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不理解为什么要预习,现在看高中课本理解了:因为需要预备知识或者因为新概念太多。举例说明,高中地理讲气温气压和风,老师可能会举例极地东风带或者西风带,初中学过可能很多人忘了,这就需要预习。你不预习也没事,老师会简单介绍但是总是自己学了更好。举例高中政治课本,很多词学生不理解意思,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不是普通的人民,专政这个词生活中也用不到,就需要预习,预习后学起来效率更高。
我以前也不复习,觉得上课听了就完了,现在觉得,复习的内容一个是梳理出重要东西,一个是更深入理解或者推广到更宽的场景更多的应用。举例说明梳理,学了很多新内容要把关联节点找到,这是重点。举例说明深入理解,学了匀加速运动,s=vt+0.5att,复习时可以问问自己公式变形为s=(v+0.5*at)*t的物理意义和用途,用途是等时间间隔内运动路程增量相等。
还有多章节复习比如我孩子有一天告诉我,好像三中全会很重要。我就告诉他,共产党中央全会的惯例,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都决定什么。
--
FROM 106.12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