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总有人看不起氢燃料,开个帖子说一下
你说那种,压根就没有。
【 在 linyix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运走那就不是调峰储能了,那叫做另作他用。
--
FROM 218.69.61.*
确实还没有,这不现在要画大饼嘛。
【 在 ltsky (ltsky)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那种,压根就没有。
: 【 在 linyix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运走那就不是调峰储能了,那叫做另作他用。
: --
--
FROM 1.95.244.*
错峰使用高能耗挖矿,人造水晶,制氢是已经存在的方案。
【 在 linyix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确实还没有,这不现在要画大饼嘛。
--
FROM 218.69.61.*
因为它的贵还是补偿到能源损失上了. 经济问题只是数字化了的物理损耗.
【 在 WangXW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最新的水电解制氢技术,转换效率能做到70%-80%了,燃料电池转换效率也能做到90%
: 就是太贵了,谁用谁傻
:
--
FROM 114.246.175.*
【 在 thwolf 的大作中提到: 】
: 拭目以待。
: 能在安全问题上说服大家确实是任重道远
:
不安全的话至少长安街不让去,这家伙谁受得了。
--
FROM 106.38.38.*
看到二百多楼 也就您发表的观点有专业背景。我也不是专业人士,只是个人愚见,请大家批评指正。
行业多争论对科研发展没有坏处。
生物质 风光电制氢才能契合碳达峰碳减排。制氢技术是成熟的,成本也不高,电解水50-60度电1kg氢气没任何问题,西部弃风弃电1毛钱1度也是正常价,中东地区光电也就几分钱1度。
储氢和氢气运输是目前技术难点,成本也很高。所以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都盯着这块。
物理储氢几十年难有突破,但化学储氢质量密度还是很高的,常见的甲烷(CH4)、甲醇、环己烷、合成油等都比物理储氢方便,运输也方便,目前管道槽车等都成熟,不用多增加投入。
汽车行业特别是燃油汽车行业 石油石化行业都不会坐以待毙 都在转型发展
有摇旗呐喊吸引眼球升官发财的 也有认认真真兢兢业业思考问题搞实业的。
石化转型搞氢能 传统燃油企业也在搞e-fuel,就是把CO2通过加氢制备成燃油,燃油直接适用于目前内燃机系统。
未来肯定是百家齐放,多种能源形式共存,比例如何调控完全要看经济性、国家安全、国家导向。
【 在 adandbc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好几种制氢方法,只有电解水制氢有意义,因为其他的属于排放碳的,既然是排放碳的,就不如直接烧油烧气烧煤效率高电解水制 ...
--
FROM 36.99.39.*
e-fuel没意义
折腾一圈排的co2比消耗的多
【 在 zsudayu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到二百多楼 也就您发表的观点有专业背景。我也不是专业人士,只是个人愚见,请大家批评指正。
: 行业多争论对科研发展没有坏处。
:
: ...................
--
FROM 183.131.253.*
作为一个曾经的专业人士我发表下意见
离开成本说应用就是刷流氓
前面那个成本核算表就是扯淡
制氢不难,有很多办法,有规模就可以降低成本,这个我不多说
但是运输和储存成本是不好想象的
运输汽油用油罐车,运输氢气的车谁见过?我们行内简称trailer
汽油到加油站可以卸油
trailor 怎么办呢?一般就停那里直接用。当然,你非说可以卸也行,要卸压吗?要加压吗?哪里储存呢?随便问几个问题就只能呵呵了
管道运输听着很美好,一样的道理,你把全流程捋一遍就只好呵呵了
--
FROM 221.221.254.*
还真是,这么多能源技术都各有优劣,但是一旦碳捕获技术先突破,那谁都不用着急了
: 哪天一些科学家开发出高效固化碳技术,
: ...................
--
FROM 120.245.118.*
如果只有成本问题,那问题就不大了
【 在 muguanxi 的大作中提到: 】
: 作为一个曾经的专业人士我发表下意见
: 离开成本说应用就是刷流氓
: 前面那个成本核算表就是扯淡
: ...................
--来自微水木3.5.10
--
FROM 114.25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