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说下小娃的英语学习
额 没有高估低估 这是个fact
就是校内英语课用了多少个小时数
我认真算过而已
国内大概就是1000 加上作业就超出1000了
【 在 lurh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们鸡同鸭讲,还都错误评估形势
: 他是说小学初中没有1000小时,是说1000小时是高估了
: 你是说小学初中高中1000小时,是说1000小时是没有低估
: 核心都是,1000小时已经算高了
:
: 实际上,小学3年纪开始,到高三,一共10年
: 每年40周*每周5天*每课40分钟=133小时
: 只算上课都有1330小时。
: 这个是下限。只算上课时间,没算作业时间,刷题时间
: 如果学校稍微靠谱点,有一天多弄个啥外教课,啥的
:
: 结论:
: 1 北上广一线城市,中位数学校,校内英语学习,超过2000小时是没问题的。
: 2 家里稍微补个课,布置点额外的任务,3000小时是个及格时间。
: 3 大多数考入头部20%高中的,4000小时是中位数,这部分学生,平均高考英语是120
--
FROM 162.156.96.*
太厉害了
--
FROM 202.106.11.*
1600是词汇量吗?
那估计不够,我们词汇量大概在4000多,5000不到的样子。现在阅读同学基本都是用托福难度准备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幼儿园只有一个围棋拓展,运动就是自己在小区玩,没有幼小衔接
: 主要说说英语,英语4年级前跟学校,学校要求很低,平时没人监督娃英语学习,娃挺自律的,在学校已经完成作业,父母未操心娃任何英语学习,在家没背过单词,没有英语阅读,1年级后家里的绘本被我清理一空,没得看...
: 也从来没检查过娃的作业,老师也没反映问题,我们也没管
: ...................
--
FROM 103.35.105.*
词汇量应该比这大,1600词是初中要掌握的核心单词量,到高中考纲是3000词(含初中),如果英语想突出,要5000+。
除了单词,阅读量也有一个最低线,走应试路线,高效解决阅读的问题+单词量,就可能高分。
【 在 sunshine767 的大作中提到: 】
: 1600是词汇量吗?
: 那估计不够,我们词汇量大概在4000多,5000不到的样子。现在阅读同学基本都是用托福难度准备
--
FROM 221.223.193.*
是这样的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词汇量应该比这大,1600词是初中要掌握的核心单词量,到高中考纲是3000词(含初中),如果英语想突出,要5000+。
: 除了单词,阅读量也有一个最低线,走应试路线,高效解决阅读的问题+单词量,就可能高分。
--
FROM 103.35.105.*
3000小时应该靠谱,我娃小学投入时间少,基本就是上课时间,所以英语各方面能力都非常原始稚嫩。
初一投入时间多,除了上课,花了很多时间完成老师作业要求,效率低但必须经历,低效率阶段主要是提升亲和感(类似别人幼儿园时期的投入),亲和感上去了,效率就开始提升。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想了一下 狠一点的话
: 1000个小时打穿新概念1-4没什么问题
: 对付高考够了
: ...................
--
FROM 221.223.193.*
如果比课内提前学,上英语课就是复习和确认和找存在感,这1000小时还算利用起来了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 是真的 国内校内英语课时就1000了
: 从小学到高三
: 但是 恐怕这1000里浪费的时间不少
:
--
FROM 103.46.169.*
谢谢这么详细的回答啊,说到好几个有意义的点,我也认真回复下。
我没学过日语,看你描述的经历,以及梁启超“一灯油”学日语的传说,可能日语还真是比英语系统清晰简单。这有点儿激起了我学日语的兴趣,等我有时间学学试试哈哈。
你说的日语应试和应用无缝衔接,而英语应试应用却俩不靠的感觉,我也觉得很有意思。提一个可能性,这会不会跟你学日语是在日本,本身就在应用的环境之中有关系呢?
通过积累学英语效率很低,这个说法,也时常看到,倒是跟我家的体验不一样。我家孩子的英语学习,除了校内课上学习之外,主要就靠小学高年级两年五六百小时阅读的积累(中学阶段也有阅读,但那个阶段的阅读没有小学这两年密集),受益非常大,效率应该说是相当高,不论从时间、精力还是金钱的意义上。
(我就不用“原版路线”这个词了,因为感觉在本版吵架式讨论中,这种敏感概念经常用得很混乱,各说各话。而且我家虽倚重阅读,却不是从小就读英语书的意义上的原版娃。)
另外你说的那个理论上效率更高的路线,却有可能有人永远走不通,这确实是我国多年的现实。除了学习者天赋和毅力的差别外,我再提一个语言本身的因素,语言跟数理推论不一样,人脑跟机器不一样,不是说注入了规则,就能自如推出结果,所以背了单词和语法规则就学会了语言这种陡峭路线的理想状况很难出现。陡峭路线取得成功,可能这个人超级聪明+超级有毅力,也可能还有别的因素没被人看到,比如这个人其实除了背单词和语法还有大量的读和听。
【 在 Samstag 的大作中提到: 】
: 简单地说就是英语比日语麻烦很多。日语发音简单,语法清晰,不规则变化少。其实我学习英语和学习日语的方式是一样的,都是先打基础,把语法和单词掌握到较高水平(也就是俗称的应试路线),再去练习语言的应用。日语的基础一年左右就能打好,再有一年左右,口语也相当流畅了。还有一点,日语学习的应试和应用似乎没什么界限,无缝连接。而英语的应试和应用却是完全不挨着的感觉(也就是俗称的哑巴英语)。我不知道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等语言专家去研究吧。
: 英语的语法感觉又多又乱,单词的不规则变形也多,很多不讲理的地方。所以关于英语学习的讨论那么多,也是正常的。如果走原版路线,通过大量的积累去掌握英语,效率是很低的。前面网友说的几千小时理论,放日语这边都快练到母语水平了。但是如果按我那个路线,也就是先打基础再练应用,理论上效率更高,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因为天赋一般的孩子,光打基础这个阶段就非常漫长,会让他们抓狂,甚至有人永远打不好基础。而且就算准备好了基础,和应用之间也比较脱节。
:
--
修改:kksm FROM 114.250.178.*
FROM 114.250.178.*
擦,打了一堆字,发不出来,没了……
【 在 kksm 的大作中提到: 】
: 谢谢这么详细的回答啊,说到好几个有意义的点,我也认真回复下。
: 我没学过日语,看你描述的经历,以及梁启超“一灯油”学日语的传说,可能日语还真是比英语系统清晰简单。这有点儿激起了我学日语的兴趣,等我有时间学学试试哈哈。
: 你说的日语应试和应用无缝衔接,而英语应试应用却俩不靠的感觉,我也觉得很有意思。提一个可能性,这会不会跟你学日语是在日本,本身就在应用的环境之中呢?
: ...................
--
FROM 113.50.0.155
我跟你娃差不多,零基础入学,学校三年级开始有英语课,英语全靠校内。初一考进小强实验班,英语倒数,靠自学新概念初三下学期冲到英语年级第一,高考英语145,托福112。但我英语能追上来有两个必要条件,首先是我学习能力和自律性特别强,新概念二/三的课文两天能背一篇,一星期背三篇。其次我初三上学期就保送本校高中了,有充足的时间学英语。但我认为如果我在小时候语言敏感期好好学过英语的话,口语和写作会比现在更强。初中如果不用投入大量时间在英语上,而是提前学习高中内容,高中就不会那么挣扎。所以我女儿我是从三岁就给她英语启蒙了。目测她是一个各方面都很普通的孩子,数理化肯定达不到我的水平,但她的英语可以轻轻松松超过我。
--
FROM 123.12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