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点实际的,
评价一下薛老师的水平,
分析一下靠他这样的能突破吗?
【 在 dragonfly112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增加单位面积上的晶体管数量,以实现“人多力量大”。整个摩尔时代,都通过微缩器件尺寸,达到这个目的。平面cmos时代,微缩器件尺寸,不但可以达到这个目的,而且按一定比例提高器件工作频率,同时达到“人更多干活更快力量更大”的目的。finfet、gaa、cfet时代,器件频率几乎没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了,所以才搞多核,但多核只能有效提高并行度,增加核心数目并不能完全取代频率增长。
: 等到微缩器件尺寸难以进行后,增加单位面积上的晶体管数量,还可以通过堆叠管芯方式进行。当然了,这反过来对器件本身的功耗提出更高要求。你要堆1000层二进制逻辑器件,单个器件的功耗就需要是原来的千分之一。finfet肯定不够用了,即使开关瞬间有电流带来的功耗相对而言也太大了。另一种思路是发展新计算范式,如类脑计算。人脑数据处理能力,相当于一台千万亿次超算,但功率只有20瓦,是真正超算功耗的百万分之一。还有一种思路,是发展混合计算,多种新器件、新计算范式(包括专用和通用)组成“梦之队”“惊奇联盟”,各自发挥所长。

--
修改:ibm2211 FROM 192.102.205.*
FROM 192.10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