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现在去申美本的学生还多吗?
美博今年还好申么?经过trump这一番折腾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感觉我孩子他们没这么刷啊,一般都申博的,本科找工作的很少了
--
FROM 221.222.20.*
没有身份难度还是挺高的
以前是靠工作得身份
现在需要靠身份得工作
澳洲不了解 美加现在都是这样
【 在 davisliuyi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42.179.74.*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身份难度还是挺高的
: 以前是靠工作得身份
: 现在需要靠身份得工作
: ...................
是的,现在赴美留学,如果想留下来,就必须读博(当然读博解决身份也不容易,但比硕士以下强),靠工签抽签太难了。我认识几个在美国工作四五年了,最后身份难解决,回国了。
--
修改:davisliuyi FROM 120.244.220.*
FROM 120.244.220.*
当地华人孩子上名校的比例很高吗?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潘石屹这样的大款在当地华人中的比例很高么?
--
FROM 36.159.165.*
为什么安排孩子去拼呢?能力不错,窝在哪儿都有机会。
家长在外长期工作的,来回卷是顺势而为,普通中产家庭,把孩子送出去,图啥呢?
【 在 davisliuyi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外阶层差距小,对劳动者保护比国内强。在国外做个电工、卡车司机、下水道修理工这些手艺人,比国内强很多。只要勤劳,华人在国外问题都不大。
: 同学给孩子选的电气工程,我感觉如果能进入当地的电力系统,收入不高也稳定吧,但没有身份是不是找工作也难。另一个朋友孩子留学加拿大,学的石油专业,硕士毕业后也没有从事对口工作,后来找到一份国际采购相关工作,主要负责中国大陆的物资采购,据说干得也不错孩子也开心,而且都在加拿大结婚生子了。
: 海外留学,不考虑专业,不考虑就业,但只要孩子认真学习、多参加实习,对于孩子的成长总体是利大于弊的。尤其是男孩,到外面闯一闯挺不错。
--
FROM 221.223.196.*
基本都???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meismmu 的大作中提到: 】
: 基本都出去了
: --
:
--
FROM 114.249.27.*
瞧不上华南理工 估计是跟国外的大学比 ,人少环境好,。
看过什么样生活了。 中国人口多 本身就是一种更难的挣扎,所以国外收银员的热情 的舒适,如果他让她每天按照国内 永辉 物美 等人流量 ,我不信他还每天那么开心
国内确实培养的牛马更好用, 但还是有上升空间的,毕竟是主流文化;国外 一张黄皮 ,基本很难拿头等社会的入场券;欧美的反歧视 这个应该也是多年斗争的结果
我们去美国玩,被超市门口五大三粗的黑人(不知道是不是发广告的岗位)特热情的China China打招呼 后 ,感觉这地 有点怕,随时能被捏扁的感觉
【 在 davisliuyi (有梦到黎明)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我原本也这样认为。包括我自己也不想移民美国了。但我同学在广州,他们做出了一个决定,送孩子去澳洲学理工专业的本科。我问他孩子能考上国内211吗,他没正面回答。
: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 时代不一样了
: : 现在父母都不爱来……
--
FROM 120.244.160.*
国内这些工作都算底层工作了 我们人多,以前都去抢快钱,这方面保护确实少,而且大家的舒适其实也是踩着这些人的脊梁发展起来的,不过现在慢慢通过市场和人口来调整(装修的工费越来越高 搞不好以后大家也变成 会割草,各种修 ,自己理发的全面型人才了)
可读了美本 参照这些岗位有意义吗?
【 在 davisliuyi (有梦到黎明) 的大作中提到: 】
国外阶层差距小,对劳动者保护比国内强。在国外做个电工、卡车司机、下水道修理工这些手艺人,比国内强很多。只要勤劳,华人在国外问题都不大。
: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 看什么算就业
: : 随便打个工都不难
: : 这边刷盘子还是要比国内刷盘子活得好一些
--
FROM 120.244.160.*
【 在 v5qfii 的大作中提到: 】
: 瞧不上华南理工 估计是跟国外的大学比 ,人少环境好,。
: 看过什么样生活了。 中国人口多 本身就是一种更难的挣扎,所以国外收银员的热情 的舒适,如果他让她每天按照国内 永辉 物美 等人流量 ,我不信他还每天那么开心
: 国内确实培养的牛马更好用, 但还是有上升空间的,毕竟是主流文化;国外 一张黄皮 ,基本很难拿头等社会的入场券;欧美的反歧视 这个应该也是多年斗争的结果
: ...................
美国治安不太好,夜晚8点以后就不安全了。同学送孩子去的澳洲某大学。在我印象里,澳洲和加拿大30多年前是缺人的,很多技术移民就能过去。现在可能变了吧,也没关注过。
我年轻的时候,挺向往美国。20多年前留美同学回国约饭局,多少有些羡慕。但现在真的变了,一方面国内薪水上升,另一方面国内生活确实方便,但国内工作太卷,把民众身体都拖垮了。
同学家里情况不同,夫妻动手能力都比较强,孩子培养得自理能力强,家里也不穷。20多年前就全款买下广州市中心两套房。我以为这样的孩子和家庭可以考虑出国甚至移民的。
至于华人在国外上限低,这是肯定的。但关键看你想不想要上限。有些人喜欢飞黄腾达,有些人喜欢一亩三分田,两种偏好都没毛病。至于华人在海外因为歧视导致一些恶性事件,个人觉得一是概率事件,二是媒体炒作。欧美体系下,有信仰的国家,民众素质还是合格的。
--
FROM 120.244.220.*
高知还谈“信仰”?宗教信仰有很多支系,覆盖全球绝大部分区域,信仰和素质一点关系都没有。
你们只看到了混得好的移民,还有不好的。
我大哥同学,武大数学系,90年代前分配到省外贸。媳妇是英语专业,受西方风潮影响,尚西方,非要移民,去了土澳。在当年出口拉动经济发展的年代,可真是坑了一家子,不说那些立足国内资源做国际贸易的(外贸很多人积聚客户资源后单干,造就一批先富),就是这些同学,读大学的,落榜的,纷纷混得比移民同学好多了,移民同学每回国,国内同学轮流做东请客。
2000年后可能是移民的红利期,现在看,也将没落。
【 在 davisliuyi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国治安不太好,夜晚8点以后就不安全了。同学送孩子去的澳洲某大学。在我印象里,澳洲和加拿大30多年前是缺人的,很多技术移民就能过去。现在可能变了吧,也没关注过。
: 我年轻的时候,挺向往美国。20多年前留美同学回国约饭局,多少有些羡慕。但现在真的变了,一方面国内薪水上升,另一方面国内生活确实方便,但国内工作太卷,把民众身体都拖垮了。
: 同学家里情况不同,夫妻动手能力都比较强,孩子培养得自理能力强,家里也不穷。20多年前就全款买下广州市中心两套房。我以为这样的孩子和家庭可以考虑出国甚至移民的。
: ...................
--
FROM 221.22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