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选制上绞杀小d的关键是大概2003年左右搞的,内容很多,当时是绿发起,蓝支持推动的,绿为的是巩固两d制来确保dpp成为第一大d(实质目的是为了避免李登辉操控绿营),蓝本应反对,但处于消灭亲新的需要。
其中第一是把大选区比例制改为小选区单一选区制,由于任一选取只有一人当选从而使得任何选区都变为对决,使小d候选人很难获胜。
第二是不分区和单一选区的关系上采用了并立制而不是通常使用的联立制,使得新兴zd即使获得30%的政党支持度,在立院席次都只能有10%的占比,进一步削弱小d
第三是你说的这个,其中还有一点,就是少于多少人(3或者5)不能组成立院d团,也就是必须选择一个大d依附
第四,同样重要,就是zd票拿不到3%(具体数字我记不太清了),拿不到zd补助款。这才是绞杀小d的又一关键。新党常年挣扎在生存线上都是因为这一规定,每次都在生死边缘,如果这一次过了就能活下来,如果没过当时就只能靠郁慕名卖长寿烟补贴
然后很快亲民d和新d就泡沫化了。绿营小d也再也起不来了,像范云,刘一德,黄国昌都会很快兴起,很快泡沫
【 在 wahrhei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世界上大多数总统制政体都采用“两轮投票制”,以确保当选者得票数超过50%。美国总统选举虽是一轮,也要求选举人票过半。但台湾选举却使用“一轮投票制”,当选者无需得票过半。这是李登辉为了扶持民进党在2000年上台搞的,当时陈水扁以39%得票率当选。
: 台湾还有一个奇葩的选举制度,即所谓“5%门槛”。政党要获得“不分区立委”席位与“总统”候选人提名资格 ,必须至少要有5%的“政党票”。
: 这制度有利于大党,而极其不利于小党,是国民党与民进党合谋搞出来打压小党的。小党因很难获得5%“政党票”,就难以参选“总统”。事实上,台湾立法院现有34席“不分区立委”,如果按比例分配,3%的“政党票”就可获得席位。而“5%门槛”使小党席位被大党“吞掉了”。
: ...................
--
FROM 117.1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