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某种程度上,是有“仇”
为啥有仇呢?
因为被剥夺
剥夺了什么呢?
剥夺了成长过程中,足够的建立自我、意识“我”是个什么东西的探索机会,比如可能是若干次的好奇引发了来自家长的呵斥,若干次因为调皮引发家长的惩罚,若干次的自我证明或试图自我做主却引发了来自家长的贬低和否定,若干次的委屈求助却也会在家长那里继续碰壁导致难过加倍……
全都是各种不起眼的小事,甚至在成人眼里感觉大跌眼镜的原因:就这?就这?!
这些成长经历中跌跌撞撞的积累,再叠加成人有意无意带来的引发内疚的导向:你爸/妈那么糟糕,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跟你爸/妈离婚了;哪次不是你要啥我就满足你啥,你就考了这点分;爸爸妈妈都这么优秀,你怎么就这么不上道,这么简单都学不会……
嗯,原本全心全意信赖倚赖父母的这些小糯米团子们,就在各种言语和态度还有行动上被揉搓着拉扯着,自身建立起来的面对世界的内核,主打一个不自信、没兴趣、无力感、麻溜的甩锅……于是他们抑郁、焦虑、强迫、抽动、反抗、冷漠、迟钝……
他们总结不出来自己咋回事,也一边知道父母不易一边想挣脱父母要求和期待,他们厌烦着父母,也厌恶着自己
【 在 iambigcat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孩子为啥这么难搞?
: 是对家长有仇吗?
: 好话坏话都听不进去,咋不上天呢。
: ...................
--
FROM 111.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