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milyLife 讨论区 】
发信人: PlayerUnkwn (’s Battlegrounds), 信区: FamilyLife
标 题: 施一公的幸福背后:漂亮高考状元妻子,龙凤胎儿女和110岁的爷爷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Jun 18 11:12:24 2021), 站内
引言
自古以来,无数莘莘学子都想要在学业上取得成就,但是或限制于天赋或限制于努力程
度,真正能够成大器者并不多。《北史·文苑传序》中有言:“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
角。”现在在中国,施一公院士无疑是学者中颇有成就的一位科学家。
01
施一公是一位60后科学家,他在学术界有着很高的名望和人气,经媒体传播后,许多人
对他还是比较了解。他在10多年前放弃了国外的优越生活,回到国内后一直兢兢业业的
为国效力,在他身上有着许许多多值得当代年轻人学习的闪光点。施一公出生于1967年
,他的父母都是当时的高级知识分子,在家中他排行第四,在他之上还有两个姐姐和一
个哥哥。父母为他取名为“一公”,就是希望他能够在长大成人后“一心为公”。
▲施一公
家庭环境对施一公的学习有着良好的影响,他从小就堪称学霸,他不但成绩优异,而且
在理科更是有着突出的优势。施一公在1984年从河南省实验中学毕业,他在国家数学竞
赛上拿到过一等奖。凭借在数学和生物学上的巨大优势,他被保送到清华大学就读。当
时,就连“大学生”这三个字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的代表,更别说像他这样被保送到清华
大学读书的学生。消息一经传出,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在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学习期间,施一公一如既往的表现得优秀且突出,他选择
的这个专业本来应该就读5年,但是正是由于他的努力和优秀,最终施一公提前一年毕业
。从清华大学毕业后,施一公前往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在1995年拿到分子生物物理博士学位后,就在美国一家著名的癌症中心里进行博士后研
究。
02
从1998年到2008年这10年间,施一公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中任教,普林斯顿大学还授予
施一公终身教授的头衔。在此期间,施一公也是普林斯顿大学中的风云人物,很多人都
认为这位年轻学者的未来发展潜力无限,在2008年,他更是接到一家著名医学研究中心
的邀请,想要请他在这个医学中心担任研究员。很多人都以为是施一公会就此留在美国
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因为那里的研究条件是非常优越的。
▲施一公正在执教
大家都认为这里对于施一公的研究工作来说有非常大的帮助,但是施一公却谢绝了这份
任职邀请,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在回国后,施一公来到母校清华大学执教,先后担
任了教授,副校长等职位。多年的执教生涯,让施一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他发现一
些教育体制和管理方式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为了更好地贯彻自己的理念,施一公辞去清
华大学副校长的职位,开启了另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03
施一公与另外几位来自其他重点大学的学者们一起,在杭州创办了西湖大学。现在西湖
大学已经开始招收博士生两年,其整体发展也已走上正轨。大家都认为西湖大学也前途
无量,还有着很大的潜力可以发掘。在施一公发展的道路上,有两个人对他有着十分重
要的影响。第一个这样重要的人就是他的妻子赵仁滨,赵仁滨其实也是一个学霸,在80
年代中期是黑龙江市的状元,她同样进入了清华大学。
▲西湖大学
不过她和施一公两人却是在美国留学期间才认识并坠入爱河。在两人结婚后,生下了一
对活泼可爱的双胞胎。宋代陈亮在《与吕伯恭正字书》中说:“志同道合,便能引其类
。”赵仁滨对施一公的任何决定都无条件支持,这样的家庭无疑让许多人都感到十分羡
慕。幸福的家庭和妻子的支持,无疑是施一公最大的基础和动力。第2个对施一公有重大
影响的人,则是他的爷爷施平,这位老人今年已经110岁。
▲施一公的妻子
2008年,施一公在决定是否回国这个重大问题的时候,是爷爷的一番话,让他最终下定
决心。施平也是一位知识分子,在30年代就读于当时位于南京的金陵大学。后来他曾经
到多地工作并担任要职,在五六十年代,在当时的北京农业大学,也就是现在的中国农
大,担任过7年书记工作。后来在华东师大担任过一些重要职位,到现在这位老人已经退
休了35年,但是对于国家的建设和教育事业却一直非常关心。
结语
像施一公这样的家庭,无疑令人羡慕,他能够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毅然回国效力也着
实令人肃然起敬。我们的祖国有施一公这样的领军人物来作出示范,有全国人民齐心协
力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强大。
--
FROM 113.10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