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法学为什么比金融火?
法学啥时候比金融火?这纯粹伪命题,名校的法学金融考公的还是少,公务员不就是稳定的穷么,没啥吸引力,律所招人很少而且收入低,大部分做法学的,和学金融的殊途同归,就是做资本市场中介
--
FROM 114.243.156.*
金融比法学难学的多,法学是数学4,金融是数学3,而且计量经济学之类的特别难学,想学好比公司法难多了,
其实如果想做律师,不用学法学都可以,我都有同学改行做律师的还是做的诉讼,从金融改行的,
如果不做律师,做资本市场,那学法律肯定不如学金融了,都是做中介,律所的收入比券商收入低多了,
不过我觉得其实最应该学好的是会计,这才是最有技术含量而且最实用的,考个CPA比啥证书都强
【 在 maxwell2017 的大作中提到: 】
:
: 总的来说,法学还有一点技术的味道。
: 而金融,那完全没有
--
FROM 114.243.156.*
专硕好像不考吧,学硕好像数学4?反正对数学要求很低的
【 在 schoolor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的法学考研考数学吗?
--
FROM 114.243.156.*
工作的时候学校学的东西基本都用不上,因为学的太简单而且太过时,
金融类工作肯定是有技术性的,金融又不是都是拉存款卖保险,真正券商基金的前台业务部门还是有技术性的,而且除了技术,还得有沟通能力,我觉得这个还是很难的,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很难,比如让韦神这种去证监会沟通,你觉得他能做么,如果人人都能做到,那就不会有高薪了
【 在 access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说的不是学校里课程学习的技术性,而是工作时的技术性,那些难的计量课程在工作岗位上没毛用
:
:
--
FROM 183.241.49.*
只能说金融行业太宽泛了,你认为的金融工作和我认为的金融工作不一样,你说的是三本学金融的做的,我说的是两财一贸学金融的做的,
都知道券商基金前台岗位门槛高,甚至只要清北复交,既然没技术含量,找这么聪明的人做啥呢,直接找个三本的不行么,还便宜呢,难道清北复交的都自带资源?
【 在 access 的大作中提到: 】
: 整个金融行业,只有千分之一的岗位具有技术性,然后你下结论说金融行业很有技术性,笑死
: 拉存款拉保险,你看来不入流,事实就是银行保险的大部分岗位,期货券商也一样,销售岗位也是超大比例
:
: ...................
--
FROM 183.241.49.*
大哥,我都干了快20年券商前台了,根本不是,
很多时候找清北的就是因为聪明上手快,而且这还分人,也不是所有的都上手快,只不过笨的很快就被孤立淘汰了,普通学生有个鸡毛资源,校友资源最没用,都只是认识同样想找资源的校友,真正的大佬一个都不认识,最多互相提供个跳槽信息罢了,还指望校友资源拉IPO么,根本轮不到这些人,难道武大的都认识雷军么?
如果是找基金经理,清北的听着好听,投行销售谁管你这个,而且投行销售不就是资本市场部么,也不是拉存款卖保险啊,资本市场部是个很好的部门,兼顾业务和生活,两财一贸能去我觉得算很不错了,也是看沟通能力的,虽然这个东西很虚,但人和人绝对不一样,有人就是可以做到,有人就是做不到,尤其和监管沟通,只不过这个能力不好量化而已,但面试和工作的时候还是能看出来的,
就我的经验看,其实人大的最好,清北的来我司的,一般也不会是清北经管本科,他们看不上,一般都是汇丰软微之类的北大硕,没有人大本硕好用,不管哪个学校,都只是过简历关,过了简历关,就看个人了
【 在 acces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是说明你对金融行业不了解,估计你是被忽悠了
: 一者、清北复交确实有资源(校友资源也是资源),
: 二者、清北复交受欢迎不是因为他们技术能力强,只是因为他们更细心更有毅力反应更快,考试还是能反映一些素质的
: ...................
--
FROM 183.241.49.*
现实是有资源的才不会是三本,反而往往是名校的,而且博士生并不吃香,因为但凡能找到工作,不会有人读博的,至少不会在国内读金融博,博士意味着年龄大,单位不喜欢,
很多行业不都是这样么,没有技术门槛,只有入行门槛,其他行业也一样,有技术门槛的行业,可能没有市场需求,比如张雪峰学的给排水工程,辛苦学了几年有啥用呢,
我觉得金融被自媒体影响太大了,金融的工种实在太多太多,不是完全一概而论的
【 在 maxwell2017 的大作中提到: 】
:
: 实际上,中国的金融,初中生和博士生干没区别。
: 要么有资源,三本都可以。
: ...................
--
FROM 183.241.49.*
基本很少有岗位招博士的,博士是减分项,除非首席经济学家这种,才几个职位,你觉得能当上么,
首经贸差一些,但其实还是看个人,如果特别能混圈子,我觉得就有可能,不都是包装自己么,就像网红搞人设包装一样,都是看人的,同样的学校,有人就能混出来,有人就混不出来,学校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决定性的永远是个人
【 在 qiqihedoud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家里没人,又想走这条路,
: 首经贸本科去申请个美QS前50的硕博,回来能和清北复交人做同事么
:
--
FROM 183.241.49.*
你看除了首席经济学家之外,券商基金里有几个员工是博士,就连研究所都没有,都是硕士,本科肯定是不够的,但博士也不行,年龄太大就被淘汰了,
如果想做某个职业,我觉得首先就是得少看自媒体,自媒体为了流量,歪曲事实,或者以偏概全做标题党,太正常了,大家还都被潜移默化的习以为常,我记得之前水木的求职投行版的置底文章就是关于独立思考的,我记得标题是,我们最缺乏却最不可或缺的能力——独立思考,这篇文章现在豆瓣还有,我觉得说的很对,当年还没有这么多自媒体制造噪声,现在独立思考更难了,
学校无非就是简历关,其实过了简历关都一样,不管清北的也好,211也好,都一个起跑线,有的面试者做完自我介绍,面试官都没什么问题要问的了,心态非常成熟,对工作非常了解,但有的面试者就是呆呆的,什么都不懂,或者只会自媒体上学来的话术,差太远了,我觉得如果想做某个工种,最好的方式就是认识做这行的人,真正了解行业情况,这才是关键
【 在 qiqihedoudou 的大作中提到: 】
: 谢谢点拨,确实是这样
:
--
FROM 183.241.49.*
如果确定对这个职业感兴趣,那只能去镀金了,然后进个小机构再慢慢跳槽,
不过现在这个行情,小机构真是一言难尽
【 在 qiqihedoud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这个职业感兴趣,奈何高考成绩不如意,
: 处于外门弟子的临界点,是选211的若专业还是双非的强专业,非行业内人员,忐忑纠结的就是这个入门/简历关
: 怕四年或者七年过去,孩子付出了努力,结果连门都进不去...
: ...................
--
FROM 183.2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