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张亚东成为王菲的御用制作人,又相继为她制作个人音乐专辑《只爱陌生人》《寓言》《将爱》。
发行于千禧年的专辑《寓言》,被认为是跨时代的艺术作品,有感情的悲喜,也有对生命的解读。
许多年过去,谈起张亚东,一向高冷的天后王菲仍说:
“我是非常欣赏他的,从他写第一首歌给我,我就非常喜欢。”
张亚东的音乐天赋,一发不可收拾。
灵感一来,很多歌都是几分钟内唱一遍,他的曲子就已经写完。
毋庸置疑,在音乐创作上,张亚东得到了命运的垂青。
那些年,他给很多音乐人的作品以血肉,于他而言,感情最为深厚的,是“小朴”。
回望世纪末的最后一年,朴树发行了《我去2000年》对将要过去的九十年代做了告别,制作人是张亚东。
张亚东、窦唯、李延亮和朴树一起排练,录制得艰辛,最痛苦的是没有钱。像朴树这样极度追求完美的人,做音乐无异于是在烧钱。
张亚东只好带着朴树,去蹭王菲的录音棚。
1999年,港台歌手纷纷涌入内地,但并不影响朴树的走红,专辑《我去2000年》卖出30多万张。
身为制作人的张亚东特开心,可朴树很不开心。
有钱挺好的,不过短暂的喧嚣过后,朴树开始抵抗这种被名利支配的生活。
父母皆是北大著名教授的朴树,自小家境优渥,可以任性地完全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
可是张亚东不行,他那远在山西县城的家庭需要钱,他太知道钱的重要性,无法任性。
专辑里的那首《New Boy》多年后被朴树视为“耻辱”,他觉得做得过于粗糙。
“以后的路不再会有痛苦
我们的未来该有多酷”
当时大家对千禧年充满了期待,都在做着一些什么,同时也在告别着什么。
在相继为王菲与朴树做出优质专辑后,张亚东拥有了众多头衔:金牌制作人、中国流行音乐教父、御用音乐大师……
很多知名歌手纷纷慕名而来,许巍、李宇春、刘若英、莫文蔚、沙宝亮、陈楚生……
张亚东给父母打去电话:“我也就一普通人,没有什么成就,不要跟外人张扬。”
那些年,他在大众与小众中流动。
张亚东直言自己不排斥大众。
“卖钱的好作品有很多,不卖钱的垃圾也很多。不是说这个东西卖钱就是垃圾糟粕,不卖钱就是艺术,完全不是。”
生活中的张亚东,从不伪装自己,在一次朋友聚会中,他对柳爽说:“说实话,我不喜欢你的《漠河舞厅》,我喜欢你现在的歌。”
柳爽听完,很高兴,他觉得这位前辈很真诚。
【 在 hotpear 的大作中提到: 】
: 90年代,张亚东为了去北京买罗大佑《之乎者也》的卡带,站了7个小时的绿皮火车。
: 在外文书店买完卡带后,他再站7个小时原路返回。
: 音乐这扇大门一打开,他有种瞬间被吞噬的感觉。崔健、唐朝乐队、罗大佑……他们冲撞着流行文化,也冲撞着张亚东的内心。
: ...................
--
修改:hotpear FROM 59.37.8.*
FROM 59.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