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备课的学生也不听,听不听一方面是看课程对学生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就是看形式和内容是否吸引学生。形式的事大家说的比较多,活跃气氛,但这些对于知识理解真未必有帮助。上大学时印象最深的一个老师,一上课就闲聊,有时候能拿出40分钟闲聊剩5分钟讲内容。
内容吸引人有一定作用,但确实也不是可以完全推广的。看过全国比赛获奖的课,确实很好看,主要突出的是铺垫,以及讲很多花里胡哨的应用,但如果一直这么讲,总时间严重超时,学生也会审美疲劳。
至少我个人喜欢的还是把授课内容的讲的条理清楚,整体结构明白,逻辑关联清楚等,因为这些是自学不好掌握的。但如果只关注这些大多数学生肯定还是不爱听的
【 在 cokebear 的大作中提到: 】
: 根源在于考试要放水,不放水,学生自然要认真听老师的每句话。
: 而真正的根源在于,上课相对科研,对学校的发展忽略不计,所以传授知识已经不是领导看重的
: 认真备课、上课、出卷的老师就是异类,领导和学生都不待见,久而久之,所有考试都得放水,既然考试可以水过,谁会认真听呢
: ...................
--
FROM 111.20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