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野钓,我感觉最大的问题就是因为抛投不熟练或者环境、刮风导致抛投不准。尤其在沿河斜坡钓鱼,抛投差十几公分,那底就不是一个深度了。如果再加上走水,就很难判断钩饵在水下的实际状态。后来在网上学到了一招,叫子线双铅钓法,感觉对新手非常友好,而且效果不错。具体如下:
1.在子线上加铅。在较长的一根子线上加一个0.5g左右的咬铅(一种有开口的小铅球,非常方便直接在线上拆装),如果没有咬铅,可裹铅皮代替。咬铅位置跟短子线上的钩子持平即可,即咬铅距离主线8字环长度 = 短子线长度。
2.半水带钩调漂。将加好铅的子线系到主线八字环上,然后半水状态下剪主线上的铅皮,至浮漂露出1目。也就是保证钩子全部悬浮在水中,浮漂基本全部吃水。
3.上拉浮漂至所需钓目。上拉浮漂至浮漂露出所需钓目即可,比如3~4目。
此时,咬铅触底,长子线钩子躺底,短子线钩子触底。调漂完毕。
抛投时,偶尔位置偏一点,钓目发生了变化,也无所谓,因为咬铅重量足以压下浮漂十几目,所以,如果八字环触底,那浮漂会露出漂肚。只要浮漂在2目~露漂肚之间,那8字环就都是悬浮的,而且钩子一定是到底的。
灵敏度方面,主线上的铅和咬铅之间的子线,永远是绷直的,相当于短子线垂钓,所以灵敏度没什么问题。而且咬铅过滤小动作的同时,放大了大动作,所以漂相还是很明显的。鲫鱼的话都是大幅度顶漂。
如果遇上走水或者闹小鱼,这一钓组的优势更明显,因为钩子下落比较快,并且一定能到底。
网上还有一种带铅坠的成品子线,即主线上没有铅,所有铅都在子线上,原理是一样的。但感觉双铅的话,子线上的铅重量小,灵敏度应该会更高。
这个线组也有缺陷,首先就是要买咬铅。其次,容易造成子线缠绕(尤其咬铅位置高于短子线钩子时)。但因为调漂快,对环境的兼容度高,加上我自己又是新手,所以野钓时经常使用。感觉也非常适合新手朋友。
--
修改:zheshimimi FROM 223.70.167.*
FROM 223.7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