袋了。
:
:
☆─────────────────────────────────────☆
Jimmy3770 (Jimmy3770) 于 (Mon Jul 5 15:49:44 2021) 提到:
不知你怎么得出的结论,我是有切身体会。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2
【 在 ehoo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学生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
ehoo (我不是上善若水) 于 (Mon Jul 5 15:50:54 2021) 提到:
你格局小了
切身体会不行
要石大菊的大体
【 在 Jimmy3770 (Jimmy3770)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知你怎么得出的结论,我是有切身体会。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2
☆─────────────────────────────────────☆
Jimmy3770 (Jimmy3770) 于 (Mon Jul 5 15:51:43 2021) 提到:
口嗨的就不要回帖了,浪费资源。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2
【 在 ehoo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格局小了
: 切身体会不行
: 要石大菊的大体
:
☆─────────────────────────────────────☆
auditore (车版第一帅|最速绅士) 于 (Mon Jul 5 15:51:48 2021) 提到:
我觉得这也是不可能的
同一个班级 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的成绩也是天上地下的 更别说一个学校
哪一级哪一班都有尖子生有差生 学习水平差那么多 不是学校环境能够解释得了的
人的天资 家庭的教育 都是很大的影响因素
如果把教育资源想办法弄得平均一些 我不认为会让所有学生变得平庸起来
【 在 Jimmy3770 (Jimmy3770) 的大作中提到: 】
: 哦,明白你的意思了,是高价学区房阻挡了普通家庭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
: 我倒是觉得如果这样均衡了教育,最终结果不是普通人享受了优质的教育资源,而是各个学校最终同样水准,全都变得平庸。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2
: ...................
☆─────────────────────────────────────☆
ehoo (我不是上善若水) 于 (Mon Jul 5 15:52:39 2021) 提到:
嘴不小啊
你什么时候收购的水木啊
【 在 Jimmy3770 (Jimmy3770) 的大作中提到: 】
: 口嗨的就不要回帖了,浪费资源。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2
☆─────────────────────────────────────☆
ehoo (我不是上善若水) 于 (Mon Jul 5 15:53:25 2021) 提到:
任总说了,要狼性
学习不好的平庸学生,要早早抛弃,免得影响社会主义进程
【 在 auditore (车版第一帅|最速绅士)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这也是不可能的
: 同一个班级 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的成绩也是天上地下的 更别说一个学校
: 哪一级哪一班都有尖子生有差生 学习水平差那么多 不是学校环境能够解释得了的
: ...................
☆─────────────────────────────────────☆
czlinpt (czlinpt) 于 (Mon Jul 5 15:53:47 2021) 提到:
教育一开始可能就不均衡,但学区房政策会让强者俞强,最终优秀师资,生源都会往头部名校集中。
破解之道,就是定向生,摇号,让普通学校也有了大把名额去重点中学,这样优秀师资,生源至少也会分散不少到普通学校,促进教育公平。
【 在 Jimmy3770 的大作中提到: 】
: 学区房导致教育不均衡的道理没看懂。
: 是买的起学区房的家庭孩子都是好学生,导致了好生源集中?
: 还是高价学区房导致了师资力量加强了?
: ...................
☆─────────────────────────────────────☆
auditore (车版第一帅|最速绅士) 于 (Mon Jul 5 15:54:42 2021) 提到:
你这段话 问题就有点大了 建议你把帖子删了
任总和社会主义进程 是啥关系
难道你意思 社会主义进程 是任总领导的 任总推进的?
这种错误以后你少在公共场合犯
【 在 ehoo (我不是上善若水) 的大作中提到: 】
: 任总说了,要狼性
: 学习不好的平庸学生,要早早抛弃,免得影响社会主义进程
☆─────────────────────────────────────☆
grace2011 (涌动的岩浆) 于 (Mon Jul 5 15:56:54 2021) 提到:
稀缺资源可能平均分配吗?这有点太天真了吧
【 在 auditor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这也是不可能的
: 同一个班级 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的成绩也是天上地下的 更别说一个学校
: 哪一级哪一班都有尖子生有差生 学习水平差那么多 不是学校环境能够解释得了的
: ...................
☆─────────────────────────────────────☆
powerfulq (sleep) 于 (Mon Jul 5 15:57:37 2021) 提到:
就看到你炒房赚了上千万。。。
☆─────────────────────────────────────☆
czlinpt (czlinpt) 于 (Mon Jul 5 15:59:45 2021) 提到:
这个就是教育理念的问题了,到底要不要存在重点学校,重点班。
就算存在,也应该是大部分人拥有公平的择校机会,要么摇号,要么看成绩。
但是9年义务教育理念是就近入学,所以就有了划片,有了学区房的基础,不可能会消失,现在做的就是降低学区房的热度,比如让普通学校学生也有很多机会(摇号,定向)上重点中学,很多家长们自然就不会花高代价去买学区房了,但学区房的优势肯定仍然存在,降低热度而已。
【 在 Jimmy3770 的大作中提到: 】
: 哦,明白你的意思了,是高价学区房阻挡了普通家庭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
: 我倒是觉得如果这样均衡了教育,最终结果不是普通人享受了优质的教育资源,而是各个学校最终同样水准,全都变得平庸。
:
: ...................
☆─────────────────────────────────────☆
auditore (车版第一帅|最速绅士) 于 (Mon Jul 5 16:01:37 2021) 提到:
基础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 都有啥组成成分啊
学校管理?如果客观上某种管理方式确实有优势,完全可以推广
师资力量?信息时代了,老师可以轮岗,可以录视频课挂网上,学生如有需要随时看,可以设立论坛,帮学生答疑解惑,现在看病不还有好大夫app吗?
同学气氛?这个确实不太好办,不太好瞎折腾孩子们
想做的话很简单,就看想不想做了
高中锁区政策取消掉,这个是最根本的
【 在 grace2011 (涌动的岩浆) 的大作中提到: 】
: 稀缺资源可能平均分配吗?这有点太天真了吧
☆─────────────────────────────────────☆
redapron (redapron) 于 (Mon Jul 5 16:05:18 2021) 提到: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间狭小,混乱不堪。
: 身为德外的土著,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德外上的,从同学到邻居,接触的家庭怎么也有300余个,有自动化的,有石油的,有总参大院,总政大院的,有教场口几个院的原址的平房区,有老功德林5建宿舍的,马甸桥那几个小区的,那时没有阳光丽景,更没有三帆这个学校,那会的五小,安德路什么的好多学校也后来都消失了,几乎整个德外片所有的小区我都有同学,去同学家里玩也都是常事,我深知,这里的绝大多数,其实如果没有学区房这种产物,这一辈子都只能蜗居在这里。这里有着大量的底层。收入非常有限,即便是那几个国企的。也都是分房早,收入低。我最好的朋友。住在设计院分的房子里。父亲还得外边接兼职。家里不说是家徒四壁,也好不到哪里去。最有钱的反而是护城河边倒烟的那帮人。就是现在德胜佳苑那一片。德外经历过几次拆迁。最后基本都哄到教场口几个院,9号,6号什么的。这几个小区可以说是德外最大的恶行。金融街,西城当时的领导抓了好几个。不过屁用没有。房子都盖起来了。教场口9号院当年也组织过散步。连德胜门都没过去。直接被警察按回去了。主要问题都是房子烂,小区设计和拆迁时规划承诺不一致,乱七八糟问题一大堆。我记得是强行在规划外多盖出了一栋楼。这也不重要。反正,要不是因为学区房,里边的穷老百姓都得窝死在里边。那会小区里的车都很垃圾。过20W的都不多。随着大款不断的进驻,现在里边已经2级分化了。一堆老头乐加上一堆50万+的中产车。能买得起学区房的总之还是富裕阶层,就算接了这个烂盘。也不可能把这辈子都耽误了。而里边的人。却可以得到一笔他们这辈子都不敢想象的财富。重新安排自己的财产,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为什么这种老破小这么高价,房源还是有限。其实里边70+的老年人太多。他们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也没有这种能力去换房。儿女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阻止他们改善生活。
: 总之,学区房,给了穷人一个机会,有些人贪,那就耗死在里边,错过这个机会也没有办法,同时也给了富人一个缓解焦虑的产品。这在阶级逐步固化的社会。是难得的可以让各方都心甘情愿交换资源,实际达到劫富济贫效果的过程。这根西方的优质社区,优质居住品质同时加优质教育资源的所谓学区是完全不同的。这里只有个学校的名声。却彻底解决财富交换。我觉得只要不把这种势头炒作的过热。让他变成一种投机行为。真的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 ...................
这个观点不错。其实所谓的主张公平,不一定是集体造穷,增加贫富之间的交换机会,抬高穷人一方的资源价格,都是更好的出路。劳动力价格上涨,保姆+装修工组合就可以买房奔小康,学区房让老破小卖出了豪宅价,促进了社会资源的流通交换,挺好的。
☆─────────────────────────────────────☆
Jimmy3770 (Jimmy3770) 于 (Mon Jul 5 16:35:03 2021) 提到:
你的意思其实就是我说的变的平庸的原因,家庭,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有家庭本身的教育水平,对孩子有根本性的影响。
绝大多数买学区房的家庭,都不是随随便便扔几百上千万只让孩子有个学上的,都是对孩子寄予希望的。如果这样的学生占多数甚至是全部,那么这个学校成绩差不了。这些学生接受课后教育的比例也会很高。学校,家庭,课后班,形成了合力。
对于一个没有学区效应的学校,就会有很多租房,借读,外地务工的家庭的孩子,他们有的对孩子教育并不在意,甚至可能只是把学校当成看孩子的地方。这样的学校教学效果也不会太好。这么说可能觉得对外来务工的家庭太残酷,但现实就是这样。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2
【 在 auditor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这也是不可能的
:
: 同一个班级 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的成绩也是天上地下的 更别说一个学校
:
: 哪一级哪一班都有尖子生有差生 学习水平差那么多 不是学校环境能够解释得了的
:
: 人的天资 家庭的教育 都是很大的影响因素
:
: 如果把教育资源想办法弄得平均一些 我不认为会让所有学生变得平庸起来
:
:
☆─────────────────────────────────────☆
petergao (Peter) 于 (Mon Jul 5 16:40:09 2021) 提到:
那是你没去更差的看。我是朝阳郊区的(四环和五环之间,当年可绝对是郊区),我们这里也有不少工厂、研究所,但是我小学班里40多人,上高中的不到一半,上重点高中的也就10人左右,最后考上大学的也就这十来个人,剩下一大半都上职高了。也就是说,如果你这个妹妹不在德外,而是我们这个朝阳的差学区,可能高中都没得上。
【 在 AugustLe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一个妹妹就是德外的,小学西师附小,初中安德路中学,高中七中,从她的经历我感觉德外学区很一般
☆─────────────────────────────────────☆
auditore (车版第一帅|最速绅士) 于 (Mon Jul 5 16:41:56 2021) 提到:
咱们做个假设
假设一共有五万个孩子 这里面家庭出身天资好的孩子可能有100个
那么这一百个孩子 小学阶段是把他们集中到三个班来培养 还是把他们撒芝麻一样分散到人堆里去
从100个孩子自身 以及从5000个孩子整体的义务教育知识掌握综合素质以及后续发展来看
哪种方案好?似乎教育界没有一个公认的定论。没有一个客观可信服的研究结论。
第一种方案可能会有一个牛校九个一般学校
第二种方案可能是十个一般学校。
但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学校是不重要的
【 在 Jimmy3770 (Jimmy3770)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意思其实就是我说的变的平庸的原因,家庭,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有家庭本身的教育水平,对孩子有根本性的影响。
: 绝大多数买学区房的家庭,都不是随随便便扔几百上千万只让孩子有个学上的,都是对孩子寄予希望的。如果这样的学生占多数甚至是全部,那么这个学校成绩差不了。这些学生接受课后教育的比例也会很高。学校,家庭,课后班,形成了合力。
: 对于一个没有学区效应的学校,就会有很多租房,借读,外地务工的家庭的孩子,他们有的对孩子教育并不在意,甚至可能只是把学校当成看孩子的地方。这样的学校教学效果也不会太好。这么说可能觉得对外来务工的家庭太残酷,但现实就是这样。
: ...................
☆─────────────────────────────────────☆
Jimmy3770 (Jimmy3770) 于 (Mon Jul 5 16:45:32 2021) 提到:
所以要分析一下,差校差在哪里,为什么差。如果是师资力量的差异,那就该在平衡师资或者加强弱小师资上下手。
如果是生源差异导致的,不该为了所谓的均衡,把学生打散了混在一起强行“均衡”。
如果觉得买不买学区房不能筛选好生差生,那就该通过考试一类的非经济手段,让成绩好资质好的学生享受优质师资,实现分层教育,因材施教。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2
【 在 czlinpt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就是教育理念的问题了,到底要不要存在重点学校,重点班。
:
: 就算存在,也应该是大部分人拥有公平的择校机会,要么摇号,要么看成绩。
:
: 但是9年义务教育理念是就近入学,所以就有了划片,有了学区房的基础,不可能会消失,现在做的就是降低学区房的热度,比如让普通学校学生也有很多机会(摇号,定向)上重点中学,很多家长们自然就不会花高代价去买学区房了,但学区房的优势肯定仍然存在,降低热度而已。
☆─────────────────────────────────────☆
Jimmy3770 (Jimmy3770) 于 (Mon Jul 5 16:47:28 2021) 提到:
你这是假设了100:50000,如果不是这个比例呢?
2:3?1:1?结果还一样么?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2
【 在 auditore 的大作中提到: 】
: 咱们做个假设
:
: 假设一共有五万个孩子 这里面家庭出身天资好的孩子可能有100个
:
: 那么这一百个孩子 小学阶段是把他们集中到三个班来培养 还是把他们撒芝麻一样分散到人堆里去
:
: 从100个孩子自身 以及从5000个孩子整体的义务教育知识掌握综合素质以及后续发展来看
:
: 哪种方案好?似乎教育界没有一个公认的定论。没有一个客观可信服的研究结论。
:
: 第一种方案可能会有一个牛校九个一般学校
:
: 第二种方案可能是十个一般学校。
:
: 但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学校是不重要的
☆─────────────────────────────────────☆
nanjian (-祈祷我全家永远健康平安) 于 (Mon Jul 5 16:56:13 2021) 提到:
楼主说的意思学区房均衡了部分财富,解决了部分贫困,这点对社会稳定是有好处的
老土著有的真的贫困而且能力不足,挣钱能力不去新北京人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间狭小,混乱不堪。
: 身为德外的土著,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德外上的,从同学到邻居,接触的家庭怎么也有300余个,有自动化的,有石油的,有总参大院,总政大院的,有教场口几个院的原址的平房区,有老功德林5建宿舍的,马甸桥那几个小区的,那时没有阳光丽景,更没有三帆这个学校,那会的五小,安德路什么的好多学校也后来都消失了,几乎整个德外片所有的小区我都有同学,去同学家里玩也都是常事,我深知,这里的绝大多数,其实如果没有学区房这种产物,这一辈子都只能蜗居在这里。这里有着大量的底层。收入非常有限,即便是那几个国企的。也都是分房早,收入低。我最好的朋友。住在设计院分的房子里。父亲还得外边接兼职。家里不说是家徒四壁,也好不到哪里去。最有钱的反而是护城河边倒烟的那帮人。就是现在德胜佳苑那一片。德外经历过几次拆迁。最后基本都哄到教场口几个院,9号,6号什么的。这几个小区可以说是德外最大的恶行。金融街,西城当时的领导抓了好几个。不过屁用没有。房子都盖起来了。教场口9号院当年也组织过散步。连德胜门都没过去。直接被警察按回去了。主要问题都是房子烂,小区设计和拆迁时规划承诺不一致,乱七八糟问题一大堆。我记得是强行在规划外多盖出了一栋楼。这也不重要。反正,要不是因为学区房,里边的穷老百姓都得窝死在里边。那会小区里的车都很垃圾。过20W的都不多。随着大款不断的进驻,现在里边已经2级分化了。一堆老头乐加上一堆50万+的中产车。能买得起学区房的总之还是富裕阶层,就算接了这个烂盘。也不可能把这辈子都耽误了。而里边的人。却可以得到一笔他们这辈子都不敢想象的财富。重新安排自己的财产,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为什么这种老破小这么高价,房源还是有限。其实里边70+的老年人太多。他们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也没有这种能力去换房。儿女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阻止他们改善生活。
: 总之,学区房,给了穷人一个机会,有些人贪,那就耗死在里边,错过这个机会也没有办法,同时也给了富人一个缓解焦虑的产品。这在阶级逐步固化的社会。是难得的可以让各方都心甘情愿交换资源,实际达到劫富济贫效果的过程。这根西方的优质社区,优质居住品质同时加优质教育资源的所谓学区是完全不同的。这里只有个学校的名声。却彻底解决财富交换。我觉得只要不把这种势头炒作的过热。让他变成一种投机行为。真的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 ...................
☆─────────────────────────────────────☆
auditore (车版第一帅|最速绅士) 于 (Mon Jul 5 16:58:21 2021) 提到:
那怎么可能呢
5000个人里面怎么会有一半学生都是尖子生呢
自古至今也没有那么多尖子生啊
也许你指的是分层次教学 尖子生放一起 上中等一起 中等在一起 下中等在一起 差生在一起
但是这个方法在高中有采用 在义务教育阶段全球没有先例
毕竟义务教育是很基础很简单的东西 有没有必要这样搞 这样搞对社会对学生各方面的后果是什么 很难预料
反而现在政府在倡导教育均衡 也没见教育界和教育学术界跳出来反对 我相信这么大个世界 敢说话的人不可能是没有的 政府也不可能逆学术逆专业而行 因为没必要
【 在 Jimmy3770 (Jimmy3770)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是假设了100:50000,如果不是这个比例呢?
: 2:3?1:1?结果还一样么?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2
: ...................
☆─────────────────────────────────────☆
Jimmy3770 (Jimmy3770) 于 (Mon Jul 5 17:14:15 2021) 提到:
你帖子里开始说的“五万”,你是想说5000?假如按5000算,相对好的学生也肯定不止100,当然也不会有2500那么多,且我也没说尖子,是相对重视教育且成绩还不错的。比例弱小到前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也行。
如果觉得用学区房分用钱分不合理,可以恢复小升初考试,用成绩划分。保证好学生和潜在好学生上好学校,差生也有学上,别互相干扰就行。
至于国外,没研究过,听说也有学区房的概念,富人区穷人区教育也存在差异。但我不了解。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2
【 在 auditore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怎么可能呢
:
: 5000个人里面怎么会有一半学生都是尖子生呢
:
: 自古至今也没有那么多尖子生啊
:
: 也许你指的是分层次教学 尖子生放一起 上中等一起 中等在一起 下中等在一起 差生在一起
:
: 但是这个方法在高中有采用 在义务教育阶段全球没有先例
:
: 毕竟义务教育是很基础很简单的东西 有没有必要这样搞 这样搞对社会对学生各方面的后果是什么 很难预料
:
: 反而现在政府在倡导教育均衡 也没见教育界和教育学术界跳出来反对 我相信这么大个世界 敢说话的人不可能是没有的 政府也不可能逆学术逆专业而行 因为没必要
☆─────────────────────────────────────☆
auditore (车版第一帅|最速绅士) 于 (Mon Jul 5 17:45:16 2021) 提到:
我觉得咱俩讨论的不是一件事儿
【 在 Jimmy3770 (Jimmy3770)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帖子里开始说的“五万”,你是想说5000?假如按5000算,相对好的学生也肯定不止100,当然也不会有2500那么多,且我也没说尖子,是相对重视教育且成绩还不错的。比例弱小到前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也行。
:
: 如果觉得用学区房分用钱分不合理,可以恢复小升初考试,用成绩划分。保证好学生和潜在好学生上好学校,差生也有学上,别互相干扰就行。
:
☆─────────────────────────────────────☆
ehoo (我不是上善若水) 于 (Mon Jul 5 17:51:11 2021) 提到:
你是任总的什么人?
【 在 auditore (车版第一帅|最速绅士)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段话 问题就有点大了 建议你把帖子删了
: 任总和社会主义进程 是啥关系
: 难道你意思 社会主义进程 是任总领导的 任总推进的?
: ...................
☆─────────────────────────────────────☆
wholeholes (一天伙计) 于 (Mon Jul 5 17:54:32 2021) 提到:
现在板上可是推崇分房。不管怎么改,都得适度
【 在 ehoo 的大作中提到: 】
:
: 就像房子, 以前单位分房子,全是血泪啊
: 所以房价再贵,本青也投票商品房
: --
: 看昵称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
ehoo (我不是上善若水) 于 (Mon Jul 5 17:57:09 2021) 提到:
分房,买房,都可以,都有合理性
关键是细则
过去的那种分房还是滚远点吧,太坑人了
当然,现在的商品房也有问题
也要改革
但是比过去那种分房好一万倍
【 在 wholeholes (一天伙计)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板上可是推崇分房。不管怎么改,都得适度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
mopo (Fred Li) 于 (Mon Jul 5 18:06:29 2021) 提到:
支持开倒车的是领导家的倒也罢了,很多不明就里的也来凑热闹,简直是不可理喻
所谓的分房我可太清楚了,有关系会打点的住二楼三楼,我家住的就是一楼,门口还被单位大楼堵的死死的,南北户型结果南边完全没有阳光,楼上类似的一问,都是没关系的倒霉蛋
单位建新房,我们知道的时候关系户早就占完了,这才从他们的旧窝里挑个三楼的住几年,这时候小区连全职门卫都没了,这就是所谓的分房
【 在 ehoo 的大作中提到: 】
: 分房,买房,都可以,都有合理性
: 关键是细则
: 过去的那种分房还是滚远点吧,太坑人了
: ...................
☆─────────────────────────────────────☆
foureyesdog (四眼) 于 (Mon Jul 5 18:54:31 2021) 提到:
支持楼主。
【 在 zypipi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间狭小,混乱不堪。
: 身为德外的土著,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德外上的,从同学到邻居,接触的家庭怎么也有300余个,有自动化的,有石油的,有总参大院,总政大院的,有教场口几个院的原址的平房区,有老功德林5建宿舍的,马甸桥那几个小区的,那时没有阳光丽景,更没有三帆这个学校,那会的五小,
: 总之,学区房,给了穷人一个机会,有些人贪,那就耗死在里边,错过这个机会也没有办法,同时也给了富人一个缓解焦虑的产品。这在阶级逐步固化的社会。是难得的可以让各方都心甘情愿交换资源,实际达到劫富济贫效果的过程。这根西方的优质社区,优质居住品质同时加优质教
: ...................
☆─────────────────────────────────────☆
cheque (财务mm) 于 (Mon Jul 5 19:28:33 2021) 提到:
很有道理啊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间狭小,混乱不堪。
:
: 身为德外的土著,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德外上的,从同学到邻居,接触的家庭怎么也有300余个,有自动化的,有石油的,有总参大院,总政大院的,有教场口几个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ZTE A0722」
☆─────────────────────────────────────☆
luoxiaoding (罗小丁同志既是一个公民又是一个人民) 于 (Mon Jul 5 20:09:39 2021) 提到:
你这是既得利益者啊,自己免费得的学区特权,变现了,你没想别人的利益受损与公平不公平,
【 在 zypipi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我就觉得学区房这种政策挺好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Jul 5 01:15:27 2021), 站内
:
: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间狭小,混乱不堪。
:
: 身为德外的土著,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德外上的,从同学到邻居,接触的家庭怎么也有300余个,有自动化的,有石油的,有总参大院,总政大院的,有教场口几个院的原址的平房区,有老功德林5建宿舍的,马甸桥那几个小区的,那时没有阳光丽景,更没有三帆这个学校,那会的五小,安德路什么的好多学校也后来都消失了,几乎整个德外片所有的小区我都有同学,去同学家里玩也都是常事,我深知,这里的绝大多数,其实如果没有学区房这种产物,这一辈子都只能蜗居在这里。这里有着大量的底层。收入非常有限,即便是那几个国企的。也都是分房早,收入低。我最好的朋友。住在设计院分的房子里。父亲还得外边接兼职。家里不说是家徒四壁,也好不到哪里去。最有钱的反而是护城河边倒烟的那帮人。就是现在德胜佳苑那一片。德外经历过几次拆迁。最后基本都哄到教场口几个院,9号,6号什么的。这几个小区可以说是德外最大的恶行。金融街,西城当时的领导抓了好几个。不过屁用没有。房子都盖起来了。教场口9号院当年也组织过散步。连德胜门都没过去。直接被警察按回去了。主要问题都是房子烂,小区设计和拆迁时规划承诺不一致,乱七八糟问题一大堆。我记得是强行在规划外多盖出了一栋楼。这也不重要。反正,要不是因为学区房,里边的穷老百姓都得窝死在里边。那会小区里的车都很垃圾。过20W的都不多。随着大款不断的进驻,现在里边已经2级分化了。一堆老头乐加上一堆50万+的中产车。能买得起学区房的总之还是富裕阶层,就算接了这个烂盘。也不可能把这辈子都耽误了。而里边的人。却可以得到一笔他们这辈子都不敢想象的财富。重新安排自己的财产,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为什么这种老破小这么高价,房源还是有限。其实里边70+的老年人太多。他们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也没有这种能力去换房。儿女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阻止他们改善生活。
:
: 总之,学区房,给了穷人一个机会,有些人贪,那就耗死在里边,错过这个机会也没有办法,同时也给了富人一个缓解焦虑的产品。这在阶级逐步固化的社会。是难得的可以让各方都心甘情愿交换资源,实际达到劫富济贫效果的过程。这根西方的优质社区,优质居住品质同时加优质教育资源的所谓学区是完全不同的。这里只有个学校的名声。却彻底解决财富交换。我觉得只要不把这种势头炒作的过热。让他变成一种投机行为。真的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
: 我不想过多谈我的操作,但我很感谢学区房,当年母亲为了回迁到这个老破小,还贷款了5W。这对于我母亲已经是一个非常有前瞻性的壮举了。而这5W后来 撬动了千万的财富。最关键的是,交易双方都开心。试问还有哪种方法,能这么快的减小贫富差距。
:
: 至于现在的这些政策,也不可能把学区房彻底冰封。就算是降价了,卖房人都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我 指的的是那些土著,因为这里大部分的财富并不是原始居民创造的。 完全是因为党的政策好。马云再有钱,国家再想让他拿钱出来做慈善,你也不能逼人捐款,也得给人设计出一个人家愿意消费的产品不是。所以不建议将学区房一棍子打死。价格只要不大涨,还能有个说得过去的学校上。不就皆大欢喜了嘛~
: --
:
: --------------------------------------------------------
: 对于回复说这是既得利益者的嘴脸,或者说只有少部分穷人得到了这样的机会,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学区房。总之都是一个意思啦。
: 我想说,就算这少部分穷人没有得到这样的机会,这个机会也不会轮不上那些多数穷人。毕竟能解决一部分贫富差距就解决一部分。而且学区房多数产生在老破小地区。解决的大部分都是老破小的资源桎梏。想想还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去盘活这种老破小类型的资产,改善这些城市中的贫民窟了。所以这种有一定指向性的帮扶挺好。
: ※ 修改:·zypipi 于 Jul 5 13:02:54 2021 修改本文·[FROM: 120.244.202.*]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FROM: 120.244.202.*]
☆─────────────────────────────────────☆
fzplove (fzp) 于 (Mon Jul 5 20:11:22 2021) 提到:
逻辑不对。看着好像是稀缺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但本质上是社会财富再分配。而再分配最大的问题是应当按照社会主义核心的多劳多得原则,而不是均财富的原则。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间狭小,混乱不堪。
:
: 身为德外的土著,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德外上的,从同学到邻居,接触的家庭怎么也有300余个,有自动化的,有石油的,有总参大院,总政大院的,有教场口几个院的原址的平房区,有老功德林5建宿舍的,马甸桥那几个小区的,那时没有阳光丽景,更没有三帆这个学校,那会的五小,安德路什么的好多学校也后来都消失了,几乎整个德外片所有的小区我都有同学,去同学家里玩也都是常事,我深知,这里的绝大多数,其实如果没有学区房这种产物,这一辈子都只能蜗居在这里。这里有着大量的底层。收入非常有限,即便是那几个国企的。也都是分房早,收入低。我最好的朋友。住在设计院分的房子里。父亲还得外边接兼职。家里不说是家徒四壁,也好不到哪里去。最有钱的反而是护城河边倒烟的那帮人。就是现在德胜佳苑那一片。德外经历过几次拆迁。最后基本都哄到教场口几个院,9号,6号什么的。这几个小区可以说是德外最大的恶行。金融街,西城当时的领导抓了好几个。不过屁用没有。房子都盖起来了。教场口9号院当年也组织过散步。连德胜门都没过去。直接被警察按回去了。主要问题都是房子烂,小区设计和拆迁时规划承诺不一致,乱七八糟问题一大堆。我记得是强行在规划外多盖出了一栋楼。这也不重要。反正,要不是因为学区房,里边的穷老百姓都得窝死在里边。那会小区里的车都很垃圾。过20W的都不多。随着大款不断的进驻,现在里边已经2级分化了。一堆老头乐加上一堆50万+的中产车。能买得起学区房的总之还是富裕阶层,就算接了这个烂盘。也不可能把这辈子都耽误了。而里边的人。却可以得到一笔他们这辈子都不敢想象的财富。重新安排自己的财产,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为什么这种老破小这么高价,房源还是有限。其实里边70+的老年人太多。他们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也没有这种能力去换房。儿女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阻止他们改善生活。
:
#发自zSMTH@MI Note 3
☆─────────────────────────────────────☆
imTaler (社会主义的草) 于 (Mon Jul 5 20:28:31 2021) 提到:
基本意思就是学区房谁买谁是SB,但是我不明说的意思。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间狭小,混乱不堪。
: 身为德外的土著,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德外上的,从同学到邻居,接触的家庭怎么也有300余个,有自动化的,有石油的,有总参大院,总政大院的,有教场口几个院的原址的平房区,有老功德林5建宿舍的,马甸桥那几个小区的,那时没有阳光丽景,更没有三帆这个学校,那会的五小,安德路什么的好多学校也后来都消失了,几乎整个德外片所有的小区我都有同学,去同学家里玩也都是常事,我深知,这里的绝大多数,其实如果没有学区房这种产物,这一辈子都只能蜗居在这里。这里有着大量的底层。收入非常有限,即便是那几个国企的。也都是分房早,收入低。我最好的朋友。住在设计院分的房子里。父亲还得外边接兼职。家里不说是家徒四壁,也好不到哪里去。最有钱的反而是护城河边倒烟的那帮人。就是现在德胜佳苑那一片。德外经历过几次拆迁。最后基本都哄到教场口几个院,9号,6号什么的。这几个小区可以说是德外最大的恶行。金融街,西城当时的领导抓了好几个。不过屁用没有。房子都盖起来了。教场口9号院当年也组织过散步。连德胜门都没过去。直接被警察按回去了。主要问题都是房子烂,小区设计和拆迁时规划承诺不一致,乱七八糟问题一大堆。我记得是强行在规划外多盖出了一栋楼。这也不重要。反正,要不是因为学区房,里边的穷老百姓都得窝死在里边。那会小区里的车都很垃圾。过20W的都不多。随着大款不断的进驻,现在里边已经2级分化了。一堆老头乐加上一堆50万+的中产车。能买得起学区房的总之还是富裕阶层,就算接了这个烂盘。也不可能把这辈子都耽误了。而里边的人。却可以得到一笔他们这辈子都不敢想象的财富。重新安排自己的财产,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为什么这种老破小这么高价,房源还是有限。其实里边70+的老年人太多。他们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也没有这种能力去换房。儿女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阻止他们改善生活。
: 总之,学区房,给了穷人一个机会,有些人贪,那就耗死在里边,错过这个机会也没有办法,同时也给了富人一个缓解焦虑的产品。这在阶级逐步固化的社会。是难得的可以让各方都心甘情愿交换资源,实际达到劫富济贫效果的过程。这根西方的优质社区,优质居住品质同时加优质教育资源的所谓学区是完全不同的。这里只有个学校的名声。却彻底解决财富交换。我觉得只要不把这种势头炒作的过热。让他变成一种投机行为。真的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 ...................
☆─────────────────────────────────────☆
gambol (wu) 于 (Mon Jul 5 20:41:21 2021) 提到:
世间本没有路
都是走出来的!
【 在 imTa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基本意思就是学区房谁买谁是SB,但是我不明说的意思。
:
☆─────────────────────────────────────☆
uranus1877 (uranus1877) 于 (Mon Jul 5 20:51:23 2021) 提到:
这是个新颖的角度
☆─────────────────────────────────────☆
asmy (&%@) 于 (Mon Jul 5 21:00:18 2021) 提到:
re,哈哈,就是多谢SB们来交智商税给他们邻居...
【 在 imTa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基本意思就是学区房谁买谁是SB,但是我不明说的意思。
:
☆─────────────────────────────────────☆
hondrous (8086) 于 (Mon Jul 5 21:07:44 2021) 提到:
赞楼主至少提供了一个土著的心态。让大家看得更通透一些
☆─────────────────────────────────────☆
zypipi (zypipi) 于 (Mon Jul 5 21:17:59 2021) 提到:
【 在 mm1986mm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家穷,我儿子落草为寇,抢了钱给我们一大家子用。我怀着感恩的心感谢那些被抢的人,要不我也吃不上饭。我觉得抢劫这个政策挺好的。既解决了我吃不饱饭的问题,也强制让他们有钱人心甘情愿掏了钱,毕竟不掏钱哼哼。
: ————————
: 国家只管你们有学区房改善生活的需求?其他穷人是不是人?
: ...................
你明显逻辑错误,被抢劫的人不是心甘情愿的,买学区房的人是心甘情愿的,这是本质区别,比如之前文玩核头很火爆,本质是一文不值的东西。但种植这种核桃的地区的人却把核桃卖出了天价,实现了富裕的梦想,更可贵的是,买的人还是心甘情愿去买的,买完还很开心。并没有觉得自己是冤大头,或者被抢劫了。这些人不花天价去买这些破核桃就会去救济别的穷人了吗?并不会。所以能解决一批是一批。总比一批都不解决强。
☆─────────────────────────────────────☆
zypipi (zypipi) 于 (Mon Jul 5 21:22:31 2021) 提到:
【 在 Michaelss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受益者就有背着的,那些站高岗的就是替你们背着的。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RE-AL00」
自愿选择的,愿赌服输。
☆─────────────────────────────────────☆
Michaelss (Michaelss) 于 (Mon Jul 5 21:27:02 2021) 提到:
是啊,一点不值的可怜。读这么多年书,被几个中介随随便便忽悠了,怨谁?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 自愿选择的,愿赌服输。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RE-AL00」
☆─────────────────────────────────────☆
disneyland14 (迪斯尼乐园) 于 (Mon Jul 5 21:31:06 2021) 提到:
中央出政策的时候,就知道有人站在高位了
☆─────────────────────────────────────☆
cnhk527 (cnhk527) 于 (Mon Jul 5 22:20:42 2021) 提到:
说的很到位,难得一遇这么明镜的卖方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
☆─────────────────────────────────────☆
cosun (航天局) 于 (Mon Jul 5 22:46:18 2021) 提到:
人家也是花钱回迁的,还贷款了
【 在 luoxiaod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是既得利益者啊,自己免费得的学区特权,变现了,你没想别人的利益受损与公平不公平,
:
☆─────────────────────────────────────☆
mm1986mm (mm1986mm) 于 (Mon Jul 5 23:27:33 2021) 提到:
基础教育作为公共属性产品,不做平均分配,本来就是一部分对另一部分人的抢劫。那些心甘情愿被抢劫的人不过是新的落草为寇的罢了。当然这不怪他们,但是政府有调控的必要。中国之所以能保持一条向上的通道,也是因为以前教育相对更公平(虽然公平不是刻意为之)。可惜现在爬上山的小镇做题家们,开始朝山下扔石头了。何必呢,天道好轮回苍天又饶过谁。人生起起伏伏,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永远在山上。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4
☆─────────────────────────────────────☆
paa (每天都同样爱你) 于 (Tue Jul 6 00:06:01 2021) 提到:
学区房,算是炒房地产的社会中一个很无耻的政策!
☆─────────────────────────────────────☆
zypipi (zypipi) 于 (Tue Jul 6 01:30:58 2021) 提到:
【 在 mm1986mm 的大作中提到: 】
: 基础教育作为公共属性产品,不做平均分配,本来就是一部分对另一部分人的抢劫。那些心甘情愿被抢劫的人不过是新的落草为寇的罢了。当然这不怪他们,但是政府有调控的必要。中国之所以能保持一条向上的通道,也是因为以前教育相对更公平(虽然公平不是刻意为之)。可惜现在爬上山的小镇做题家们,开始朝山下扔石头了。何必呢,天道好轮回苍天又饶过谁。人生起起伏伏,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永远在山上。
: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4
现在的不公平也不是刻意为之,其实政府不干预会比现在还不公平。中国之所以保持了一条向上的道路,反而是因为不像过去那样去追求乌托邦式的公平了。如果财富不能让你的子女获得更好的教育,自己不能 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全家不能享受更好的住房条件。那进步的动力是什么呢?可恰恰,教育,医疗,和住房是大家最希望公平的。这种矛盾就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但这种差异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就是差学校不能差到无法得到正规的教育。差医院不能无法获得基本的医疗服务,烂房子至少达到一定的建筑标准。这些度的掌握就是政府干的事情。这也是我说的,学区房可以有,但不能过热,好学校可以好,但不能比差学校强太多。愿意多花上千万换一个稍好一点的教育条件。不是什么坏事。关键还是度的掌握问题。追求一个极端永远是错误的。
☆─────────────────────────────────────☆
zypipi (zypipi) 于 (Tue Jul 6 01:37:50 2021) 提到:
【 在 luoxiaod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是既得利益者啊,自己免费得的学区特权,变现了,你没想别人的利益受损与公平不公平,
:
请问你利益受什么损失是因为我获利造成的。
假设我们都住老破小,你那里没有好学区,我这里的 学校历来不错。如果强迫家长不能买我的学区,他们就会去买你那里的学区了吗?我没太懂。
☆─────────────────────────────────────☆
zypipi (zypipi) 于 (Tue Jul 6 01:46:22 2021) 提到:
【 在 zhbzh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zf让那帮人拆迁,那帮人觉得学区房,分分钟三代暴富,所以拆不动。
: 什么学区房让低收入人改善这种胡扯的观点,你这直接一家发5亿不是更有效么。
直接发就是无视市场规律的行为了。而且5亿从哪里来,税收吗?那对其它纳税人不公平。
☆─────────────────────────────────────☆
zypipi (zypipi) 于 (Tue Jul 6 01:49:10 2021) 提到:
【 在 piaoranerfei 的大作中提到: 】
: 尼玛,饱汉不知饿汉饥。
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呢。我知道有意义吗?大家同样是饿汉子。想解决问题总要分批解决。就算没人买好学区的老破小,难道就会去买差学区的老破小了吗?让一部分饿汉子先吃饱就一定伤害了另一部分饿汉子了?
☆─────────────────────────────────────☆
zypipi (zypipi) 于 (Tue Jul 6 01:57:30 2021) 提到:
【 在 Beijing2O22 的大作中提到: 】
: 难得原创码这么多字。赞一个。
: 还是要生的好啊。我老家农村几辈子的还一样土里刨食。是不勤劳努力吗?
你这个问题只能从哲学的范畴去解答,公平永远是相对的。且同时,勤劳努力并不是成功的充要条件。好的政府会尽量让他们接近充要条件,越是接近,社会越发达。
☆─────────────────────────────────────☆
zypipi (zypipi) 于 (Tue Jul 6 01:58:09 2021) 提到:
【 在 bbshome 的大作中提到: 】
: 觉得只要不把这种势头炒作的过热。让他变成一种投机行为。真的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 还不疯狂吗?地下室都12-13价格,疯了吧
确实有点过分了。所以真得管管了。
☆─────────────────────────────────────☆
zypipi (zypipi) 于 (Tue Jul 6 01:59:04 2021) 提到:
【 在 iknow 的大作中提到: 】
: 写的不错,会思考。学区房确实让老城有活力了,而且有改善的动力,住着千万的老破小和住着几十万的老破小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前者虽然住的很不爽但心里爽,老子千万资产,后者没有心里的加持。虽然前后者都不会卖,但心理上的慰藉不一样,表现也不一样。
哈哈,是这样的。其实大部分人都不卖。
☆─────────────────────────────────────☆
zypipi (zypipi) 于 (Tue Jul 6 02:07:31 2021) 提到:
【 在 huashen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既得利益者当然觉得好,但是这些人是在无偿分这个城市的经济增长蛋糕,而那些做了很多贡献的人要把自己创造的价值无偿分给他们,这里存在着极大地不公平
你只从理想化的角度去分析社会现象,是会陷入到误区的。就公平这个事情本身你就无法界定。好学校是因为占用了更多纳税人的钱变成好学校的吗?并不是。住在好学区里的人。是天选之人,祖祖辈辈就住在那里的吗?也不是。你突然在今时今日,一个时间节点上就断言公平与不公平。是不可能得到相对理性的答案的。
☆─────────────────────────────────────☆
zypipi (zypipi) 于 (Tue Jul 6 02:11:36 2021) 提到:
【 在 mbx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喜欢你的文章,无论观点如何,但是陈述有参考意义的事实。让我们也了解一些情况。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是的。观点谁都可以说。但事实不是谁都经历过。
☆─────────────────────────────────────☆
luoxiaoding (罗小丁同志既是一个公民又是一个人民) 于 (Tue Jul 6 02:12:26 2021) 提到:
这与直接发5亿,实际上是一样的,无非就是通过教育特权的形式来发而已,
为什么发5亿不公平,卖学区房就公平了呢?这有什么区别吗?
【 在 zypipi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我就觉得学区房这种政策挺好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Jul 6 01:46:22 2021), 站内
:
:
: 【 在 zhbzh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zf让那帮人拆迁,那帮人觉得学区房,分分钟三代暴富,所以拆不动。
: : 什么学区房让低收入人改善这种胡扯的观点,你这直接一家发5亿不是更有效么。
:
: 直接发就是无视市场规律的行为了。而且5亿从哪里来,税收吗?那对其它纳税人不公平。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FROM: 120.244.202.*]
☆─────────────────────────────────────☆
luoxiaoding (罗小丁同志既是一个公民又是一个人民) 于 (Tue Jul 6 02:14:02 2021) 提到:
你的得利,是一种非贡献的得利,从公平的角度上来说,应该允许买学区房,但是学区房产生的溢价,应该用来改善非学区房的学校的质量,而不是应该给你们这些得利者改善你的生活,
【 在 zypipi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我就觉得学区房这种政策挺好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Jul 6 01:37:50 2021), 站内
:
:
: 【 在 luoxiaod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这是既得利益者啊,自己免费得的学区特权,变现了,你没想别人的利益受损与公平不公平,
: :
:
: 请问你利益受什么损失是因为我获利造成的。
:
: 假设我们都住老破小,你那里没有好学区,我这里的 学校历来不错。如果强迫家长不能买我的学区,他们就会去买你那里的学区了吗?我没太懂。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FROM: 120.244.202.*]
☆─────────────────────────────────────☆
haitun8 (haitun) 于 (Tue Jul 6 06:41:10 2021) 提到:
农村原生家庭,怎么办啊?一直被收割。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无聊,在链家上看了下德外的房源,最便宜的700W,点开一看,是个地下室,房子里全是人工照明,透着阴暗潮湿,屋内因为空 ...
☆─────────────────────────────────────☆
huashenger (花生儿) 于 (Tue Jul 6 08:56:11 2021) 提到:
没在说学校好坏的事儿哈
学区房的诞生一个大前提,或者学区房房价到这个大前提,一定是经济发展比较好,推动整个城市房价的升高,人们也有钱是投资或者炒学区的概念,从而又导致了一部分地区房价的增高
所以,好学校不是别人纳税就变成好学校的,但是房价这么高,一定是分享了别人创造的蛋糕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只从理想化的角度去分析社会现象,是会陷入到误区的。就公平这个事情本身你就无法界定。好学校是因为占用了更多纳税人的钱变成好学校的吗?并不是。住在好学区里的人。是天选之人,祖祖辈辈就住在那里的吗?也不是。你突然在今时今日,一个时间节点上就断言公平与不公平。是不可能得到相对理性的答案的。
☆─────────────────────────────────────☆
zhbzhang (KiwiPaPa) 于 (Tue Jul 6 09:11:44 2021) 提到:
无视市场规律的多了,这叫事儿么?医疗公平么?教育公平么?养老公平么?
别对自己不利的就扯市场规律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 直接发就是无视市场规律的行为了。而且5亿从哪里来,税收吗?那对其它纳税人不公平。
☆─────────────────────────────────────☆
MaoJianqing (携酒仗剑傲同侪) 于 (Tue Jul 6 12:05:50 2021) 提到:
地下室的房子是有产权的吗?不是车库改造的吗?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 【 在 bbshome 的大作中提到: 】
: : 觉得只要不把这种势头炒作的过热。让他变成一种投机行为。真的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 : 还不疯狂吗?地下室都12-13价格,疯了吧
:
#发自zSMTH@RMX2173
☆─────────────────────────────────────☆
zypipi (zypipi) 于 (Tue Jul 6 15:20:00 2021) 提到:
【 在 luoxiaod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与直接发5亿,实际上是一样的,无非就是通过教育特权的形式来发而已,
: 为什么发5亿不公平,卖学区房就公平了呢?这有什么区别吗?
:
当然有区别,5亿是额外的开销了纳税人的钱。优质学校并没有。哪不公平了。你根本说不出来。
☆─────────────────────────────────────☆
zypipi (zypipi) 于 (Tue Jul 6 15:22:01 2021) 提到:
【 在 luoxiaod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得利,是一种非贡献的得利,从公平的角度上来说,应该允许买学区房,但是学区房产生的溢价,应该用来改善非学区房的学校的质量,而不是应该给你们这些得利者改善你的生活,
:
你可真逗,你生而为人,而不是生为动物,你没得利吗?你就公平了吗?是因为你贡献了才生而为人,还是因为你运气好,哪条规定说非贡献得利就一定有问题了。无非就是没得利的心里不爽而已。
☆─────────────────────────────────────☆
luoxiaoding (罗小丁同志既是一个公民又是一个人民) 于 (Tue Jul 6 15:50:54 2021) 提到:
第一,这个优质学校,就是用5亿的配套堆出来的,否则也不会有5亿的溢价,这5亿的配套,就是由纳税人的税款建设的,
第二,这5亿应该由上这个学校的家长支付给财政,而不是支付给学区房的前房主,这当然不公平。学区房的前房主是无贡献获利。这对于纳税人来说,是净损失。纳税人的税,无偿用于少数人的特权。
【 在 zypipi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我就觉得学区房这种政策挺好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Jul 6 15:20:00 2021), 站内
:
:
: 【 在 luoxiaod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与直接发5亿,实际上是一样的,无非就是通过教育特权的形式来发而已,
: : 为什么发5亿不公平,卖学区房就公平了呢?这有什么区别吗?
: :
:
: 当然有区别,5亿是额外的开销了纳税人的钱。优质学校并没有。哪不公平了。你根本说不出来。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FROM: 120.244.202.*]
☆─────────────────────────────────────☆
luoxiaoding (罗小丁同志既是一个公民又是一个人民) 于 (Tue Jul 6 15:54:14 2021) 提到:
你看看你这既得利益者的嘴脸吧。非贡献得利,就说明有其他人白白贡献了他们的贡献而没有回报,这公平吗?你的得利,总是其他人(纳税人或者学区房买家)创造的,而不是由上帝创造的。
纳税人建设了好学校,学区房买家使用了好学校,但是这个利益,被你这样的人白白获得了。这不是运气问题。
【 在 zypipi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我就觉得学区房这种政策挺好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Jul 6 15:22:01 2021), 站内
:
:
: 【 在 luoxiaod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的得利,是一种非贡献的得利,从公平的角度上来说,应该允许买学区房,但是学区房产生的溢价,应该用来改善非学区房的学校的质量,而不是应该给你们这些得利者改善你的生活,
: :
:
: 你可真逗,你生而为人,而不是生为动物,你没得利吗?你就公平了吗?是因为你贡献了才生而为人,还是因为你运气好,哪条规定说非贡献得利就一定有问题了。无非就是没得利的心里不爽而已。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FROM: 120.244.202.*]
☆─────────────────────────────────────☆
zypipi (zypipi) 于 (Tue Jul 6 16:23:12 2021) 提到:
【 在 luoxiaod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看看你这既得利益者的嘴脸吧。非贡献得利,就说明有其他人白白贡献了他们的贡献而没有回报,这公平吗?你的得利,总是其他人(纳税人或者学区房买家)创造的,而不是由上帝创造的。
: 纳税人建设了好学校,学区房买家使用了好学校,但是这个利益,被你这样的人白白获得了。这不是运气问题。
:
搞笑呢,你获得的利益又都是你自己贡献的?哪个学校不是纳税人贡献的。而且在北京,你怎么知道好学校获得的经费更多。相反的,对差学校的硬件投资改善反而更大你看不见吗。拿德外举例。最差的七中比最好的师大二附硬件改善投入大多了,很多好学校陈年破旧,比那些差学校多花纳税人什么钱了,你来给说说。别老生活在幻想里。好学校变成好学校你以为是靠花了更多纳税人的钱吗?根本不是。别在这里空想了。活在幻想里不好。还有,白白获得了学区房?你怎么定义白白获得了。你这种愤青一样的极端言辞过脑子了吗?你家房子是天上掉下来的?一张嘴就是极端思想。真可怕。
☆─────────────────────────────────────☆
zypipi (zypipi) 于 (Tue Jul 6 16:29:20 2021) 提到:
【 在 luoxiaod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第一,这个优质学校,就是用5亿的配套堆出来的,否则也不会有5亿的溢价,这5亿的配套,就是由纳税人的税款建设的,
: 第二,这5亿应该由上这个学校的家长支付给财政,而不是支付给学区房的前房主,这当然不公平。学区房的前房主是无贡献获利。这对于纳税人来说,是净损失。纳税人的税,无偿用于少数人的特权。
:
你搞笑呢?5亿什么配套,来给说说。我最喜欢怼你这种张口就来的。
好学校是学生成绩好,生源不是周边百姓提供的?是靠纳税提供的?
你根本不能证明好学校多花了更多纳税人的钱。看看北京这些年的教育投入,差学校获得的硬件改善比好学校差了吗?别总一天到晚搞的好像有一个好学校产生弄的跟全民都做了贡献一样。拿出点真凭实据。哪个好学校是因为比别的学校花了更多的纳税人的钱,且因为这是一个主因,然后变成好学校的。说几个我来听一听。
☆─────────────────────────────────────☆
zypipi (zypipi) 于 (Tue Jul 6 16:31:37 2021) 提到:
【 在 zhbzh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无视市场规律的多了,这叫事儿么?医疗公平么?教育公平么?养老公平么?
: 别对自己不利的就扯市场规律
别对自己不利,就扯公平,什么叫公平,你觉得的公平就是公平?
房屋是自由买卖。定价是市场定价。这就是符合了市场规律。和直接发钱就是有本质区别。扯别的没有用。
☆─────────────────────────────────────☆
zypipi (zypipi) 于 (Tue Jul 6 16:34:48 2021) 提到:
【 在 huashen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在说学校好坏的事儿哈
: 学区房的诞生一个大前提,或者学区房房价到这个大前提,一定是经济发展比较好,推动整个城市房价的升高,人们也有钱是投资或者炒学区的概念,从而又导致了一部分地区房价的增高
: 所以,好学校不是别人纳税就变成好学校的,但是房价这么高,一定是分享了别人创造的蛋糕
蛋糕怎么分需要一个机制,机制没有完善的,无论国家是哪个信仰,政党是哪个政体,发展走哪条道路。我觉得凡是能不走极端就已经是很好的选择了。既不能左,也不要右。目前房价过高并不好。我也不赞同炒作学区房。
☆─────────────────────────────────────☆
zypipi (zypipi) 于 (Tue Jul 6 16:38:23 2021) 提到:
【 在 haitun8 的大作中提到: 】
: 农村原生家庭,怎么办啊?一直被收割。
不谈假大空的话。农村家庭不能一概而论。江浙的农村也是农村,东北的农村也是农村。有些生活好到反而不愿意进城,有些则相反。你这问题不好回答。 要具体环境具体分析。不是所有农村家庭都被收割。是收割了那些自然条件不好,周边发展较差的农村。换言之,就算是这种条件不好的城市一样在被收割。
☆─────────────────────────────────────☆
zypipi (zypipi) 于 (Tue Jul 6 16:40:38 2021) 提到:
【 在 byronicher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不如私立学校好。
: 国家应该专门开设一种特殊学校,入学必须先入学校的俱乐部之类的。这个学校老师顶级,设备顶级。九年一贯,费用一年一百万。
: 收到费用后,10%用于本校硬件和软件建设,每个学生一年要贡献10万来建设学校,我觉得怎么也能软硬件都特别好。90%用于所在区的其他学校建设。
: ...................
你说的这种方法最大的问题是政务透明的问题。学校好建,老师好请,钱最后是不是能作用于社区改善,你没地方查。
☆─────────────────────────────────────☆
haitun8 (haitun) 于 (Tue Jul 6 16:47:27 2021) 提到:
嗯,那就时候占比最大的农村家庭,普通地方,逐渐衰败,年轻人平时进城,过年回家,村里只剩下老人小孩和流氓,不属于江浙发达地区。
你单独列出来生活好的农村,就是矫情,就是假大空。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不谈假大空的话。农村家庭不能一概而论。江浙的农村也是农村,东北的农村也是农村。有些生活好到反而不愿意进城,有些则相反。你这问题不好回答。 要具体环境具体分析。不是所有农村家庭都被收割。是收割了那些自然条件不好,周边发展较差的农村。换言之,就算是这种条件不好的城市一样在被收割。
☆─────────────────────────────────────☆
zypipi (zypipi) 于 (Tue Jul 6 17:03:07 2021) 提到:
【 在 haitun8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那就时候占比最大的农村家庭,普通地方,逐渐衰败,年轻人平时进城,过年回家,村里只剩下老人小孩和流氓,不属于江浙发达地区。
: 你单独列出来生活好的农村,就是矫情,就是假大空。
:
我单列出来怎么是矫情和假大空,我只是陈述一个事实,我陈述的事实又没有错,我同时也没把你画为某一类,是你自己没有讲清楚,就好像你问我汽车做个保养2000贵不贵,我肯定会说,那得看什么车。不能一概而论。我这么说有错吗?和矫情有什么关系。
你家农村要是自然条件不好。那就意味着没有办法通过优质农作物致富,也没法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这种第三产业致富。但这和别人收割你没有关系。是你祖祖辈辈历史选择的结果。你们村里有地痞。这难道也要怪发达地区掠夺了他的资源所以他才变成地痞的吗?被收割首先你得证明你的什么资源被收割了,如果你那里什么都没有。那不是被收割,是你们这个家族过去选择的失误。亦或是过去你那里有资源,后来枯竭了,那就是历史变迁的偶然性。也谈不上收割。
☆─────────────────────────────────────☆
huashenger (花生儿) 于 (Tue Jul 6 17:46:51 2021) 提到:
确实需要机制,完美的机制也并不存在,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现有不完善机制的批判。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 蛋糕怎么分需要一个机制,机制没有完善的,无论国家是哪个信仰,政党是哪个政体,发展走哪条道路。我觉得凡是能不走极端就已经是很好的选择了。既不能左,也不要右。目前房价过高并不好。我也不赞同炒作学区房。
☆─────────────────────────────────────☆
luoxiaoding (罗小丁同志既是一个公民又是一个人民) 于 (Tue Jul 6 17:55:55 2021) 提到:
你的学区房的溢价是白白的获得的,不是说你的学区房是白白获得的,
你买房与卖房的差价是教育特权的变现,这是事实,事实你懂不懂?
【 在 zypipi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我就觉得学区房这种政策挺好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Jul 6 16:23:12 2021), 站内
:
:
: 【 在 luoxiaod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看看你这既得利益者的嘴脸吧。非贡献得利,就说明有其他人白白贡献了他们的贡献而没有回报,这公平吗?你的得利,总是其他人(纳税人或者学区房买家)创造的,而不是由上帝创造的。
: : 纳税人建设了好学校,学区房买家使用了好学校,但是这个利益,被你这样的人白白获得了。这不是运气问题。
: :
:
: 搞笑呢,你获得的利益又都是你自己贡献的?哪个学校不是纳税人贡献的。而且在北京,你怎么知道好学校获得的经费更多。相反的,对差学校的硬件投资改善反而更大你看不见吗。拿德外举例。最差的七中比最好的师大二附硬件改善投入大多了,很多好学校陈年破旧,比那些差学校多花纳税人什么钱了,你来给说说。别老生活在幻想里。好学校变成好学校你以为是靠花了更多纳税人的钱吗?根本不是。别在这里空想了。活在幻想里不好。还有,白白获得了学区房?你怎么定义白白获得了。你这种愤青一样的极端言辞过脑子了吗?你家房子是天上掉下来的?一张嘴就是极端思想。真可怕。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FROM: 120.244.202.*]
☆─────────────────────────────────────☆
zypipi (zypipi) 于 (Tue Jul 6 19:07:12 2021) 提到:
【 在 luoxiaod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学区房的溢价是白白的获得的,不是说你的学区房是白白获得的,
: 你买房与卖房的差价是教育特权的变现,这是事实,事实你懂不懂?
:
如果我周边的学校因为获得了更多纳税人的贡献,因此变成了好的学校,你可以说这是学校获得了教育特权。可惜这并不是事实。一个学校建立的时间比较早,起初成绩比周边学校可能好一点,然后房子也不贵,大家就愿意搬来这里居住,这就开始了一个正向的循环,房价变得越来越高,居住的人重视教育的比例越来越高,学校成绩从比其它学校好一点点变成了好很多,有人发现了其中的商机。投机的资金也开始涌入。房价飞天。你可以谴责那些投机的。但整个过程就是一个简单的市场化的过程。你非要往公平不公平上扯。怎么算公平。学校起初成绩比别的学校好。生活在那里的家庭提供的生源有没有贡献。清华教职工地区的学校成绩好。生活在那里的人有没有贡献。什么叫白白获得。是我不尊重事实,还是你不尊重事实呢?你如果说特权,你就说清楚了是什么特权。我从没感受过什么特权。学校改造,全北京市的学校都改造。很多垃圾学校还重金进行了改造。要说特权。哪个才是特权你分的清吗?
修改:zypipi FROM 120.244.202.*
FROM 120.24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