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北宋是如何解决好后宫和宦官问题的?
宋控制宦官比较好,我考虑有两点原因
1、朱温诛杀宦官,使得五代时宦官势力已不大,宋因此继承;
2、宋去唐不甚远,宦官之祸记忆犹新,所以待宦者比较严格
但到了晚期宦官势力还是有所长进,像徽宗时六贼就有三个宦官了
后宫的问题除了刚才说的“内助之贤、母范之正”教化原因,还有一点就是宋对外戚管得比较严格,能够掌握实权的外戚很少,朝臣比较反感外戚恩进
包拯就曾看外戚当大官不顺眼向皇帝打报告过
【 在 forgauss (四镇北庭行营刀斧兵马使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宋的后宫在历朝历代中是最好的,北宋对宦官也控制的比较好,比较有名
: 的也就童贯一个,危害也不是太大。
: 宦官问题还比较好理解,因为宋的宦官不掌握军队,也不掌握特务机关,权力有限。
: 北宋在后宫制度上相比其他朝似乎没有太多的新政策,但相比明朝的后宫就好很多了,
: 不知道北宋是如何解决后宫争吵进而扰乱朝政的问题的。
--
FROM 166.111.169.8
要说家风,我看也是朱棣的家风。老朱其他儿子的后裔也有不少有文采的。
【 在 edwardgao (贝贝贝贝贝贝贝贝)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觉宋代皇帝教养大多比明代强。宋代皇帝诗画都不错,相比之下
: 明朝皇室似乎有出变态的传统,几乎没几个正常的。看来朱元璋毕竟是个草寇
: 家风不好。
--
FROM 166.111.162.187
【 在 Anjuny (洞庭波兮木叶下) 的大作中提到: 】
: 宋控制宦官比较好,我考虑有两点原因
: 1、朱温诛杀宦官,使得五代时宦官势力已不大,宋因此继承;
: 2、宋去唐不甚远,宦官之祸记忆犹新,所以待宦者比较严格
如何严格?
: 但到了晚期宦官势力还是有所长进,像徽宗时六贼就有三个宦官了
祖宗之法被荒废,也是北宋亡国的原因
: 后宫的问题除了刚才说的“内助之贤、母范之正”教化原因,还有一
仅靠教化是没有保证的
点就是宋对外戚管得比较严格,能够掌握实权的外戚很少,朝臣比较反感外戚恩进
: 包拯就曾看外戚当大官不顺眼向皇帝打报告过
也是制度给了大臣进谏的自由和勇气
--
FROM 202.114.73.186
【 在 woaichina (我爱中国)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何严格?
太祖初定天下,掖庭给事不过五十人,宦寺中年方许养子为后。又诏臣僚家毋私蓄阉人,民间有阉童孺为货鬻者论死
: 祖宗之法被荒废,也是北宋亡国的原因
: 仅靠教化是没有保证的
: 点就是宋对外戚管得比较严格,能够掌握实权的外戚很少,朝臣比较反感外戚恩进
: 也是制度给了大臣进谏的自由和勇气
--
FROM 166.111.62.49
【 在 edwardgao (贝贝贝贝贝贝贝贝)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觉宋代皇帝教养大多比明代强。宋代皇帝诗画都不错,相比之下
: 明朝皇室似乎有出变态的传统,几乎没几个正常的。看来朱元璋毕竟是个草寇
: 家风不好。
不能这么说。明代的皇帝素养还是可以的。比较差的就是天启皇帝,还有正德皇帝,
不过如果细细分析原因,也是可以理解的。
嘉靖皇帝是被太后和大臣们选定的继承人,刚开始到京城的时候没有根基,但是
很快就摆脱了老臣的控制,独断了起来。虽然方法过激,但是说明世宗不是一个平庸
之辈。世宗在位的时候,严格控制宦官和厂卫,使得大臣的地位提升,才会出现后来
严嵩专权,徐阶,高拱,张居正争权,张居正专断,首辅地位提升等等一系列变化。
从嘉靖皇帝的表现看,明代的皇帝并非全是荒唐的人,还是有皇帝的样子。
--
FROM 219.224.145.20
明代皇帝的份量太重了,而宋代则不是。政治的清明与否跟皇帝关系并不大,皇帝在很
多方面都受到大臣制约。因而宋代既没有很突出的皇帝,也没有很差的皇帝
【 在 sioungiep (老实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能这么说。明代的皇帝素养还是可以的。比较差的就是天启皇帝,还有正德皇帝,
: 不过如果细细分析原因,也是可以理解的。
: 嘉靖皇帝是被太后和大臣们选定的继承人,刚开始到京城的时候没有根基,但是
: 很快就摆脱了老臣的控制,独断了起来。虽然方法过激,但是说明世宗不是一个平庸
: 之辈。世宗在位的时候,严格控制宦官和厂卫,使得大臣的地位提升,才会出现后来
: 严嵩专权,徐阶,高拱,张居正争权,张居正专断,首辅地位提升等等一系列变化。
: 从嘉靖皇帝的表现看,明代的皇帝并非全是荒唐的人,还是有皇帝的样子。
--
FROM 202.114.73.186
其实一句话就是明朝皇帝更专制,皇帝的权利更大更集中,这给了平时和皇帝最亲近的太监机会。
不过明朝也没有什么突出的皇帝,而且论平均水平,明朝的皇帝水平比宋差远了
【 在 woaichina (我爱中国)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代皇帝的份量太重了,而宋代则不是。政治的清明与否跟皇帝关系并不大,皇帝在很
: 多方面都受到大臣制约。因而宋代既没有很突出的皇帝,也没有很差的皇帝
--
FROM 166.111.171.179
皇上利用宦官来对抗朝臣是有的,但皇上借助后妃来对付朝臣比较少,一般是通过后妃的亲戚也就是外戚,不过宋以后外戚被管制的很严,基本很难参政,所以从这方面讲,宋与明没有什么区别,但为什么明朝后妃的事件就比较多呢。
后妃干政或干涉后宫事务,无非有三个原因:
1、为亲戚谋利益,也就是帮助外戚掌权,但宋明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了。
2、为自己谋利益,即争宠。
3、为儿子谋利益,即争夺储君之位。
明朝后妃参与的时间几乎都与第二第三条有关,但宋朝就很少。对此唯一的解释就是宋朝后妃或者说对女性的教育有一套,另外就是皇帝在处理家庭问题上做的比较好。从这个角度上看,宋朝的皇帝素质应该比明朝皇帝高。
【 在 napolen (三次苏联英雄胜利勋章获得者苏联元帅风)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代的后宫、太监与朝臣的对抗,其实是皇帝与朝臣的对抗,或者说是在皇帝的授意或允
: 许下,后宫、太监与朝臣的对抗。所以你想在太监和后宫制度上找原因是没用的。只能在
: 皇帝身上找原因或是皇权与大臣的权力关系上找原因
--
FROM 159.226.4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