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否定双盲,讨论从头到尾都没人否定这个。
我们讲的是,双盲有前提、有局限,不能盲目套用。
但讨论了半个月了,中医黑就是装傻看不到这一点,自顾自强调双盲多好多好。
不知道西医处理的情况,比中医简单太多了吗?
西药是单剂,处理的是特定的细菌病毒感染,单因单果。
中药是复合剂,处理的是身体系统的内部失调,多因一果。
把处理简单情况的验证手段,不过大脑生搬硬套在处理复杂情况的医疗体系上,就会无法适用。
绝大多数情况下,你不但造不出和中药色香味相同的安慰剂,你也一样无法表征身体状态的全面变化。
直尺虽好,但测量不了所有情况。
从根本上,这反映出“中医黑”现象背后隐藏的核心认知问题,即倾向于用非此即彼、孤立静止的视角看待复杂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
“中医黑”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总是陷入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式。他们倾向于将中西医置于你死我活的对立局面,制造“信中医就不能信西医”的伪命题,并逼迫别人在两者中做非此即彼的选择。
从更深层次看,这种思维源于对科学精神的狭义理解。他们将建立在微观、分析、还原论基础上的现代西医标准视为检验真理的“唯一金标准”,凡不符合此标准(如中医的整体观、辨证论治)便被打为“不科学”或“伪科学”。而事实上,科学观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以局部、静止的哲学思维(狭义科学观)去衡量强调整体、动态的中医学,本身就是一种以偏概全的错误。
“中医黑”在分析问题时,常常忽略事物发展的具体条件和中西医的根本差异。他们习惯于用西医的“白箱”思维(强调机制明晰)去生搬硬套中医的“黑箱”思维(强调实践有效且允许机制暂时不明),并因为暂时无法用现代科学语言完全阐释中医的经络、藏象等理论而全盘否定其有效性。
这种思维还表现为缺乏辩证眼光,无法理解“继承”与“发展”的矛盾统一关系。他们要么将中医完全等同于古籍经典,认为其不能有丝毫现代化演变;要么因为中医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西化、伪中医横行、中药质量下滑等),就全盘否定整个中医体系的价值,而不是去推动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非常讽刺的是,许多自诩为“唯物主义卫士”的中医黑,其认知方式却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色彩。真正的唯物主义强调认识来源于实践,而许多中医黑对中医的否定并非基于亲身的实践和严谨的验证,更多是源于内心的固有成见、网络上的片面信息或道听途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优秀的中医从业者往往遵循“知行合一”的原则,对药性、疗法的认知很多都来源于亲身的尝试与实践。
“中医黑”往往孤立、静止地看待病症。在评价中医药疗效时,他们常常只紧盯某个孤立的化验指标或肿瘤大小(这是西医的局部优势),而忽略中医药在提升患者整体生活质量、改善精神状态、实现“带瘤生存”等方面的宏观价值。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方式,难以把握生命健康和疾病治疗的复杂性。
总之,“中医黑”的思维模式,体现出一种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倾向。这种思维无法有效处理中西医之间“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也难以理解中医作为一种历经数千年实践检验的医学体系,其背后蕴含的整体、动态、联系的深刻智慧。突破这种思维局限,需要更开放的心态、更辩证的方法论,以及尊重实践检验的科学精神。中医学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汲取历代精华、与时俱进的过程,以僵化的视角看待它,只能暴露自己认知低下,思维有严重缺陷的不争事实。
如果“中医黑”改变不了自己的本底思维,那你在这个到处需要用辩证法处理问题的过度,是决计不会得到认可的。思维决定人的命运,不痛下决心改变自己,是没有出路的。
--
修改:dragonfly112 FROM 125.33.83.*
FROM 125.3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