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不明白学生背古文的意义
国内古文选的内容有点不好,有点自我洗脑,学了没竞争性,缺乏对社会竞争的了解
--
FROM 39.144.104.*
幸存者偏差,能流传下来的、被选进课本的,不只是“古”一个字能概括的,古的东西多了,能流传下来的至少百分之九十五都是文化精品。
【 在 longlong4036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多人有一个很搞笑的意识,古的就是好的,说个传统工艺手工打造就高大上了,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新的一定比古的好
: 【 在 mbug007 的大作中提到: 】
: : 有些古文就是金句大全,通篇都是金句,确实值得背。
: ...................
--来自微微水木3.5.14
--
FROM 111.199.216.*
把古文和历史文化等等联系在一起,学习还是有意义的。更应该减少的不是那些道法,语文中那些政治和“说教”的东西?
--
FROM 223.72.73.*
有意义的没法教,感觉中小学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学一些闲扯淡的内容,没任何卵用,有用的又不教,学生一毕业走向社会又怪学生眼高手低。。
我们在小学直到大学教育的孩子都是背诵加解题,就几乎没有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训练,能不眼高手低么
【 在 mmcdxx 的大作中提到: 】
: 语言只是表达信息的一种手段,感觉中国的学生挺惨的,背那么多古文。今天网上看到了一篇“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 对于我这四十多岁的人来说,还有很多知识点,谢安是不是太傅,他侄子是不是叫胡儿,他哥是不是叫无奕,王家媳妇儿这些关系信息有毛用?这些就是所谓引经据典了吗?
: 这篇文章有价值的就是那三句诗,体现一下文字之美
: ...................
--
FROM 121.58.21.*
要都是你这种想法,中华文化就无法绵延千年了。
【 在 longlong4036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人还学英语德语意大利语呢,古文诗词那东西少数人把玩就可以了,让所有的学生把有限的时间耗费在这没实用价值的东西上,没意义
--
FROM 117.129.67.*
同意
【 在 longlong4036 的大作中提到: 】
: 古文,古诗,没啥实用价值,已经是像书法一样成为少数人把玩的东西了,应该改成选修课
--
FROM 117.136.74.*
“古的就是好的”VS“新的一定比古的好”
为啥总是这种非黑即白的二极管思维?
【 在 longlong4036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多人有一个很搞笑的意识,古的就是好的,说个传统工艺手工打造就高大上了,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新的一定比古的好
--
FROM 120.244.148.*
你这超越时代的看法了 那时候能有个传已经不错了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蔡文姬也是
: 三国志还是后汉书,叫 董祀妻传
: 【 在 mmcdxx 的大作中提到: 】
: ...................
--来自微微水木3.5.14
--
FROM 106.121.9.*
我们五四运动忙活一百多年,图了个啥?
【 在 mmcdxx 的大作中提到: 】
:语言只是表达信息的一种手段,感觉中国的学生挺惨的,背那么多古文。今天网上看到了一篇“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20.244.216.*
你这个“学生”是说大学生么?
中小学生背的古文我觉得都应该背,你发的我觉得可以不背。
--
FROM 120.245.96.*