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老家的第三天天气终于放晴,请求我的妈妈带我们娘仨去采蘑菇,主要是溜溜两个在家里无聊透顶的地幼们。
走了得有一公里地才到捡蘑菇的橡树林。地中的基础不错,背着快四十斤的小地幼走一路。——鼻炎真是坏东西,不光让地中昏昏沉沉,让小地幼也有气无力。
雨水过多,气温降得也有点多,树林里各色菌都不少,但是却没有可以吃的红色蘑菇。地面又落了许多橡子,妈妈说都可以卖钱,一斤六角钱,所以也不跑空,我们捡橡子,孩子抓蚂蚱找乐子。
妈妈告诉大孩儿,她的妈妈在她的这个年龄已经在积极的帮助家里做事了,洗衣做饭……她的舅舅帮忙扛树卖钱,肩膀被压得像“麻雀肉”。可是现在的小地幼们都忙着自己玩,一颗橡子都不帮忙捡,无聊了还要闹一闹。
显然,踩着泥土长大的地中和踩着硬化地面长大的地幼们,对大自然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前者是亲切,后者是好奇。亲切可以持久,好奇却只是一时的新鲜。
母女俩埋头捡了俩小时,地中扛一袋,妈妈拎一篮,回家称了一下,35斤整,可得21块钱。
这个钱,村里勤劳的家庭自有生意,不挣。会爱惜身体的家庭也不挣,就我妈年龄大了,勤勤劳劳,点点滴滴,一分一厘的积少成多,积攒到几百块,就能让打牌的妈妈们羡慕了,但是她们出去一趟就会打退堂鼓——这是不划算的生意。
我的妈妈大概是弯腰太多了,所以感觉腿麻了。并不是好的信号,但是我却劝不了。
学生时代,每当从家里过完一个寒暑假,返校时就充满了向上生发的动力。等到成家后,回家次数少了,回去也渐渐没了这样感召,我想大概是因为从此我们就在用自己的价值观和自己提供的价值来劝说和要求妈妈学会休息,学会适可而止吧。
工作,生活,成就,大概就是在点点滴滴,时刻刻刻,一朝一夕吧,只是在不同的位置而已。
一篮花生要摘一个小时,从播种到收获又是一个季节。如果去算价值,都不值得。
--
FROM 223.10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