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了,时不时间总能回想起小时候的人和事。前天在家里,听到妈妈提起来村子里一个老人,我突然想起来这个老人曾经抚养长大了自己的外甥靳孩儿(女儿的孩子),小时候一块玩耍过,不知道现在过的怎么样了。关于靳孩儿的回忆一下子打开了过往的思绪。
我所在村子叫王家村,顾名思义就是王氏家族世代居住的地方。几个世代下来,也积攒了三三两两的外姓,或者逃荒躲难而来,或者男子入赘而来。由于外姓人少,一说姓氏都知道是谁家的,靳孩儿家就是这么一个少数外姓,从一出生村里人都叫他靳孩儿,不知道谁打先叫起来的,就这么叫了,靳孩儿也认了。
靳孩儿其实不姓靳,原来姓什么不知道,他妈妈早年外嫁,大约靳孩儿刚一岁时便离了婚,男方不要孩子,女方就把孩子带回姥姥家抚养,孩子姓名就改回了姥爷的靳氏,王家村是姥姥姥爷居住的村庄。
离婚归离婚,日子总要过下去的,靳孩儿妈很快又嫁人了,组成了一家,不方便也不经常回来看望靳孩儿,平时里两个老人和小靳孩儿相依为命。
在靳孩儿小时候大家还能愉快相处,因为大人看到小孩儿总会逗几下笑一笑。转眼间几年过去了,靳孩儿也逐渐到了上学年纪。上学年纪的小孩就有了敌人朋友、拉帮结派的意识,小伙伴常常在一起玩,难免发生矛盾冲突。王姓的小孩自不用说,在村里最多,大家都沾亲带故,所以一般王姓小孩儿没人敢欺负。少数其他姓氏的小孩在村里自然说话不硬气,发生矛盾时也懂得避让,再不济也有家长大人撑腰,挨欺负的也不多。而靳孩儿不仅是外姓的,还是个外来的,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姥姥姥爷年龄大了,也帮不上腔,所以靳孩儿总能成为小朋友们欺负的对象。
想想那个年代的小孩子们,没有什么可玩的娱乐项目,大家总能聚在一块找乐子玩。真没乐子了,就没事找事干,比如说欺负小靳孩儿。每次总有那么一两个小孩子,在靳孩儿出现时候,质问靳孩儿为什么说谎话、干坏事等等,总之是挑头找事,然后大家就会一起上把靳孩儿压在地上、抬到空中,折腾好一大圈,直到靳孩儿百般求饶,确切地说,直到大家玩够了,靳孩儿才能仓皇跑回家。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18.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