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种题跟高考压轴题不是一个套路,但思路还是比较清晰,就是找动点轨迹覆盖的区域。如果对解析几何中点在坐标系里的旋转对称变换熟悉的话,求解起来不难。但在有限时间内做出来确实不容易。
我试着给一个一般情况下的解析解:设坐标系内一点坐标为C(x0,y0),对其做题目要求的θ-L变换,一般性起见,设L的逆时针旋转角度為α,L在y轴截距为t。变换后的C’坐标为(x,y)。则有,
x= -x0*cos(2α+θ)-y0*sin(2α+θ)+t*2sin(α)sin(α)
y= -x0*sin(2α+θ)+y0*cos(2α+θ)+t*2sin(α)cos(α)
同理带入D点坐标可以求得变换后的D’点坐标。
但我觉得作为初三题目不应该这样做,尤其是考场情景。应该有更好的处理技巧。
—————————————
修正一下,x,y表达式中t的系数应该对调才是对的。即
x= -x0*cos(2α+θ)-y0*sin(2α+θ)+t*2sin(α)cos(α)
y= -x0*sin(2α+θ)+y0*cos(2α+θ)+t*2sin(α)sin(α)
【 在 Oliver87 的大作中提到: 】
: 佩服!这么去做就简单多了
: 其实你这个思路跟解析几何没关系啊,核心思路是平几的动点轨迹。一下子简化了。
: 我看它前面小问的意思,应该是引导你去转正方形,我昨天转了两次就放弃了,太费劲。不过算的话也就用到特殊角的勾股定理吧。
--
修改:ld2020 FROM 114.254.172.*
FROM 114.254.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