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发专报,也可以写内参。这个体系并不是坐而论道,最终是要指导产业实践的。在指导产业实践之前,你需要用你系统化的理论,合理解释所有之前发生过的产业实践,也就是必须经受多轮次的历史性实践检验。而且,即使跳出这个系统,在其他类似系统中,也必须存在同样的理论或实践。
总之,方法肯定是文献调研,但结论和成果必须能经受住多角度、多视野的综合检验。
这个东西有长期的实践史,能有条件研究的人,国内就那几家单位,有胆识去干这件事的,没有几个人。通过同类课题研究,就可以知道彼此。其他人的研究深度,你当然知道。他们都没有你的研究全面、深入、系统、更多角度。
【 在 sarcanism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最初的逻辑是,所做的事情,不方便发论文。
: 现在是要用现有文献,证明你的研究是最全面的。这个链条是不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同领域其他人,也没有发论文,那你怎么获取准确的研究现状呢?
: 另外,我不清楚你是否写过专报,我们单位是有专报渠道,但不是给一般人准备的。
: ...................
--
FROM 125.3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