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lipef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看你没吃过没见过,又山炮了吧。内蒙以前哪来的奶酪啊,还奶酪。你一个内蒙人,连奶豆腐都没吃过? 牧民喝奶茶哪来的甜的?就算你现在蒙餐饭店,你也喝不到甜奶茶
1.内蒙哪来的奶酪?
对,你说的对,蒙古人都是傻子,只会喝奶,不会做奶酪。
2.你一个内蒙人,连奶豆腐都没吃过?
对,内蒙的人都和蒙古人一样,每天骑马上课,上班,吃奶豆腐、手把肉。这种问题似乎从80年代就有了,到了2000年后,似乎就少了。因为别人都知道了,内蒙城市人的生活不是电影中的什么大草原、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给你科普下包头人的生活。包头市区从你爷爷那辈,两类居民,一类是早期的走西口的人的后代,老包头,主要居住在东河区。另一类的支边来的移民,主要居住在青山区和昆区。昆区是从鞍钢来的几十万纯正的东北人,支援包钢建设,之后也就留在了包头传宗接代。青山区则是来自四面八方,以北方人为主。主要是河北,河南,山东,东北,山西,陕西等。包头市是重工业城市,40年前和东北类似,不像现在商业社会这末发达,但相比其它城市,生活也不错。包头50多年前,一样是大马路,平房胡同,少量的楼房。从改开后,人们每天吃的,主食和北京差不多,油条,油饼,烧饼,馒头,包子,饺子,稀饭,豆浆...,要说内蒙本地特色,有莜面,荞面,丰镇月饼,呼市牛舌饼或焙子,烧麦...。菜在夏季左右,和北方大部分城市差不多,茄子,豆角,西红柿什么的。做法也一样。
通过这些,你觉得一个内蒙城市生活的人,是和老蒙一样呢,还是怎样?包头很多人和外地人一样,没吃过奶豆腐,很正常。老蒙土法作的奶制品,对大多数汉人,也只是尝尝,原味的一般不太接受,吃不惯。
3.牧民喝奶茶哪来的甜的?就算你现在蒙餐饭店,你也喝不到甜奶茶
你以为我不知道牧民喝奶茶是咸的。同样,这玩意在包头没多少人喝,明白吗。不做成甜的,像现在的冰红茶什么的,谁喝?知道为什么是咸奶茶,因为老蒙要干活,得补充盐分。而且奶茶是用茶叶边角料做成的砖块状的南方人不喝的茶熬成的,这玩意倒是能助消化,对成天吃肉但又缺乏蔬菜的老蒙非常适合。
呼市蒙族比例很高,但是从现在年龄在50左右的蒙族人开始往后,基本被同化了。生活在呼市的这些蒙族人,能听懂蒙语,但说起来很笨。生活中的穿着也和我们差不多,没有特别之处,而且相貌也在变化。蒙族人主要还是在旗县和聚居区不太发达的地方,这些地方的蒙人还保留着很多传统习惯,但随着经济发展,也在变化。
讲这么多,你滴明白?也就是在内蒙城市的人,和你们外地人一样的。对老蒙认识多些,是因为离得近,更有机会接触和交流而已。要是说同化,是汉族同化他们,不是反过来。原因很简单,一是蒙族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但很包容,允许自己的族人接受任何其他宗教信仰。蒙族主要还是信fo教,所以和汉人是能相处好的。二是汉人主导的经济发展起来了,屁股决定脑袋。
--
FROM 111.197.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