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的事,因为我看不到,就不是记忆了。当然也多少了解一些。
仍然是那个年代。一般女方也是有提出彩礼的要求的,和男方一起商量筹划。彩礼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置办嫁妆的成本,二是作为娘家抚养女孩的成本,这部分其实只是象征性的。
嫁妆是从女方家里出的,除了婚房之外的所有东西,都可归为嫁妆:大头是家具、电器,此外还有首饰。按照规矩,舅舅(新娘的兄弟)负责置办大衣柜和新人的床被,其他则由父母置办。当然这些家具的支出,一是女孩子自己的积蓄,通常情况下,那个时候女孩的积蓄其实并不多,所以主要来自彩礼。
另外一部分作为娘家抚养女孩成本的部分就差异很大了,厚道的女方,只是象征性地收一点,按1990’s的物价水平,大概小几百块,有时还会返回作为小两口的生活启动资金。当然也有些女方会提出较高的要求,这大多出现在经济条件较差,自家男孩较多,未来有较大的支出预期的家庭。但少有高到离谱的情况。
嫁妆和彩礼是评判女方的重要尺码。那时候,送亲队伍中很大一部分参与者的任务就是“抬嫁妆”,嫁妆会一件一件地摆在新房前展示供男方村里人围观。如果嫁妆太寒酸或者彩礼太苛刻,都会比较明显地影响到新娘在夫家的地位。虽说现在据说江西彩礼惊人,但我家那边疼女孩,至少在那个时候,并没有高价彩礼的说法。
【 在 rdhjtlzwgy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没有纳彩方面的回忆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修改:ahhoo FROM 218.95.83.*
FROM 117.6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