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现在去申美本的学生还多吗?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留个学算是镀金 现在国内不太认了
: 除非去名校好专业 否则别说镀金 搞不好还是贬值
: 总让人怀疑是挺不过高考才逃到国外的
: ...................
所以,留学应该是去哪个国家,就要努力留下来。要么家长给力取得身份,要么孩子读到博士获得身份留下来。工签抽签太难了,也憋屈。当然,除了美国,其他国家留下来相对容易,只要学的理工科。
--
FROM 120.244.220.*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主要还是最大的留学地美国收紧了对这边的出国政策,一般出去美本的都是打算在那边找工作的,但现在工作机会越来越少
工作机会少,身份获取难度大,回国得不到认可。
--
FROM 120.244.220.*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这种就是一心想留国外的
: 而且确实能留
: 想清楚了 倒也没啥
二三十年前,很多想的是孩子有了身份,把父母、亲戚都办过去。我认识好几个都是以父母身份获得的绿卡。
--
FROM 120.244.220.*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时代不一样了
: 现在父母都不爱来……
是的,我原本也这样认为。包括我自己也不想移民美国了。但我同学在广州,他们做出了一个决定,送孩子去澳洲学理工专业的本科。我问他孩子能考上国内211吗,他没正面回答。但言语中他提到华南理工好像他还有些看不上,因为留学的那所学校好像在某个排行榜在全球前50还是前20。他在能源行业,自己感觉孩子工作全靠父母关系,所以送孩子出国,或许是想学门技术,然后在当地找到工作,然后全家都能移民澳洲吧。看来,也不是所有家长都不想到国外生活,可能分国家吧。澳洲据说压力没有美国大,气候也不错,人口也少,就业压力是不是比美国小?
--
FROM 120.244.220.*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什么算就业
: 随便打个工都不难
: 这边刷盘子还是要比国内刷盘子活得好一些
: ...................
国外阶层差距小,对劳动者保护比国内强。在国外做个电工、卡车司机、下水道修理工这些手艺人,比国内强很多。只要勤劳,华人在国外问题都不大。
同学给孩子选的电气工程,我感觉如果能进入当地的电力系统,收入不高也稳定吧,但没有身份是不是找工作也难。另一个朋友孩子留学加拿大,学的石油专业,硕士毕业后也没有从事对口工作,后来找到一份国际采购相关工作,主要负责中国大陆的物资采购,据说干得也不错孩子也开心,而且都在加拿大结婚生子了。
海外留学,不考虑专业,不考虑就业,但只要孩子认真学习、多参加实习,对于孩子的成长总体是利大于弊的。尤其是男孩,到外面闯一闯挺不错。
--
修改:davisliuyi FROM 120.244.220.*
FROM 120.244.220.*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身份难度还是挺高的
: 以前是靠工作得身份
: 现在需要靠身份得工作
: ...................
是的,现在赴美留学,如果想留下来,就必须读博(当然读博解决身份也不容易,但比硕士以下强),靠工签抽签太难了。我认识几个在美国工作四五年了,最后身份难解决,回国了。
--
修改:davisliuyi FROM 120.244.220.*
FROM 120.244.220.*
【 在 v5qfii 的大作中提到: 】
: 瞧不上华南理工 估计是跟国外的大学比 ,人少环境好,。
: 看过什么样生活了。 中国人口多 本身就是一种更难的挣扎,所以国外收银员的热情 的舒适,如果他让她每天按照国内 永辉 物美 等人流量 ,我不信他还每天那么开心
: 国内确实培养的牛马更好用, 但还是有上升空间的,毕竟是主流文化;国外 一张黄皮 ,基本很难拿头等社会的入场券;欧美的反歧视 这个应该也是多年斗争的结果
: ...................
美国治安不太好,夜晚8点以后就不安全了。同学送孩子去的澳洲某大学。在我印象里,澳洲和加拿大30多年前是缺人的,很多技术移民就能过去。现在可能变了吧,也没关注过。
我年轻的时候,挺向往美国。20多年前留美同学回国约饭局,多少有些羡慕。但现在真的变了,一方面国内薪水上升,另一方面国内生活确实方便,但国内工作太卷,把民众身体都拖垮了。
同学家里情况不同,夫妻动手能力都比较强,孩子培养得自理能力强,家里也不穷。20多年前就全款买下广州市中心两套房。我以为这样的孩子和家庭可以考虑出国甚至移民的。
至于华人在国外上限低,这是肯定的。但关键看你想不想要上限。有些人喜欢飞黄腾达,有些人喜欢一亩三分田,两种偏好都没毛病。至于华人在海外因为歧视导致一些恶性事件,个人觉得一是概率事件,二是媒体炒作。欧美体系下,有信仰的国家,民众素质还是合格的。
--
FROM 120.244.220.*
感觉上他们的生活更自力更生一些
生活自理能力弱财富又没有自由的,最好别去人工成本高的国家。比如,换个灯泡都需要找物业的,最好就别去了。
--
FROM 120.244.220.*
【 在 DreamDreams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加 这个定语我 就不跟你 辩论了
: 也许真有可能
: 不过 985 的硕博 和 本科 招生人数应该都是 公开数字
: ...................
985学校全日制硕士+博士每年招生量可能超过本科招生量了。但从在校生数量来看,由于本科是四年,而硕士是2-3年、博士3-5年,所以从存量来看,不好比较。qiangyishi的意思可能主要是硕博学生招生数量就已经超过该校本科招生数量。如果再加上非全日制硕士和工程博士,可能更多(当然在职研究生有人认为是花钱读的,但毕竟也要参加国家统一考试)。现在研究生学硕数量相对还少一些,但专硕都是大幅度扩招,非全硕士都是学校盈利项目,所以不排除211及以下学校硕博招生人数也超过本科招生人数了。这也是为什么人们认本科,不认硕博的原因之一吧。因为量大含金量就低了。
我印象里,清北等学术型大学大概率是硕博招生人数已经超过本科招生人数。他们自己的学生保研可能就是50%以上,还有博士学位点也多,也有不少。虽然都说本科能找到好工作不会读硕士,但那是30年前,没几个愿意读研,那时候研究生学位点也很少,供需都不旺。
然而,现在除非家里关系硬、拿钱砸或者专业特殊性,本科已经很难找到好工作了。211以上的大学都鼓励学生读研也算解决了就业。虽然明知读完研究生也不一定找到好工作,但人们倾向于把问题展期,就像人们倾向于获得当下的收益一样。
--
FROM 120.24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