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我给个建议--选择有深度的小说文章
几年前我就意识到这些了,所以这几年实在是提不起兴趣去看网小。
【 在 preposi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 前几天我看了大概10%的小说白鹿原,这叙述的文笔,小说的框架设计以及字里行间蕴含的阅历,都远不是现在这些网小能比的。
:
: 这阅读意趣是有意要去培养的,同样是阅读时间,浪费在一些无聊的网小上,真是不值得。
:
#发自zSMTH@Honor V10
--
FROM 223.104.3.*
小说首先是思想观念要正确,否则当时看着high,却是有毒的垃圾毒品,误导民众 流毒无穷。这本小说的作者以自己有限的大脑思维能力,有限的见闻得出了错误的糊涂结论,谁来统治都差别不大。这是多么可笑。比起来文笔就是个屁。
【 在 preposi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网络小说中,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缺月梧桐。
: 记得其中有个桥段,讲的是天下第一的某某,跟张无忌一样,掉山洞拾取了秘
--
FROM 106.224.195.*
能啊
读了“有深度的”,喜欢在本版群嘲
ps 白鹿原是部好小说,倒是奇怪lz只读了10%,二十多年在读啥?
【 在 smallpanda03 的大作中提到: 】
: 读小说文章如何对谈吐产生影响,能体现出来吗?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ndroid」
--
FROM 222.129.39.*
不如看教科书,更有深度,甚至立马就能用上
【 在 preposi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前几天我看了大概10%的小说白鹿原,这叙述的文笔,小说的框架设计以及字里行间蕴含的阅历,都远不是现在这些网小能比的。
: 这阅读意趣是有意要去培养的,同样是阅读时间,浪费在一些无聊的网小上,真是不值得。
: 其实3-5年时间,就能明显有区别,谈吐方面,跟人交流方面。毕竟网小也罢,武侠小说也好,还有明星八卦什么的,都上不了台面。
--
FROM 106.122.180.*
本贴除了缺月梧桐,还有什么逻辑成熟的书推荐吗?
--
FROM 124.74.140.*
问题是能找到的都读完了啊
网小的好处是够长够多
【 在 preposi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 前几天我看了大概10%的小说白鹿原,这叙述的文笔,小说的框架设计以及字里行间蕴含的阅历,都远不是现在这些网小能比的。
:
: 这阅读意趣是有意要去培养的,同样是阅读时间,浪费在一些无聊的网小上,真是不值得。
:
: 其实3-5年时间,就能明显有区别,谈吐方面,跟人交流方面。毕竟网小也罢,武侠小说也好,还有明星八卦什么的,都上不了台面。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123.114.232.*
你可能不理解
白鹿原我中学时代就看过了
我阅读速度大概一小时20万字,娱乐性阅读哈
我水平有限,肯定有网友和我差不多
比我厉害的更多吧
白鹿原56万字,也就是2个多小时就看完了,所以除了动辄上百万字上千万字的网小,真没什么可看的了
【 在 preposi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 前几天我看了大概10%的小说白鹿原,这叙述的文笔,小说的框架设计以及字里行间蕴含的阅历,都远不是现在这些网小能比的。
:
: 这阅读意趣是有意要去培养的,同样是阅读时间,浪费在一些无聊的网小上,真是不值得。
:
: 其实3-5年时间,就能明显有区别,谈吐方面,跟人交流方面。毕竟网小也罢,武侠小说也好,还有明星八卦什么的,都上不了台面。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123.114.232.*
西游记啊
【 在 preposi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前几天我看了大概10%的小说白鹿原,这叙述的文笔,小说的框架设计以及字里行间蕴含的阅历,都远不是现在这些网小能比的。
: 这阅读意趣是有意要去培养的,同样是阅读时间,浪费在一些无聊的网小上,真是不值得。
: 其实3-5年时间,就能明显有区别,谈吐方面,跟人交流方面。毕竟网小也罢,武侠小说也好,还有明星八卦什么的,都上不了台面。
--
FROM 59.71.243.*
这怎么阅读,也有讲究。
小说看情节吗? 也是其中的一部分,这飞天入地,蛮荒八元可以纵其想象。---但是,还有更重要的一条是,去尝试理解,为什么作者要这么写,希望表达什么深刻涵义,其中有那些值得借鉴的(写作手法,内中蕴含的当时当地的风俗习惯等等)。
比如前天我看了影片《巴山夜雨》除了故事情节之外,我还顺带去看了李商隐的《巴山夜雨涨秋池》,当时诗人的所感所想,后世的评价,以及借用到这影片中的深刻涵义。-- 最终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感化了解差,苦难的生涯结束,比当时的诗人更幸运。
昨天晚上我看了影片《阿Q正传》 这影片的小说,估计各位相对更了解,那几个情节也不复杂,不过是精神胜利法的实施,到最后在上层的利益博弈下,被按上了罪名杀头。--- 关键是,要能仔细去体会,鲁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人物,在刻画人物方面有那些特点,比如喜剧的手法表达悲剧人生,周围环境,乃至社会上层的冷漠和残暴是如何展现的。
特别是最后的画圈,说实话阿Q真的会想不到,这一圈下去,真的没什么后果吗? 不是,他最后的手抖肯定是知道的,虽然不敢说是杀头,但是肯定是知道被诬陷,有更大的事要发生,但是他不敢反抗,这就是阿Q精神的另外一个重要侧面“奴性”。
我想在阅读小说情节的基础上,需要看的东西很多,而网小提供不了。
【 在 dorothy7581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可能不理解
: 白鹿原我中学时代就看过了
: 我阅读速度大概一小时20万字,娱乐性阅读哈
: ...................
--
FROM 113.46.169.*
前天,我看了电影《牧马人》 同时也浏览了其小说《灵与肉》,这两者对比,如果深入的话,完全可以写一点小说和改编电影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这小说和电影,同样是80年代初的背景,在大西北牧场的一个牧马人,拒绝了在美国父亲带他去美国继承家产的故事,但是侧重点有所不同,所表现的也有不同。
灵与肉小说,其实作者更赞颂的是“劳动的价值”,做为一个成熟,有主见的人,是能分得清自己的价值在于劳动,参与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是去美国继承家产,食利。因此他的回忆主要在于如何通过自己的劳动,回报周围的牧民。
而电影《牧马人》经过改编之后,则是更具体到,怎么体现对家庭的爱,对周围牧民的感恩以及对祖国的眷恋上。这就给影片的具体表现,提供了能落实的片段。比如牧民是如何保护他不受红卫兵批斗,还给他找了一个姑娘成婚,这姑娘是怎么通过各类细节的演绎,表达爱家,爱丈夫的,还有主角对周围小孩的成长,也担负了责任等等,这些情节的详略安排,就让影片能有了血肉。
这些我在movie版都有记录。其实我看小说不多,看电影是一方面,还看其他,这大脑是一个接受,分析外界信息的黑匣子,要做到多渠道,高效率的信息接收,处理,这需要有意识的去提高效率。
【 在 dorothy7581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可能不理解
: 白鹿原我中学时代就看过了
: 我阅读速度大概一小时20万字,娱乐性阅读哈
: ...................
--
FROM 113.4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