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谈谈高适749年中的进士
- 好一个没出入。:)
 【 在 druidps 的大作中提到: 】
 : H缓蠡购梅⒁槁郏婵扇侨艘恍
 : 我已经透漏过,我的信息资料来源,大部分是20年前看的纸质书。其中一本《李白传》这样的。
 : 不是点点搜索引擎,看看一己之见的自媒体号就自以为是的了。
 : 无论自媒体号怎么传。
 : 1,中年潦倒的高适曾在物质,精神上大大受益年长他数岁,手头宽余出手阔绰的李白。
 : 2,高适飞黄腾达后疏远李白,拒绝帮助李白,二人不再往来写诗。
 : 3,李白在其他的权贵明里暗里帮助下被新皇帝赦免。
 : 这三件事是没出入的的。
 --
 FROM 223.72.37.*
 
- 【 在 coolchan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一个没出入。:)
 
 
 这位兄台史学基础扎实,很是严谨认真。
 久仰久仰。
 
 然而司马迁之所以成为伟大的原因,不仅他考据严谨,文笔优美,还有他的社会常识丰富,深悉人性。
 
 高适的干谒科举,在和李白同游后顺利很多。
 
 你觉得腰缠十万钱的李白和比自己穷,比自己小的人一起喝酒,会aa的话,那我就无话可说了。
 --
 FROM 117.136.68.*
 
- 三大礼赋也没有入仕,待制集贤院,这是进候补了,应该是西元
 741年的事,候补了
 四年755年被授了个河西县尉的九品他拒绝了,
 然后给了一个留京名额: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一个正八品下、
 看守兵甲器仗、管理门禁锁钥的官职。
 
 【 在 coolchan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错得离谱:
 : 高适没有中进士,而是有道科,要简单许多。
 : 所谓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有道就更不必说了。
 : ...................
 --
 FROM 180.162.8.*
 
- 这个durudip感觉是输出错误信息的高级AI,看得我就想皱眉头,
 经常一本正经的输出各种硬伤遍地的错误信息。
 
 【 在 coolchan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错误更甚,完全是在臆想。
 --
 FROM 180.162.8.*
 
- 幸会幸会。
 
 李白是否腰缠十万钱,貌似没有证据,
 他倒是有“欲邀击筑悲歌饮,正值倾家无酒钱。”的时候。
 
 另外,高适居宋州,是本地主人,李白是外来之客,
 各项花费,必然不可能是李白一人大包大揽。
 这应该算是社会常识和基本人性吧?:)
 虽然这个问题貌似也意义不大。
 
 至于高适的干谒之类,本来就是一时风气,必然是有的,
 但也不至于“在和李白同游后顺利很多”。
 高家是大家族,各种交往本来不少,
 高适给侄子高式颜写:
 “部曲尽公侯,舆台亦朱紫。……劝尔惟一言,家声勿沦滓。”
 可见一斑。
 后来高适正是通过宋州刺史的举荐才入仕的,正得其证。
 宋州本地的大家族,结交宋州刺史,
 想必不需要李白这个外来客来引荐。:)
 
 【 在 druidp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位兄台史学基础扎实,很是严谨认真。
 : 久仰久仰。
 : 然而司马迁之所以成为伟大的原因,不仅他考据严谨,文笔优美,还有他的社会常识丰富,深悉人性。
 : 高适的干谒科举,在和李白同游后顺利很多。
 : 你觉得腰缠十万钱的李白和比自己穷,比自己小的人一起喝酒,会aa的话,那我就无话可说了。
 --
 FROM 223.72.37.*
 
- 【 在 coolchan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幸会幸会。
 : 李白是否腰缠十万钱,貌似没有证据,
 : 他倒是有“欲邀击筑悲歌饮,正值倾家无酒钱。”的时候。
 : ...................
 
 
 
 这位朋友考据功夫了得。
 学院气很浓,可能对人情世故,社会常识不甚少涉及。
 
 
 说自己穷的人,往往不一定真穷,可能很有钱。
 夸自己有钱的人,往往不一定有钱,更有可能是真的穷。
 
 这个道理,现代人理解起来没有障碍吧。
 
 李白率真洒脱,以著名的诗句作证,“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千金散尽还复来”。
 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档次,更能体现其财富状况,而不是片言只语。
 
 李白家是真的有钱,至少李白长期有钱过,娶的老婆也是名门之后,大户人家。“赐金放还”,也是于史有载的。
 
 李白数度很有钱,这一点,也是没人能否认的。
 
 就好像庄子,穷酸文人以己度人,想当然认为庄子很穷,但实际上庄子得到楚王还是宋王,一大笔酬金的。
 --
 FROM 117.136.46.*
 
- 三大礼赋获得出身,有散官衔,就等同于入仕了。
 唐代三大入选途径:常选,制选,进献文章。
 杜甫通过三大礼赋获取的资格和科考是平级的。
 
 献赋是751年,获得出身应该是752年,兄写741年,想来是笔误了。
 
 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应当是从八品下,也不是简单的看管之职,
 应当还掌管一些缮造工程之类的,不过这个记得不是很清楚了。
 
 【 在 earthmous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三大礼赋也没有入仕,待制集贤院,这是进候补了,应该是西元
 : 741年的事,候补了
 : 四年755年被授了个河西县尉的九品他拒绝了,
 : 然后给了一个留京名额: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一个正八品下、
 : 看守兵甲器仗、管理门禁锁钥的官职。
 --
 FROM 223.72.37.*
 
- 领教领教。
 
 若如此说,高适和李白的家财应该差不多。
 
 李白说:“欲邀击筑悲歌饮,正值倾家无酒钱。”
 高适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两个人都很有钱,也都很谦虚。:)
 
 
 【 在 druidp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位朋友考据功夫了得。
 : 学院气很浓,可能对人情世故,社会常识不甚少涉及。
 : 说自己穷的人,往往不一定真穷,可能很有钱。
 : 夸自己有钱的人,往往不一定有钱,更有可能是真的穷。
 : 这个道理,现代人理解起来没有障碍吧。
 : 李白率真洒脱,以著名的诗句作证,“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千金散尽还复来”。
 : 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档次,更能体现其财富状况,而不是片言只语。
 : 李白家是真的有钱,至少李白长期有钱过,娶的老婆也是名门之后,大户人家。“赐金放还”,也是于史有载的。
 : 李白数度很有钱,这一点,也是没人能否认的。
 : 就好像庄子,穷酸文人以己度人,想当然认为庄子很穷,但实际上庄子得到楚王还是宋王,一大笔酬金的。
 --
 FROM 223.72.37.*
 
- 【 在 coolchan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领教领教。
 : 若如此说,高适和李白的家财应该差不多。
 : 李白说:“欲邀击筑悲歌饮,正值倾家无酒钱。”
 : ...................
 
 
 
 李白是真有钱,偶尔哭哭穷。
 高适是真穷,偶尔吹吹牛。
 
 至于如何得出这个结论,你自己不妨虚长些时日,经历些事儿,认识些有钱公子哥儿,交几个穷且有才华的朋友,就明白了。
 --
 FROM 180.107.66.*
 
- 是笔误,是西元751年。反正也是够惨的。
 
 这几天因为这个电影查了一些数据,讲到天宝十四年人口到达
 一个最高点,8000万。杜甫的儿子饿死也是这一年,他作为一
 个小官是普遍现象,还是因为他为了致仕在长安这么多年没钱
 养家导致的?说不定家里有男人的农民也没这么惨?
 
 
 或者就是,3000万人口膨胀到8000万,进入马尔萨斯陷阱了?
 是个王朝都得崩溃。记得罗马帝国也是,顶峰人口是7500万,
 然后就迅速崩溃了,贫富差距过大+人口过多,内部就开始乱
 了。
 
 回头考察这些历史的时候就在想,早早的把安禄山撸了,暴乱
 就不会发生吗?安史之乱的主力是汉人,而不是胡人,主要都
 是那些均田制下失去土地的流民(也可以说是人口爆炸国家无
 地可分导致的gai溜子们太多了),他们没有什么上升的希望,
 也没有获得土地的希望,所以很多战斗都非常残酷,通常在冷
 兵器时代10%的伤亡军队就会溃散掉,香积寺之战双方战损比
 60%才决出胜负,可见叛军的战斗意志力之强。
 
 【 在 coolchan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三大礼赋获得出身,有散官衔,就等同于入仕了。
 : 唐代三大入选途径:常选,制选,进献文章。
 : 杜甫通过三大礼赋获取的资格和科考是平级的。
 : ...................
 --
 FROM 123.15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