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曹操纳降张绣以后
给操牵线拉条子的那个人才是该
--
FROM 61.181.14.*
查了下,《三国志》说“太祖纳济妻,绣恨之。”如果按照后人为曹老板打圆场的话来说:曹老板是用婚姻来加固关系。那他不应该冷落张绣啊。你本来就是为了巩固关系的,为啥一个向东一个向西?这是把曹老板当二百五了。这个矛盾就没法解释。。。
只一个“纳”字,能单一映射到正式结亲吗?我没研究过哈。即便“纳”在一般意义上都指的履行了手续,可史书有没有为魏武遮掩的动机呢?反正,如果按照为巩固关系的说法来解释,他对邹氏和张绣的不同态度的事实层面的矛盾,是说不清楚的。
【 在 nim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要看三国演义,我刚才说了,那是结为亲家了。曹操成为张绣叔叔了。
:
--
修改:whx83 FROM 120.246.29.*
FROM 120.246.29.*
结为亲家不代表张绣没有失去权力,打一下拉一下。投降了,地位肯定不如以前了,比如胡车儿被曹操重赏,以后就不会跟张绣了,这些能干的大概率要被曹操拉去用。
不过曹操确实大度,后来张绣走投无路再次投降,他进一步拉近了关系,结成了儿女亲家。不知道婶娘怎么处理的,史书也没提这个事,真怀疑被张绣纳了,西凉风气比较野。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查了下,《三国志》说“太祖纳济妻,绣恨之。”如果按照后人为曹老板打圆场的话来说:曹老板是用婚姻来加固关系。那他不应该冷落张绣啊。你本来就是为了巩固关系的,为啥一个向东一个向西?这是把曹老板当二百五了。这个矛盾就没法解释。。。
: 只一个“纳”字,能单一映射到正式结亲吗?我没研究过哈。即便“纳”在一般意义上都指的履行了手续,可史书有没有为魏武遮掩的动机呢?反正,如果按照为巩固关系的说法来解释,他对邹氏和张绣的不同态度的事实层面的矛盾,是说不清楚的。
:
--
修改:niming FROM 159.226.177.*
FROM 159.226.177.*
嗯,很有可能
有没有记载邹氏态度的?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压根谈不上礼法吧?曹老板那是用强,既不是你情我愿,更不是明媒正娶。。。记得演义里,曹老板进城问的是城中可有J女?显然是把邹氏当成J女玩了。这谁能忍?
:
--
FROM 60.29.153.*
曹老板的“纳”前边应该还有个“临阵”,这个根本没法解释。如果非要从郑智高度去解读,他拉邹氏的意义在哪儿?还不是要作用到张绣和他的西凉兵身上?而且,他要是对张绣打压一下,也不是他那种操作,人家还成建制地保持编制,他就敢胡来?这种说法最后还是指向一个结论:曹老板是二百五。
后来张绣投降也不是走投无路啊,那时正是官渡之前,他完全可以响应北边的袁绍,两面夹击曹老板。反倒是曹老板,那时候的处境不太妙,北有袁绍,南边好几个随时捅腰子的活爹。当时是曹老板更需要张绣。
【 在 nim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结为亲家不代表张绣没有失去权力,打一下拉一下。投降了,地位肯定不如以前了,比如胡车儿被曹操重赏,以后就不会跟张绣了,这些能干的大概率要被曹操拉去用。
: 不过曹操确实大度,后来张绣走投无路再次投降,他进一步拉近了关系,结成了儿女亲家。不知道婶娘怎么处理的,史书也没提这个事,真怀疑被张绣纳了,西凉风气比较野。
:
--
修改:whx83 FROM 120.246.29.*
FROM 120.246.29.*
时代背景不同啊。男女关系、上下级关系这些,东汉时期和现代区别太大了,这个类比确实不恰当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做个不恰当的类比:如果梁三喜的家人让流氓欺负了,你猜赵蒙生知道了会咋样?
:
--
FROM 106.39.130.*
您说的那些是有时代差别的,但是在血与火里锤炼出来的那种男人之间的感情则是想通的。这种感情,是会很自然地平移到对死去兄弟的家人身上的。
当年董卓比皇甫嵩在西凉兵里有威望,重要一点就是董卓纵容他们抢掠。张济这支布队也是董卓手下,大概意思是一样的。那四句调侃男人之间友谊的话是咋说的来着?一起干过啥,一起干过啥……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时代背景不同啊。男女关系、上下级关系这些,东汉时期和现代区别太大了,这个类比确实不恰当
:
--
FROM 120.246.29.*
看裴注三国志《傅子》 确实更有可能 胡车儿的缘故
张绣可能怀疑曹操打算利用自己的左右来刺杀自己。
《傅子》曰:绣有所亲胡车儿,勇冠其军。太祖爱其骁健,手以金与之。绣闻而疑太祖欲因左右刺之,遂反。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查了下,《三国志》说“太祖纳济妻,绣恨之。”如果按照后人为曹老板打圆场的话来说:曹老板是用婚姻来加固关系。那他不应该冷落张绣啊。你本来就是为了巩固关系的,为啥一个向东一个向西?这是把曹老板当二百五了。这个矛盾就没法解释。。。
: 只一个“纳”字,能单一映射到正式结亲吗?我没研究过哈。即便“纳”在一般意义上都指的履行了手续,可史书有没有为魏武遮掩的动机呢?反正,如果按照为巩固关系的说法来解释,他对邹氏和张绣的不同态度的事实层面的矛盾,是说不清楚的。
--
FROM 14.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