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法学为什么比金融火?
首经贸有些不入流,估计够呛,对外经贸还可以。
【 在 qiqihedoud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家里没人,又想走这条路,
: 首经贸本科去申请个美QS前50的硕博,回来能和清北复交人做同事么
:
--
FROM 113.200.174.*
【 在 xmaslove 的大作中提到: 】
: 工作的时候学校学的东西基本都用不上,因为学的太简单而且太过时,
: 金融类工作肯定是有技术性的,金融又不是都是拉存款卖保险,真正券商基金的前台业务部门还是有技术性的,而且除了技术,还得有沟通能力,我觉得这个还是很难的,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很难,比如让韦神这种去证监会沟通,你觉得他能做么,如果人人都能做到,那就不会有高薪了
:
实际上,中国的金融,初中生和博士生干没区别。
要么有资源,三本都可以。
没资源,基本上清北五道口光华也只是招牌。
--
FROM 39.144.177.*
【 在 AFD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经贸有些不入流,估计够呛,对外经贸还可以。
:
:
: ...................
首经贸北工商毕业,全拼爹
--
FROM 120.219.119.*
现实是有资源的才不会是三本,反而往往是名校的,而且博士生并不吃香,因为但凡能找到工作,不会有人读博的,至少不会在国内读金融博,博士意味着年龄大,单位不喜欢,
很多行业不都是这样么,没有技术门槛,只有入行门槛,其他行业也一样,有技术门槛的行业,可能没有市场需求,比如张雪峰学的给排水工程,辛苦学了几年有啥用呢,
我觉得金融被自媒体影响太大了,金融的工种实在太多太多,不是完全一概而论的
【 在 maxwell2017 的大作中提到: 】
:
: 实际上,中国的金融,初中生和博士生干没区别。
: 要么有资源,三本都可以。
: ...................
--
FROM 183.241.49.*
基本很少有岗位招博士的,博士是减分项,除非首席经济学家这种,才几个职位,你觉得能当上么,
首经贸差一些,但其实还是看个人,如果特别能混圈子,我觉得就有可能,不都是包装自己么,就像网红搞人设包装一样,都是看人的,同样的学校,有人就能混出来,有人就混不出来,学校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决定性的永远是个人
【 在 qiqihedoud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家里没人,又想走这条路,
: 首经贸本科去申请个美QS前50的硕博,回来能和清北复交人做同事么
:
--
FROM 183.241.49.*
这两个学校毕业生可以招来顶户口配额。
【 在 maxwell2017 的大作中提到: 】
:
: 首经贸北工商毕业,全拼爹
--
FROM 221.219.189.*
谢谢点拨,确实是这样
【 在 xmaslove 的大作中提到: 】
: 基本很少有岗位招博士的,博士是减分项,除非首席经济学家这种,才几个职位,你觉得能当上么,
: 首经贸差一些,但其实还是看个人,如果特别能混圈子,我觉得就有可能,不都是包装自己么,就像网红搞人设包装一样,都是看人的,同样的学校,有人就能混出来,有人就混不出来,学校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决定性的永远是个人
:
--
FROM 1.119.200.*
你看除了首席经济学家之外,券商基金里有几个员工是博士,就连研究所都没有,都是硕士,本科肯定是不够的,但博士也不行,年龄太大就被淘汰了,
如果想做某个职业,我觉得首先就是得少看自媒体,自媒体为了流量,歪曲事实,或者以偏概全做标题党,太正常了,大家还都被潜移默化的习以为常,我记得之前水木的求职投行版的置底文章就是关于独立思考的,我记得标题是,我们最缺乏却最不可或缺的能力——独立思考,这篇文章现在豆瓣还有,我觉得说的很对,当年还没有这么多自媒体制造噪声,现在独立思考更难了,
学校无非就是简历关,其实过了简历关都一样,不管清北的也好,211也好,都一个起跑线,有的面试者做完自我介绍,面试官都没什么问题要问的了,心态非常成熟,对工作非常了解,但有的面试者就是呆呆的,什么都不懂,或者只会自媒体上学来的话术,差太远了,我觉得如果想做某个工种,最好的方式就是认识做这行的人,真正了解行业情况,这才是关键
【 在 qiqihedoudou 的大作中提到: 】
: 谢谢点拨,确实是这样
:
--
FROM 183.241.49.*
对这个职业感兴趣,奈何高考成绩不如意,
处于外门弟子的临界点,是选211的若专业还是双非的强专业,非行业内人员,忐忑纠结的就是这个入门/简历关
怕四年或者七年过去,孩子付出了努力,结果连门都进不去...
【 在 xmaslov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看除了首席经济学家之外,券商基金里有几个员工是博士,就连研究所都没有,都是硕士,本科肯定是不够的,但博士也不行,年龄太大就被淘汰了,
: 如果想做某个职业,我觉得首先就是得少看自媒体,自媒体为了流量,歪曲事实,或者以偏概全做标题党,太正常了,大家还都被潜移默化的习以为常,我记得之前水木的求职投行版的置底文章就是关于独立思考的,我记得标题是,我们最缺乏却最不可或缺的能力——独立思考,这篇文章现在豆瓣还有,我觉得说的很对,当年还没有这么多自媒体制造噪声,现在独立思考更难了,
: 学校无非就是简历关,其实过了简历关都一样,不管清北的也好,211也好,都一个起跑线,有的面试者做完自我介绍,面试官都没什么问题要问的了,心态非常成熟,对工作非常了解,但有的面试者就是呆呆的,什么都不懂,或者只会自媒体上学来的话术,差太远了,我觉得如果想做某个工种,最好的方式就是认识做这行的人,真正了解行业情况,这才是关键
: ...................
--
FROM 1.119.200.*
如果确定对这个职业感兴趣,那只能去镀金了,然后进个小机构再慢慢跳槽,
不过现在这个行情,小机构真是一言难尽
【 在 qiqihedoud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这个职业感兴趣,奈何高考成绩不如意,
: 处于外门弟子的临界点,是选211的若专业还是双非的强专业,非行业内人员,忐忑纠结的就是这个入门/简历关
: 怕四年或者七年过去,孩子付出了努力,结果连门都进不去...
: ...................
--
FROM 183.2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