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讨论]小红薯上刷到一个数竞省二,化竞省二,物竞省三
都是打酱油的学法,上去宣传,死犟的人不多。
那些进了省队进top2无果的人相对还多点,但这种是有天赋要求的。
【 在 ptco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很多经过实践后发的总结
: 水木上不多见,小红书上很多,既有家长的也有学生自己的,教训是很惨痛的
:
--
FROM 114.246.239.*
【 在 fanzita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周末去上海一个高中听他们宣讲,PPT上列举了一个模范学生:
: 数学物理省二,生物化学上海市一等奖(应该不是高联),语文竞赛上海市第五名,地理校内竞赛全校第一。高一考上科大少年班没有去,最后高考去了清华。
: 这个高中在上海市排名十名开外,有的年份0清北。
厉害厉害, 全科选手,
能上清华, 英语也要140左右.
哈哈哈
--
FROM 124.65.133.*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厉害,但不累吗?
应该不累,
非竞赛生,
只是打酱油的,
哈哈哈
--
FROM 124.65.133.*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是得看省份或者分数,数之谜(数竞生聚集地)上的一个活跃用户,小朋友高中三年进了数物信三个省队,但仔细看分数,省队线比一些省份省一线都低很多,甚至接近省二线。
: 往年宣传那种参加竞赛考试的高考状元或者高分的,在竞赛弱省能进省队,在中间省份能拿省一。
嗯嗯嗯,
和老大附牛蛙没法比,
不过在普娃中这个算是战斗机了.
--
FROM 124.65.133.*
最新政策,竞赛保送选手入学后的专业从原来的竞赛科目“相关专业”变更为“相对应的基础学科专业”,一词之差也提现了政策的导向。家长们要保存清醒。
--
FROM 123.122.160.*
【 在 ZhangJuZh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红书上看到大连有个学生数学物理双省队,物理已经进国集了,这个还是很牛的
您说的这个和这个案例有的差别很大呀,
哈哈哈
双省队,
哪得多牛呀,
一般人没这个胆量.
--
FROM 124.65.133.*
【 在 hfyx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获奖名额太多了,稍微学学打个酱油就有省三、再用点心能搞定半道大题就能省二,基本算是业余爱好了。
: 不是想象中的竞赛概念,大家都经过奋勇拼搏,然后有的的三,有的二,有的一。
: 现在竞赛政策严苛,没啥收益,只有最上面那点选手才正经拼。
嗯嗯嗯,
人家就是业余选手,
不过这个成绩,
高考没问题的.
俺们学校省三末尾,
高考数学142.
--
FROM 124.65.133.*
其实以前数学和信息双省队都有不少
数学和物理双省队的好像不多,尤其是在竞赛强省
【 在 dapao244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说的这个和这个案例有的差别很大呀,
: 哈哈哈
: 双省队,
: ...................
--
修改:ZhangJuZheng FROM 124.160.72.*
FROM 124.160.72.*
【 在 ptco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对于这些最终不能进省队的牛娃来说,如果从一开始就不碰竞赛,结果可能会更好。
牛蛙起码要省一起步吧,
这个算是业余选手中的战斗机了.
哈哈哈
--
FROM 124.65.133.*
【 在 ptco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新政策,竞赛保送选手入学后的专业从原来的竞赛科目“相关专业”变更为“相对应的基础学科专业”,一词之差也提现了政策的导向。家长们要保存清醒。
没有一个省一,
应该没法报送.
强基笔试有优势,
面试也有优势.
--
FROM 124.6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