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世界名著丛书
《知性改进论》
荷兰 斯宾诺莎 著
贺麟 翻译
商务印书馆 出版
《知性改进论》是斯宾诺莎早期的著作,是方法论,认识论的著作。可以看作是他其他哲学书,尤其是《伦理学》的导论。
《知性改进论》是斯宾诺莎研究了培根的《新工具》,笛卡尔的《方法谈》后,对认识论,方法论研究之后的著作。
文字朴实,清晰,一点也不晦涩。可以说还是比较容易看懂的。
篇幅也不长,只有五章,四十多页。花费几天时间,就可以读通。
很多人看斯宾诺莎的《伦理学》会觉得一头雾水。我也是这样。
《伦理学》看过一遍,都没有怎么看懂。
个人觉得,如果在看《伦理学》之前,先看斯宾诺莎的《知性改进论》,《笛卡尔哲学原理》这两本书,对斯宾诺莎的基本观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再看《伦理学》,会比较容易一些。
很多人都赞赏过斯宾诺莎,说他是一个品性高洁的人。
他的言行,和他的思想基本上是符合的。
他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的哲学思想里提到的至善。
是一个令人心生敬佩的哲学家。
一 导言:论哲学的目的
在这一章节里,斯宾诺莎批判了把追求“财富,荣誉,感官快乐”当作最终目的的人。
提出了追求“至善”这样的品格,并且说明“这种品格的性质,就是人的心灵和整个自然相一致的知识”。
并且结论,一切科学的应该企及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追求“至善”。
二 论知识的种类
把人类可以得到的知识分为了四种。
提出,只有第四种知识,也就是“纯从认识一件事物的本质所得来的知识”,才能够到达最终的完善。
第四种知识,也就是直观的理性知识。
三 论知性
1.确定性是客观本质本身,两者是同一东西。
2.真的方法是教人去寻求事的客观本质或事物的真观念的途径。
3.提出正确(真的)方法的特点
4.认识的特点
5.真观念的特点
6.认识的规则
四 论想象
这一章的目的是将真观念与其他表象区分开来。例如,虚构的,错误,可疑的观念。
1.物存在的判断,性质
2.虚构的观念
3.消除混淆的方法
4.错误观念的辨别,性质
5.真观念的性质
6.可疑观念
7.记忆与忘记
五 论界说
本章节主要论述方法所要达到的目的,达到这种目的的工具。
1.界说条件
2.推论的方法
3.研究的对象为固定,永恒的事物。这些事物的界说,研究原则。
4.知性界说是自明的
5.知性的特质
6.错误的观念完全由于知性的缺陷
最后,再说说这本书里比较有意思的观点。
一
“所有恶的产生都是由于一切快乐,痛苦全部系于我们所贪爱的事物性质。”
“所有这些心灵的烦扰都起于前面所说过的那些变幻无常的东西。”
斯宾诺莎在他人生中也是贯穿了这些思想。
靠着磨镜片为生,仅仅维系自己最简单的的朴实生活,不追求那些寻常人所看重的东西。
二
“至善”是可以到达的,只要我们拥有了正确的认识方法。
至善是“人的心灵与整个自然相一致的知识”。
也就是说,在斯宾诺莎看来,世界是可知的。
许多哲学家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或者就算可知,我们也不可能触摸到最本质的,最基础的东西。
相比较,斯宾诺莎的观点带给人许多希望。
三
第四章中,斯宾诺莎对于存在的性质分析非常明晰。
四
虚构观念,错误观念,可疑观念的定义,区分非常有意思。
在今天看来也是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
五
“错误的,可疑的观念完全由于知识的缺陷。”
这个观点非常有趣,也非常实际。
--
FROM 112.46.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