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中国人为什么放弃葡萄酒了?
你还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总是喜欢看自媒体的二次加工,有意无意帮助别人夹带私货
比如什么“本来就穷”。研究历史要看原文,懂吗?
"方望溪奏请严禁烧酒一疏,尹博陵叹为一代名言,孙合河相国力驳其议,并陈烧酒之益,断不可禁。愚谓事有理所不可行而情不能已、法所必当禁而势不能除者,此类是也。酒之为物,有益有损,自古已然,烧酒则兴于近代,其始因边疆士卒借以御寒,北五省烧造尤甚,靡费五谷,历奉明禁,本重谷裕食之美意。望溪欲悉行严禁,民间不得复烧涓滴。"
孙合河相国(孙嘉淦)则"力驳其议",认为禁酒"不惟无益,而且有损",提出了"烧锅之禁,无益于盖藏,而有损于生计,止宜于歉岁,而不宜于丰年"的观点
乾隆皇帝最终采纳了孙嘉淦的意见,下诏弛禁,只对"富商凡是广收大麦高粱、肆行踩曲、大开烧锅者"进行严格禁止,体现了"因时制宜"的施政理念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清代最著名的禁酒令和对禁酒的争论发生在乾隆年间。乾隆元年,内阁学士方苞向年轻的乾隆提出针对西北五省(直隶,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的禁酒令,理由有两点:一是这五省本来就穷,每年还浪费“数百万石粮食”酿洒是不对的;二是这五省百姓酒后犯罪率太高了,“载在秋审之册,十常二三”,也就是说百分之二三十的重大案件都和喝酒有关系。 乾 隆考虑了大半年后,冒失地出台了一个圣旨,令这五省 “ 永禁造酒 ” ,并将如何处置私酿酒的人和违法官员的办法,交给大臣们商量。
:
: 【 在 mjamesbonda (mjamesbonda) 的大作中提到: 】
: ...................
--
FROM 111.206.96.*
话说回来
乾隆真是一代明主
方苞这人说的话貌似正确,夹带私货,妄谈烧酒起源,还占领了道德的高地
但是乾隆不为所动,还是有自己敏锐的判断力
【 在 mjamesbond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还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 总是喜欢看自媒体的二次加工,有意无意帮助别人夹带私货
: 比如什么“本来就穷”。研究历史要看原文,懂吗?
: ...................
--
FROM 111.206.96.*
明白意思就可以了
酿酒在古代是奢侈行为
并不是想酿就酿的
【 在 mjamesbonda (mjamesbond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还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 总是喜欢看自媒体的二次加工,有意无意帮助别人夹带私货
: 比如什么“本来就穷”。研究历史要看原文,懂吗?
:
--
FROM 39.144.104.*
就像穿西装,吃生牛排,开始呢还是高雅有品位,都跟着学,跟着装,慢慢不对味了,去你的吧。
【 在 chery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葡萄酒消费量近年来持续下滑,2024年表观消费量约为50万千升,仅为2017年峰值的50%。消费量下降趋势2017年 ...
--
FROM 114.246.237.*
灾年当然了
丰年反而酿酒有利于国计民生
况且我们说得本来就是现在,你偏移话题到了古代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白意思就可以了
: 酿酒在古代是奢侈行为
: 并不是想酿就酿的
: ...................
--
FROM 111.206.94.*
说的本来就是用杂粮酿酒的形成,从南到北皆然,不是古代难道是现代?
国人追捧茅台,本身是领导人的带货,但真正民间有能力大规模消费也就这三十来年,并不是历史的常态。
当年工资很低的时候很多家庭喝不起贵一点的品牌白酒,那是提职晋升或者分房送礼用的,遑论茅台
【 在 mjamesbonda (mjamesbonda) 的大作中提到: 】
: 灾年当然了
: 丰年反而酿酒有利于国计民生
: 况且我们说得本来就是现在,你偏移话题到了古代
: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39.144.104.*
说的是为什么用高粱酿酒
从茅台到汾酒都说是因为高粱适合酿酒
你这种民科说是因为大米小麦太贵了不让酿,根本无视米酒几块钱一瓶的事实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的本来就是用杂粮酿酒的形成,从南到北皆然,不是古代难道是现代?
: 国人追捧茅台,本身是领导人的带货,但真正民间有能力大规模消费也就这三十来年,并不是历史的常态。
: 当年工资很低的时候很多家庭喝不起贵一点的品牌白酒,那是提职晋升或者分房送礼用的,遑论茅台
: ...................
--
FROM 111.206.96.*
你要什么历史的常态?大规模娱乐享受本来就是很近的事情,有谁说5000年来老百姓一直普遍喝茅台吗?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的本来就是用杂粮酿酒的形成,从南到北皆然,不是古代难道是现代?
: 国人追捧茅台,本身是领导人的带货,但真正民间有能力大规模消费也就这三十来年,并不是历史的常态。
: 当年工资很低的时候很多家庭喝不起贵一点的品牌白酒,那是提职晋升或者分房送礼用的,遑论茅台
: ...................
--
FROM 111.206.96.*
1 除去社交属性(装X,崇洋媚外),真正爱喝的人群一直就不多。
2 整体成本偏高,现在就消费降级了。 100元以内的,好喝的白酒不少,红酒很少。上千的红酒口感上就和100的是两个物种了。
【 在 chery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葡萄酒消费量近年来持续下滑,2024年表观消费量约为50万千升,仅为2017年峰值的50%。
: 消费量下降趋势
: 2017年消费量峰值:约100万千升
: ...................
--
FROM 218.240.129.28
从来商务消费才是大头,家里喝酒才能喝多少,尤其是高档酒水
【 在 touchst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1 除去社交属性(装X,崇洋媚外),真正爱喝的人群一直就不多。
: 2 整体成本偏高,现在就消费降级了。 100元以内的,好喝的白酒不少,红酒很少。上千的红酒口感上就和100的是两个物种了。
:
--
FROM 125.3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