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名的当属现代物理巨匠费曼先生。据说当年他第一次上课时,选课爆满,听课爆满,半学期下来,选课学生减半,但听课人头仍是爆满,直到学期末,里面一半是老师。
还有可爱的麦克斯韦,据说也是操着浓重的英国地方口音上课,学生听不懂,不是听不懂他的英语,是听不懂课,呵呵。
【 在 JINKLA 的大作中提到: 】
: 认真备课的学生也不听,听不听一方面是看课程对学生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就是看形式和内容是否吸引学生。形式的事大家说的比较多,活跃气氛,但这些对于知识理解真未必有帮助。上大学时印象最深的一个老师,一上课就闲聊,有时候能拿出40分钟闲聊剩5分钟讲内容。
: 内容吸引人有一定作用,但确实也不是可以完全推广的。看过全国比赛获奖的课,确实很好看,主要突出的是铺垫,以及讲很多花里胡哨的应用,但如果一直这么讲,总时间严重超时,学生也会审美疲劳。
: 至少我个人喜欢的还是把授课内容的讲的条理清楚,整体结构明白,逻辑关联清楚等,因为这些是自学不好掌握的。但如果只关注这些大多数学生肯定还是不爱听的
--
修改:a358 FROM 111.197.237.*
FROM 111.197.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