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與孟尚書書』云:
“及秦滅,漢興且百年,尚未知修明先王之道。其後
始除挾書之律,稍求亡書,招學士,經雖少得,尚皆殘缺,
十亡二三。故學士多老死,新者不見全經,不能盡知先王之
事,各以所見為守,分離乖隔,不合不公,二帝三王群聖人
之道於是大壞。後之學者無所尋逐,以至於今,泯泯也。...
其大經大法皆亡滅而不救,壞爛而不收,所謂存十一於千
百,安在其能廓如也?...韓愈乃欲全之於已壞之後,嗚呼,
其亦不量其力,且見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雖然,使其
道由愈而粗傳,雖滅死萬萬無恨!”
韩公在此指明“漢興且百年,尚未知修明先王之道。”对武帝指定“五经博士”新编的谬本不以为然,公然无视。除了旗帜鲜明地继承先秦道统,排除漢儒,攮斥佛老异端外,韓愈还反对秦汉以来的“大一统”,向往西周封建制:
“古之士,三月不仕則相吊,故出疆必載質。然所以重
於自進者,以其于周不可則去之魯。於魯不可則去之齊。於
齊不可則去之宋之鄭之秦之楚也。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國,
舍乎此則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故士之行道者不得於朝則
山林而已矣。”(《後二十九日復上宰相書》)。
對“天人合一”“陰陽五行”“阳尊阴卑”、“三统”、“三正”汉以来正能量新理论虽然不敢公开骂,但都“不感興趣”,在《答侯繼書》表现得很清楚:
“僕少好學問,自《五經》之外,百氏之書,未有聞而
不求得而不觀者,然其所志,惟在其意義所歸。至於禮樂之
名數,陰陽土地星辰方藥之書,未嘗一得其門戶;雖今之仕
進者不要此道,然古之人未有不通此而能為大賢君子者。僕
雖庸愚,每讀書,輒用自愧。今幸不為時所用,無朝夕役役
之勞,將試學焉。”
--
FROM 117.14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