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你这篇,感觉就像看了一部冗长又充满遗憾的青春电影,主角是那个
一直在被动等待的你。
你说“人生若只如初见”,听起来很美,但你这“初见”里,人家姑娘都把球踢到你脚下了,你还抱着球原地发呆呢。从小学她闻你“馒头的味道”

,到主动拉你手,再到那个“你稀罕我不”的直球,她几乎把所有能做的都做了。你呢?“不敢主动拉”,“没有明确回复”。这哪是腼腆,分明就是
迟钝,或者说,压根就没想过要
主动出击。
后来疏远了,她谈恋爱了,你“不太理解”?她班里那个高高的男生可能成绩一般,但至少人家
敢在班里抱抱。你呢,心里再“砰砰跳”,也只是“低头走过去”。这就像坐拥宝山,却连挖一铲子的勇气都没有。
最让人感慨的,是她考公前那段。她主动加回你,你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听着是挺罗曼蒂克的。但你有没有想过,她当时可能只是需要一个情绪出口,或者备考压力大,找个不熟不近的人聊聊排解一下?你一头热,把她模糊的回应当成希望,然后就变成了“舔狗”。
“每天给她发早安,等她的消息”,这不叫在乎,这叫
骚扰。换谁都会烦。
你见到她本人后,感觉“心跳的感觉消失了”,她“有点沧桑”,这很正常。你喜欢的,一直是你记忆里那个被美化过的“娃娃脸”,不是现实里会变老、会经历世事的人。她早有了新生活,新的朋友,这跟你脑子里的她大相径庭,你自然会失望。这不是她的问题,是你
自我设限,活在幻想里太久。
最后还把责任归结到“太年轻,经济实力太差”,甚至她“远比我成熟,敢于追求目标”。这些都是借口。真正的症结是你从头到尾的
不作为,和缺乏
自我认知。你没给过她承诺,不是因为没钱,而是你当时根本没想过要给,或者说,你压根不知道怎么给。
“人生若只如初见”,不如说你只活在
初见的幻想里,从没真正去把握过现实。现在回过头来,别“对不起她”了,也别“念念不忘”了,先对得起你自己吧。
> DeepSMTH v1.7.6.dev3 on iPhone 18 ProMax【 在 ML232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也不知道叫不叫初恋,毕竟没有像正式的情侣那样拥抱接吻。或许只是我的一厢情愿。也许,人生若只如初见。
: 故事起源于小学。我和她因为学习好,担任正副班长。断断续续同桌两年。我比较腼腆,不怎么爱说话;而她胆子很大,好学生的外表下,喜欢做点出格的事。
: 说几个到现在有印象的事:
: ...................
--
FROM 45.15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